有個阿拉伯名將,曾打敗唐朝高仙芝,但事後卻因功高震主而被殺
在唐朝中期的唐玄宗統治時期,唐朝國力達到巔峰;但同時,在亞洲的另一端,一個強大的國家也是達到了極盛時期,這個國家就是阿拉伯帝國(大食)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歷史的巧合,兩個最強大的國家同時達到極盛時期,而且這兩個國家的擴張欲都極強,所以這兩個國家的交戰,似乎真的是歷史的巧合。
當時的唐朝,由於疆域太過於遼闊,政令的傳達太過於耗費時日,如果事事都要中央下令的話,那顯然不太現實;所以在邊疆實行節度使政策,節度使的權力極大,總攬一地的軍政大權,只要不是特別大的事情,都可以自主。當然,這樣有利也有弊,好處是省錢,且有效的保證了邊疆的戰鬥力;壞處就是容易滋生節度使的野心,比如「安史之亂」。
而當時的阿拉伯帝國,處境和唐朝差不多,處理方式也是極為接近,他們實行的是總督政策,同樣的,總督也是總攬一地的軍政大權。所以唐朝和阿拉伯帝國後期都是悲劇的,唐朝還好出了個郭子儀,雖然元氣大傷,但是好歹維護了統一;但是阿拉伯帝國後來卻是分裂了。
而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發生的怛羅斯之戰就更為傳奇了,兩大帝國巔峰時期的一戰,在這一戰後,兩國都開始衰落,此後,雙方都沒法再戰了。怛羅斯之戰的發動者是唐朝,當時的安西節度使是名將高仙芝,高仙芝鎮守西域期間,擊敗吐蕃、取小勃律、征服撒馬爾罕和塔什干、滅石國,被吐蕃和阿拉伯帝國成為「山地之王」。
但是高仙芝卻極為貪婪,而唐玄宗也是好大喜功,所以高仙芝在西域時期,所作所為就有點不堪入目了,為了劫掠財富,先是隨意就把石國給滅了,而後又把突騎施給滅了;這石國和突騎施當時都是唐朝在西域的鐵杆僕從國;反正吧,高仙芝把西域搞得怨聲載道。但是唐玄宗不僅沒責怪高仙芝,反而褒獎他的大功。
在唐玄宗的縱容下,高仙芝越來越過分,不過當時西域各國懼怕唐朝強大的國力,敢怒不敢言,但是暗地裡卻是和阿拉伯帝國勾結;阿拉伯帝國一直都有染指西域的心思,但當時西域各國都是向著唐朝的,而唐朝軍隊的戰鬥力他們也清楚,一直不敢發動戰爭。而現在,西域各國主動來找他們了,他們當然是極為樂意的。
高仙芝也是知道的,為了不受制於人,他決定主動發起對阿拉伯帝國的進攻,阿拉伯帝國軍隊迅速集結;雙方最終在怛羅斯爆發決戰,在雙方戰鬥到最慘烈的時候,西域各國的僕從軍突然背叛唐朝,反而從背後進攻唐軍,最終,高仙芝的軍隊在數倍於己的敵軍夾擊下,落荒而逃。
而阿拉伯帝國方面的指揮官叫艾布·穆斯林;艾布·穆斯林是中世紀波斯呼羅珊農民起義領袖,阿拔斯王朝開國功臣,後被任命為呼羅珊總督,在怛羅斯之戰中打敗唐朝軍隊後,艾布·穆斯林將伊斯蘭教的勢力擴張至中亞東部地區;可見,這個艾布·穆斯林也是一個非凡人物;但是,開國功臣有幾個能善終的?外國同樣也是如此。
公元753年(怛羅斯之戰兩年後),經艾布·阿拔斯准許率旅隊到麥加朝覲,並以哈里發代表人的身份出現。公元754年,曼蘇爾繼任哈里發,其叔父阿卜杜拉·阿里爭哈里發職位,被艾布·穆斯林率軍擊敗於奈綏賓。因其在波斯和中亞的勢力日增,遭曼蘇爾猜忌,遂調他改任埃及總督,他拒不接受新的委任。公元755年被宣召回京,在抵達時以圖謀反叛之罪,慘遭殺害。
後來由於他的死,導致追隨者多次發動起義暴動,雖然沒有推翻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但是卻也讓其元氣大傷,為日後的再次分裂埋下了伏筆;同樣的命運,也降臨到了高仙芝身上,高仙芝也是被已經昏庸的唐玄宗所冤殺,如果高仙芝不死的話,安祿山的軍隊,根本無法攻入長安。
※秦國「殺神」白起,一生打敗過多個強國,為何唯獨只有趙括成笑柄
※孫權也是憋屈,想立自己心愛的女人為皇后都不行,只能是死後追封
TAG:黑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