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行者的坎坷成長路
作為一名草根語文教師,回望20年的專業成長之路,朱永新老師《走在教育的路上》一書中的言語常常讓我感到共鳴,我覺得自己也是行走在教育之路上的一個行者。
一隻年少輕狂的「井底之蛙」
師範學校畢業後,我被分配到一個海邊的農村完小。那兒交通不便,教學與生活條件都很差。4年後,我來到鎮中心小學。新入校不久,學校邀請市教研員來聽課,我當時執教的是《鳥的天堂》,因為自己年少無知,輕狂和張揚,課上得很差,現在回想起來還羞愧不已。
第二年,經過學校的選拔,我參加了全市第二屆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活動,執教的課文是《卡羅納》。那時,我只想把教學環節設計得新穎些,吸引聽課教師的注意力,博得讚譽,卻不知如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預設學情。上課時課文一讀而過,一些重要知識點輕描淡寫,後來獲得了二等獎最後一名。優質課評選讓我看到了差距,感覺自己只是一隻「井底之蛙」,只知道自己埋頭鑽研,卻不知借鑒、學習名師的優秀教學方法。從那以後,我自己訂閱了多種語文教學方面的雜誌,還買了一些名師撰寫的有關課堂教學方面的書籍。
不久,我又轉到了一所離家更近的學校。學校很重視年輕教師的培養,特別為我們設置了一個寬敞的閱覽室,可以讓我們看很多報紙雜誌。轉眼間到了市裡第三屆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的時候,經過兩輪篩選,幸運的我得到了到市裡參賽的資格。當時採取的是抽籤選課形式,我抽到的是《老人與海鷗》。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準備,我把自認為教學設計優秀的課搬上了課堂。但是,上課時課堂氣氛有些沉悶,整體感覺教學不夠到位。課後,市教研員陳老師讓我旁聽實驗小學一位教師的課。這位教師自然、活潑的教學風格於潤物細無聲之中達成了教學目標,我突然找到了自己的差距:自己想像中或者預設的課堂與真實的課堂並不一樣,一方面我應當更深入地了解學情,另一方面我必須提高自己的教學基本功。
不懼挫敗,屢敗屢戰
我告訴自己不要氣餒,要從頭再來。我下載列印了280多頁全國第六屆閱讀教學觀摩活動的課堂實錄,還聽了幾十遍《白鵝》《搭石》《貓》等課的課堂錄音,細緻研究了省第七屆閱讀大賽12位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我反覆揣摩王春燕老師《老人與海鷗》的課堂教學過程,找到了自己與名師在處理教材、體悟作者與文中人物情感以及語言文字教學方面的差距。
2009年8月,我來到餘姚市東風小學教育集團工作。在更多優秀教師的引領下,我繼續潛心磨課。在學校舉行的綠色課堂活動上,我得到了執教《與象共舞》公開課的機會。從接到通知開始,一本教科書、一疊紙、一支筆,伴隨我度過了好幾個漫漫長夜。冥思苦想幾天,還是覺得茫無頭緒。於是,我捧著課文大聲朗讀,接下來默讀,讀了不知多少遍,用心品味著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甚至每一個標點,不斷地畫,不斷地圈,從肯定到否定,從否定到肯定。一星期的鑽研,試教時並沒有呈現預想之中的精彩。只好重新進行調整。第二次試教還是不太如意,我再研究學情,再解讀課標,再解讀課文,但是幾次試教下來仍與學生有距離,沒有達到最佳效果。直到學校「課堂節」活動的前一天晚上,我又一次失眠了,再一次對教學流程進行了修改。然而,在「課堂節」我的展示課上並沒有響起熱烈的掌聲。
一周後,在寧波市特級教師帶徒活動上,我的第五次《與象共舞》公開教學得到了一些省特級教師的肯定。或許沒有人知道那一周里我是怎樣度過的,但是從上傳在語文博客上的5篇完全不同的教學設計似乎能給出答案。
不怕挫敗、不斷改進的堅持精神,幫我完成了成長之路上的新跨越:近年來我獲得餘姚市與浙江省的多個教學獎,還獲得了市教壇新秀與浙江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等稱號,同時在省市級教學活動中執教《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搭石》《孔明智退司馬懿》等公開課20餘節。
網路打開一扇神奇之窗
在我成長道路中,還有一點必須提及,就是網路的助力,也可以說,網路是我教學成長過程中的轉折點。我很早就開始接觸網路教學平台,最初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育論壇開設了以「我和語文的親密之旅」為主題的教學博客,把平時的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都記錄下來。平時在一節課下課後,我也會記下一點自己對這節課的所思所想:回味當天上課中的得意之作,反思上課時「敗筆」之處,記錄一下教學過程中的「偶得」,欣賞一下教學中出現的「智慧火花」。外出聽課之前,我總要先提前翻翻聽課的教材、教參和相關的教學設計或反思;聽課時總不忘在筆記中記錄一些自己聽課時的感受,有對教材的理解與想法、有對教學設計的評價等;對那些感觸頗深的課,更願意加上自己的想法回到學校後試一試,或者在論壇中專門寫一寫,與其他教師討論。
網路打開了一扇神奇的窗,開闊了我的教育視野,使我逐漸走出了狹小局促的天地,讓我知道外面的語文世界真精彩。張祖慶、干國祥等一大批有思想、有水平的名師,不僅使我的語文教學理念發生了「靜悄悄的革命」,還使我學會了思考。由此我更加堅信,只要用心用力,一個起點較低的草根教師也完全可以改進自己的教學,使自己的教育境界更上一層樓。
(作者單位:浙江省餘姚市東風小學教育集團)
《中國教育報》2019年03月27日第10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