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死得最無辜的文人,嘆息一聲招來殺身之禍

歷史上死得最無辜的文人,嘆息一聲招來殺身之禍

《三國演義》第九回,王允與貂蟬這對義父女用謀計,挑撥董卓與呂布義親子反目成仇,最終成功誅殺董卓。

正當一伙人歡聚一堂,舉杯慶賀之時,忽然來報,說有人伏在董卓的屍體上大哭。王允當場發飆,這還了得,在城中百姓「莫不手擲其頭,足踐其屍」,人人痛打落水狗的時刻,竟然還有人敢唱反調,為逆賊哀嚎,唱輓歌?喝道:「董卓伏誅,士民莫不稱賀;此何人,敢獨哭耶!與吾擒來!」

歷史上死得最無辜的文人,嘆息一聲招來殺身之禍

當那人被押解上來時,大家「無不驚駭」,來者不是別人,正是才華橫溢,時人稱為第一國士的侍中蔡邕。王允厲聲叱問:董卓禍國殃民,死有餘辜,今日被殺是大快人心。在這舉國歡慶之時,你身為漢臣,應該高興才是,卻反而為他哭喪,居心何在?

蔡邕請罪說:我雖然水平不高,可也懂得一些道理,怎麼會與董卓沆瀣一氣去損害國家利益呢?只是感激一時的知遇之恩,不禁為之一哭而已。我知道自己犯下了立場上的錯誤,尤其得罪了王大人您,懇請您原諒,趟若是能從輕發落,那怕是削足割耳,只要留著我的小命,讓我將手中的漢史編撰完成,戴罪立功,就是我蔡邕最大的幸事了。」

在場很多官員惋惜蔡邕的才華,都為他說好話希望能救他一命。太傅馬日磾把王允拉到一旁,私底下勸說:伯喈(蔡邕字)是不可多得的曠世之才,學問淵博,尤其是對本朝之事頗為精通,應當讓他繼續完成後史的整理和編撰工作;那將是一部與《史記》媲美的典籍;況且他罪不至死,你把他殺了,豈不會失去人心,喪失威望?

歷史上死得最無辜的文人,嘆息一聲招來殺身之禍

王允卻說:當年孝武(漢武帝)不殺司馬遷,讓他修史,致使他作謗書流於後世。如今國運衰微,人心不穩,就更不能讓像他這種立場不堅定的人來執筆,對我等進行無端誹謗和譏諷!於是下令將蔡邕關進大獄,不久又將他絞死。

其實,這是演義的故事。歷史上真實的蔡邕死得比這還要無辜。《後漢書》載:「及卓被誅,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嘆,有動於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

也就是說,董卓被殺的時候,蔡邕正好在王允的旁邊,因為看得了太多政治鬥爭致使無數人捲入其中的血腥場面,不由自主嘆息了一聲。招致王允勃然大怒,不容分辯,當即命令廷尉將其收監治罪。後面的事情就與《三國演義》中一樣了。

歷史上死得最無辜的文人,嘆息一聲招來殺身之禍

按照《三國演義》的描述,蔡邕的死還不算過份,誰讓他腦子進水,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知輕重,竟然為弒君害民,人神共憤的國賊哭喪;可事實上,蔡邕只不過輕輕的嘆息了一聲,如果不是特別關注他的人,這細微的表情也就一閃而過了。誰知竟會招來殺之禍啊!

退一萬步說,就算蔡邕真的抱著董卓的屍首痛哭流涕,在法律上也夠不成死罪。最多是思想覺悟,甚至是階級立場問題,屬於批評教育,乃至批判的範疇。因此,王允殺蔡邕其實是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蔡邕是東漢末年最有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尤其他的品行備受稱讚,入朝為官後名望極高。早年曾拒絕朝廷的徵召,後來拗不官府,被位高權重的司徒橋玄招為辦事員(掾屬),得到橋玄的賞識。出任河平縣長,後又升任郎中,在東觀校書,任議郎。後來在官場鬥爭中遭打擊陷害,漢靈帝對辭賦情有獨鍾,因而放他一碼,將他一家流放到河套地區的朔方,並規定不得因赦令而免罪。

歷史上死得最無辜的文人,嘆息一聲招來殺身之禍

董卓通過一系列殘暴手段掌控東漢政權後,也趨炎附勢,想玩點高雅的,好給自己操縱的政權貼點金。於是徵召蔡邕,蔡邕以身體為由推脫。董卓火了,當即撂下狠話:端什麼臭架子,我滅人三族不過動動手指頭,你蔡邕就算再狂,也不過一眨眼的事!

蔡邕不得已只好應命, 董卓對蔡邕真是沒得說,三天之內,三次加官,由侍御史到治書御史,再到尚書。由此可以看出,董卓除了面子以外,里子也確實有敬重文豪的成分。也就不排除蔡邕對董卓心存感激的知遇之恩,在他死後難過掉淚也是人之常情,算不上「共逆」。在此之前王允本人不也同樣懾於董卓的淫威,給他當差賣力嗎?

因此,王允非要置殺蔡邕於死地,無非是怕他會像司馬遷那樣,利用手中的筆杆子寫一部史書,將他們一伙人的醜行暴光,併流傳於後世。因為王允費盡心機除掉董卓,無非是想取而代之(權力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而絕不是他嘴上說的為「匡扶漢室」、「拯救蒼生」。

歷史上死得最無辜的文人,嘆息一聲招來殺身之禍

董卓被殺後,作為誅殺國賊首要功臣的王允就抖了起來:連董卓都死在我的手下,我還怕誰?群臣再集會的時候,王允就沒有了以前那種跟大家推心置腹,共同商討問題的作風,取而代之的是正襟危坐,高高在上的做派。

就在王允差不多要橫著走路的時候,大臣們慢慢的將之前對董卓的怨恨轉移到了他的身上,開始與他離心離德,所以,他的滅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山流水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不差錢,為何卻以聘禮不足為由悔了女兒的婚事?
他為兒孫打下三百年基業,卻成了歷史上最沒有存在感的開國皇帝

TAG:高山流水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