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刺繡和血管外科的起源 | Dr.Why
原創: Why君 DrWhy 昨天
擂台上的「比武招親」相信大家見過不少,但醫院裡的「比武大會」你見過嗎?
據說XX醫院裡的年輕醫生,每年都要經歷三、四次血管吻合的考試。半小時至少完成30針的血管吻合,不僅考驗醫生的吻合技術,還考驗醫生的耐力和注意力。
說起血管吻合術,就有一個不得不提起的風雲人物,Alexis Carrel。正是因為他的出現,才迎來了血管外科的重要變革。
Alexis Carrel
不過,這一切還得從一場震驚世界的刺殺事件說起。
刺殺
1894年6月23日晚,法國總統Sadi Carnot穿過擁護者,準備離開宴會,前往劇院。
正準備上馬車的時候,一個憤怒的年輕人突然從人群中跳了出來,一把匕首刺進了總統的腹部[1]。
兇手當場被捕,總統因搶救無效去世!
Sadi Carnot
這一駭人驚聞的刺殺事件瞬間震驚了整個世界,尤其對一名即將滿21歲的年輕法國外科醫生Alexis Carrel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Carrel知道,如果當初他能完成一件當時被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許他就能挽救總統的生命。
這項任務就是,修復被切斷的腹部血管!
外科醫生不是神
一刀一命,無論放在什麼年代都算不上是新鮮事,畢竟刺中要害部位,發生這種事情的概率還是挺大的。
法國總統去世的關鍵也正是如此。
刺客的匕首不偏不倚地正好刺中了總統的腹部靜脈血管,這可以算得上是人體最粗的血管之一了。如果能夠及時止血,尚且還有一線生機,但如果沒能及時止住,喪命也是分分鐘的事。
其實,在那個年代,對於類似像總統這樣因外傷導致血管破裂出血的病人,外科醫生能做的很有限。
比如,拿止血這事來說。
小傷口自然不用怕了,血液的生理性止血就可以自行將「小洞口」補上,但如果是像腹部靜脈這樣的大血管,生理性止血根本就是杯水車薪,補救不了。
這時候,就只剩一種冒險的方法了,用束帶在靠近傷口處裹緊來終止出血。雖然,這種粗暴的方法確實可以挽救一個人的生命,但是被勒緊的遠端肢體往往會出現缺血性壞死,最後的結果就是,斷肢保命!
止血不行,輸血也不靠譜。
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輸血也能起到關鍵作用,但是要知道,那個時候並不像現在這樣很了解血型,所以不誇張的說,輸血完全靠運氣。輸正確了,萬幸!輸錯了,認命!
從刺繡開始
總統的死,讓剛剛成為外科醫生的Carrel意識到,如果能夠在短時間內儘快恢復血管的通暢,重新連接血管,或許,活命的機會就會大的多。
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人,Carrel並不是第一個,之前也有人嘗試過用線吻合血管,只是大都以失敗告終[1]。
首先,當時的人們採用的線大都是粗吻合線,其次,醫生的吻合技術很差,所以最後往往會出現兩種結果:一種是吻合失敗,另一種是僥倖活命。
如果有幸成為了後者,也不要高興的太早,因為粗線很容易讓吻合部位的血管變得狹窄,阻礙血液正常流通,所以栓塞也是遲早的事。
Carrel知道,以前吻合血管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血栓的形成[2],所以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先解決取材和技術這兩大難關。
為此,Carrel專門找到了法國最有名的刺繡師Madame Leroidier拜她為師。
人手刺繡
別看刺繡師跟外科醫生是兩個毫不相干的職業,但兩者有個通性,「玩」的都是手上功夫,縫合。
所以Carrel決定先在刺繡上下功夫。
為了練習手的靈活程度,Carrel經常是針線不離身,也正是因為如此,Carrel掌握了很多吻合技巧。比如,越細的縫線,越能將縫合口縫合得很貼切。
Carrel很善於將經驗靈活運用,於是,他決定用精細的蠶絲線來吻合血管。一來,線細不容易堵塞吻合的血管口;二來,蠶絲線比較牢固,不容易因為承受不住大血管的壓力而崩開。
除此之外,聰明的Carrel還將在刺繡過程中積累的另一個經驗也用到了血管吻合上:先用針線將縫合的兩邊和中間固定起來,再慢慢縫合其餘部分,這樣會使縫合面變得更光滑。
血管吻合
在這基礎上,Carrel提出了一種「三角測量」的技術,先在需要吻合的血管周徑上作等距離的三針定點線,然後再吻合剩下的血管口。
這樣做,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血管壁的損傷。
除了「三角測量」的技術,Carrel還提到了血管吻合中很關鍵的一點:將血管斷面外翻進行吻合。之所以選擇進行外翻吻合,是因為這樣可以保證血管內皮的光滑,使其不易形成血栓,不易堵塞血管。
另外,Carrel還特彆強調了手術的無菌性,因為更加規範的無菌操作能減少患者的感染率。
為了驗證自己的吻合技術,Carrel在大約10年間里,進行了大量的動物實驗,結果證實,這種技術確實可以有效地減少血管栓塞的發生。
1902年,Carrel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關於血管吻合術的文章,裡面詳細地描述了這種新型血管吻合術的方法與優勢[3]。
文章的發表,引起了外科界的廣泛關注,並很快成為了血管吻合術的主流。
不過,Carrel的「野心」可不僅限於血管吻合,他還想進行器官移植的實驗。
事實證明,他的能力也足夠支撐得起他的「野心」。1910年,Carrel在不同狗之間成功地進行了器官移植,包括腎臟、卵巢和甲狀腺。
這也為現代器官移植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1912年10月,為表彰Carrel在血管吻合術和器官移植領域的貢獻,他被授予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世紀40年代,隨著血管移植材料的問世,血管外科得到了迅速發展。如今的血管吻合技術經過不斷改進,已經超越了同類型血管之間的吻合,還可以在動脈-靜脈之間進行吻合。
作為外科的核心技術之一,血管吻合技術已經成為了血管外科、心血管外科、移植外科等重大科室中的關鍵技術。另外,在神經外科中,也是治療腦血管疾病領域的重要技術。
編輯神叨叨:
為了提高自己的吻合技術,你經歷過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嗎?留言區里見吧~
參考文獻:
1. Aida L. Alexis Carrel (1873–1944): Visionary vascular surgeon and pioneer in organ transplantation[J]. Journal of medical biography, 2014, 22(3): 172-175.
2. Merchant J, SY T. Alexis Carrel (1873-1944): pioneer of vascular surgery and organ transplantation[J]. Singapore Med J, 2013, 54(11): 602-603.
3. Carrel A. Anastomose bout a bout de la jugulaire et la carotide primitive[J]. Lyon méd, 1902, 99: 114-116.
本文作者 | 藝兮
※人工智慧,首戰告捷!中國醫生完成全球首個AI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試驗,能讓結腸鏡對腺瘤的檢出率增加近50% | 臨床大發現
※DeepTech3月22日上海演繹中國生物醫藥市場趨勢與機會
TAG:奇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