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假詔書害死了一個賢明的太子葬送了一個強大的帝國
秦始皇死後本來是立扶蘇為國君的,但是跟隨秦始皇出巡的是他的小兒子胡亥還有胡亥的老師趙高。面對近在咫尺的權力,任誰都會心動,於是胡亥在趙高的攢動下,聯合李斯密謀了政變,偽造假的詔書賜死扶蘇和大將軍蒙恬,最後扶蘇自殺,蒙恬被囚,胡亥繼位。如果扶蘇當時沒有在接到詔書的時候自殺,而是選擇了反抗,大秦帝國的命運是否有所改變?
始皇帝剛死之時,胡亥擔心宰相李斯不肯和自己同流合污,趙高做了魚死網破的準備說服了李斯,在三個人的聯盟之下,迅速的銷毀了皇帝留下來的書信,另外定製了假的遺照,他們知道想要除去扶蘇絕對不可以強取,且不說扶蘇背後是蒙恬蒙毅兩位大將軍,在他們手中還有三十萬的軍隊呢!來硬的絕對是討不到便宜的,只能用一些謀略來奪取權力。
在新的詔書上賜扶蘇、蒙恬死罪,以扶蘇不孝的名義,對於蒙恬則是用不能勸諫皇子走正途,辦事不利譴責賜死。為了怕他們二人不服從有所反抗,自己不是他們的對手,就假裝始皇帝還沒有死,繼續巡遊,趙高命人用車載這皇帝的遺體,因為當時是夏天,屍體很開的就腐爛了,為了掩蓋臭味,命人拉來白斤的鹹魚來掩蓋,秦始皇英明威武了一世,怎麼都不會想到,在自己人生最後的時光,苦苦追求長生不死,就算是死後也不能得到安息,還要成為政治權利的陪葬品,何其悲哀!
使者到達了上郡,宣讀了皇上的聖旨,扶蘇傷心落淚準備自殺,這時候在扶蘇身邊的蒙恬覺得事情來的優點突然,質疑道「如今聖上在外巡遊,也沒有冊立太子呢,派遣我率三十萬大軍鎮守在邊疆,怎麼能輕易的動搖呢在,這關係到天下的安穩,這麼草率的就賜死你我,不知到這個詔書是不是真假,不如現在我們請求複核,再做決斷,如果聖上真的是要賜死我們,到時候再自殺也不晚」。
蒙恬出任大將軍這麼多年,在政治官場上沉浮也不是一兩日了,以他對但是政治時局的了解,對於皇帝賜書的疑慮不是一點,遙想當年的信陵君竊符救趙就是用了今天的這個招數。如今始皇帝本來年事已高身體也不好,如今出巡在外,怎麼就突然的要賜死他們呢?這不得不讓那個人多想呀!他和復甦死了之後,最大的收益者是誰不言而喻,其實蒙恬的懷疑全部合情合理,不能就這麼草率的去赴死,但是當時的扶蘇並沒有聽從勸告,只是說了一句父親要賜死我,我怎麼能復請呢?不等大家有所反應,扶蘇就自殺了,蒙恬只好無奈的將兵權交給了王離,但是他不肯自殺,最後被囚禁起來。
在皇家成敗往往就是一瞬間的事,一個想法就能決定成敗,如果當時的扶蘇也產生同樣的疑慮沒有自殺而是反抗了結局也可能會更改。扶蘇為人寬厚,在朝中很得大臣的厚待,再有扶蘇背後有三十萬大軍的保障,加上蒙恬和蒙毅兩位將軍的輔佐,未必不能登上皇位。
秦始皇在位時對外頻繁用兵對內施行苛政,當時秦國百姓最需要的就是一位賢明寬仁的君主。而恰恰深受儒學熏陶的公子扶蘇就是一個寬仁的人,他寬厚的美名甚至在秦國廣為人知。後來陳勝吳廣起義之時甚至還為公子扶蘇的死打抱不平。如果公子扶蘇能順利繼位的話,他很有可能會實行休養生息治國政策,而且像蒙恬這樣的賢人也能得到重用。對比一下秦二世胡亥,他本身就是一個糊塗殘暴的人,只知道一味地貪圖享受導致國家大權被趙高把持。秦國大好江山就這樣被秦二世胡亥葬送了,秦始皇苦心締造的大秦帝國就這樣雲消霧散了。
※湯克寬:死於韃靼之手的明朝抗倭名將
※這個國家立國17年共有三位皇帝,國君都是謀權篡位登基
TAG:歷史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