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少年喪父青年喪母,中年入獄,38歲功成,53歲窮得只剩10元

少年喪父青年喪母,中年入獄,38歲功成,53歲窮得只剩10元

張季鸞手札張季鸞(1888-1941),陝西榆林人。原名熾章,以字行。筆名季鸞、一葦、少白、榆生。清末留學日本,出版《夏聲》雜誌。辛亥革命後在京創辦《民立報》,在滬開辦《民信日報》,先後任京滬《中華新報》總編輯。一九二六年與吳鼎昌等在天津接辦《大公報》,任總編輯。

季鸞先生一生不愛財、權、名,他在《大公報》上寫文章從不署自己的名字,他的「四不主義」(不黨、不賣、不私、不盲)高風亮節,擲地有聲,曾經為新聞界同仁欽佩。「四不主義」的提出,標誌著中國職業報人獨立意識的覺醒,中國報紙自此不再以純粹的商業利益為經營目的,也不再一味地受政黨約束,而是進入了獨立報紙的更高層次,是中國報紙現代化過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可惜的是,在張季鸞13歲的時候,張楚林就不幸去世。由於他為官清廉,所以死後並沒有給妻子和三個年幼的孩子留下什麼,父親去世後,張季鸞成為家中唯一的男丁,身上的擔子自然沉重。1926年,38歲張季鸞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從這一年開始,他的人生彷彿脫胎換骨一般,開始變得輝煌起來。

1913年初,袁世凱與英、法、德等五國簽訂了出賣主權的《善後借款合同》。張季鸞得知後,立即在《民立報》揭露了袁世凱賣國的骯髒交易。袁世凱事後憤懣不已,立即下令查封《民立報》,逮捕了張季鸞,後來在朋友的營救下張季鸞才得以出獄。1941年6月,張季鸞在重慶病逝,享年53歲。臨終前他的身上只有10元錢,他一生從來沒有給自己的兒子留下積蓄,一生所賺的錢財悉數都捐給了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現歷史 的精彩文章:

千金皇帝:體重5百斤,每頓吃20斤肉,貪圖美色還要宮女幫忙
1969年此元帥做一事,引得陳毅要上梅嶺、毛主席要上井岡山

TAG:重現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