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古今多少詩詞寫盡了離愁別緒,但只有這首詞最為別緻

古今多少詩詞寫盡了離愁別緒,但只有這首詞最為別緻

「詞」作為中國的一種文學載體,它始於南北朝時期的梁代,形成於唐代而極盛於宋代。標誌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

「宋詞」對於中國人,可以說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在古代中國文學的閬苑(làng yuàn:也稱閬風苑、閬風之苑,傳說中在昆崙山之巔,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詩詞中常用來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有時也代指帝王宮苑。)里,她是一座華美絢麗的園圃。她以千姿百態、煙花風月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

今日就為大家介紹一位五代時期的詞人,亦可稱之為宋初的詞人,此人就是徐昌圖,(約公元965年前後在世)莆田市城廂區延壽人,一作莆陽人。生卒年、字型大小均不詳,約宋太祖乾德年間前後在世。

他的詞,風格俊美,為五代詞壇有數名手,啟北宋一代詞風。所以今人選詞和研究宋文學史的,一定要提到他的名字。然而遺憾的是他的詞僅三首存世,最著名的一首便是寫盡了離愁別緒的《臨江仙》,《宋詞名篇鑒賞》一書里也只有此一首詞入選,排在了開篇,卻一詞成名,驚艷了千年!

《臨江仙》

飲散離亭西去,浮生長恨飄蓬。回頭煙柳漸重重。淡雲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

<譯文>

喝完餞別酒,友人們終於揮手別去,常常怨恨這種漂泊不定短暫虛浮的人生。回首看到如煙似霧的楊柳早已遮斷視線。往前看去,風清雲淡,孤雁遠征。孤單的寒日傍晚天空一片酡紅。

今夜畫船將停在什麼地方?只怕夜間潮平水落,泊船岸邊,一片清月迷漾。到酒消人也醒時,那種愁緒倍加難以排遣了。蠟燭殘盡孤枕難眠;五更時輕風吹來激起點點浪花。

徐昌圖這首寫旅愁的小令,究竟是寫給誰的,有兩種說法,其一:與戀人在驛站飲別時,詞人為了抒發了對心上人的眷戀和難消的離愁而寫下了這首詞;其二:是與親朋好友飲罷餞行而寫。

此詞抒寫別離愁緒。全詞因意設景,景中含意,含蓄蘊藉,而又情景交融是其主要特色。

上闋寫的是離別後的情景,是實寫。詞人飲罷餞行酒,與親故辭別西去,感慨萬分,怨恨自己一生象飛蓬那樣到處飄泊。寫出了詞人內心的凄涼,羈旅之恨,飄零之苦。

下闋是詞人想像中的情景。辭別親故,心情孤寂,縱一葉孤舟西去,水路迢迢,暮色蒼蒼,想到歸宿,詞人不禁自問,愁緒充塞。令人難以忍受,可謂悲痛至極。

近代學者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評徐昌圖的《臨江仙》一詞,曰:「狀水窗風景宛然,千載後猶想見客中情味也」。

清代詞人賀裳《皺水軒詞筌》評徐昌圖的《臨江仙》一詞,曰:結句不言愁而愁自見。

這首《臨江仙》寫盡羈旅之情。詞人巧妙地融情與景為一體,寫離愁卻很少直接抒情,而是藉助於外在的景物來表現詞人內心的離愁別恨。處處反襯出詞人的內心世界,離愁難奈,感人至深。可見此詞的別緻之處,真不愧為一首千古佳作。

(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