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格局越小,看不慣的東西越多
前幾天,「舒淇在線懟粉絲」上了熱搜。
在一場官方活動中,舒淇身穿一套白色的西裝裙,妝容優雅大氣。
然而,官微發布了這組現場高清美圖之後,卻有粉絲嫌棄自己的愛豆膚色被拍黃了。
粉絲拿走照片,並加上了一個美白的濾鏡,稱「色調一調,被美哭了」。
耿直的舒淇直接評論粉絲:「你怎麼不去粉一個白人呢?」
熟悉舒淇的人都知道,這其實是她和粉絲特有的互相調侃的方式。
但粉絲P圖的舉動卻不禁讓人細思極恐:
在這個全民審美都被網紅濾鏡侵佔的時代,我們對美的定義是不是越來越狹隘了?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段話,覺得很有道理:
在中國待久了,會對美有很狹隘的偏見,覺得美就是年輕,是白皮大眼長發細腿。
一走出去,看見其他國家種族的人,才驚覺美是多豐富的事情。
七十歲塗口紅穿大露背的old lady;
裹著頭巾一笑露出潔白牙齒的中東少女;
跳弗拉明戈的胖胖女人;
皮膚曬得黑里透紅的南法姑娘;
赤腳奔跑在非洲草原上的姑娘......這些都是極美的。
一個人格局越小,越無法容忍與自己審美不同的人、事、物,看不慣的東西就越多。
然而,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比你想像得色彩斑斕得多。
即使不認同,也請你尊重並包容。
之前,一位網友因為化了大濃妝而被廣州地鐵的安檢人員給攔住了。
這位姑娘明明沒有攜帶任何違禁物品,僅僅是因為化了哥特系的眼妝和唇妝。
攔住她的安檢員說:「你的妝有問題,太恐怖,請原地卸妝。」
被歧視的姑娘氣憤地發了條微博:
「到底這是根據國家哪條法律法規攔下我的?」
其實看她po上去的照片,紫色的眼影和暗色的口紅。
雖不常見,但也沒到會嚇壞老人和孩子的地步吧?
而且,哥特風格背後是有故事的,它將死亡、苦痛看做生命的一部分,用深色妝容來強調。
這已經不是廣州地鐵第一次這樣了。
一位穿著洛麗塔蓬蓬裙的大學生,在過安檢的時候也被攔住了。
理由是:身穿奇裝異服,不得坐地鐵。
然而,究竟什麼才是「奇裝異服」的界限呢?
60年前,年輕女性塗個大紅色的口紅,穿件短袖短裙,搞不好就有些封建衛道士出來罵她;
50年代,穿著牛仔褲、喇叭褲上街的人都是異類,會被罵傷風敗俗;
服裝和妝容的自由,是人們一步一步爭取來的。
這幾年,好不容易看到街上穿著Lolita洋裝、漢服、JK制服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沒想到在2019年的中國,小眾文化還是備受歧視。
不常見就等於是奇裝異服,不常見就必須被歧視、指指點點,這才是最不合理的。
世界是多樣性的,你沒有權利去要求別人按照你的審美標準去打扮。
我們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學會:
「我不喜歡你的妝容,但我誓死捍衛你自由化妝的權利」這個簡單的道理?
在知乎上看過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一個朋友快30了,不思房車,不考慮找一份更高工資的工作,還在和你高談自己的夢想,你會嘲笑他嗎?」
這個問題令我感覺莫名其妙,又心寒不已。
有的人究竟為什麼這麼喜歡對他人的生活指手畫腳?
我們來到了一個沒有尊重的時代。
如果你不想考公務員、不想進穩定的事業單位;
如果你三十歲了還不結婚,或者結婚後不想要孩子;
如果你不想買房、買車,是個活在當下的YOLO族;
如果你年過半百了卻還穿得很fashion;
如果你不是明星,卻把頭髮染成奶奶灰或者櫻花粉......
你會被當成異類,會被指指點點。
你會被圍觀、嘲笑,會被苦口婆心地勸誡、教誨。
其實,這個世界上哪有絕對正確的生活方式呢?
每個人的認知都來源於各自不同的生活經歷和體驗,你沒經歷過,又怎能隨意評價呢?
格局越大、越成熟的人,越能包容和尊重他人與自己的差異。
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喜歡某樣東西,就強迫別人也喜歡這樣東西。
也不能因為自己看不慣某樣東西,就說這樣東西一定是錯的。
就像康德所說:「我尊重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雖然有些我並不認可,但我可以儘可能地去理解。」
看別人處處不順眼,其實說白了還是自己修養不夠、境界不高。
不要總想著去改變別人,有那些時間和精力,不如先學會尊重每一個不同的靈魂。
女星陳喬恩上過一次《吐槽大會》。
她談到自己40歲未婚,被身邊的人當成異類的經歷。
她笑著說:「我不僅要面對我家人的催婚,還要面對廣大網友的催婚。」
很多人苦口婆心地勸她:「你該結婚了,要找個男人把你捧在手心。」
陳喬恩卻反問道:「為什麼要被別人捧在手心?我自己有手。」
人生原本就有千萬種活法,誰說女人一定要結婚才能擁有幸福?
不要自己看不慣,就去要求別人改變,這隻會暴露了你的狹隘和無知。
前幾天,在日本某個教堂里,一位日本女星宣布要與自己結婚。
她在神父的主持下,給自己戴上戒指,宣誓:「我會讓自己幸福」。
她表示:「自婚」這個想法,是經過自己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定,是為了給自己更愛自己的覺悟。
這些年來她也曾被他人的眼光左右過,卻始終沒有遇到合適的對象。
隨著閱歷增加,她發現,原來真正能給自己帶來幸福的,只有自己。
你看,生活永遠都沒有標準答案。
有人選擇單身,有人選擇與他人結伴同行,有人選擇和自己結婚。
那些叫囂著「你憑什麼跟別人不一樣?」、「你這樣做太出格了」的人,其實就是見過的世面不夠。
如果所有人都一個樣,那麼這個世界該是多麼蒼白無趣?
就像《多元人生》中說:
「人生有很多可能性,但多數人自己直接將它們扼殺了。然後,隨波逐流,身邊人做什麼,自己也跟著做什麼。」
願你我,學會不去肆意評判他人的生活方式,試著用包容的心態面對萬事萬物。
也願你我,不去刻意迎合他人的目光,而是努力活成最滿意的自己。
共勉。
作者:小椰子,人氣專欄作者,寫自律,談人性,椰子陪你一起讀書。個人微信公眾號:小椰子專欄。本文首發於精讀微信公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內容
※我們和孩子,到底誰更需要性教育?
※高層次的人生,都很有「信念感」
TAG:有書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