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6~~獅泉河開始之揮別西藏

清晨離開札達,拍下象泉河邊的晨曦,一路全是土林,據說札達土林直徑達100公里,能供人觀賞的僅是很少一部分,絕大多數隱於叢山之中,由於海拔較高,地勢險惡,難以開發。今天天氣真給力,土林都披上了霞光,顯得格外有生機。沿途有丹霞地貌景緻、高山草原景緻,海拔高度一般在4500米以上。路很平坦,我們在阿里高山平原上奔駛。我很喜歡阿里,這樣一個不適合人居的高原地區那份原始和寧靜。無論誰來到這裡都會少了些躁動多了些安寧,原本拚命追逐的、原本滿腔憤怒的、原本一心嚮往的、原本刻骨仇恨的,原本愛的要死要活的,所有節奏都逐漸減緩,感覺都逐漸變淡。變的都無所謂了。只有天地間那種永恆的寧靜和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存在著。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下午三點鐘,我們在感嘆阿里的人煙稀少、蒼茫荒涼中抵達阿里地區所在地獅泉河。

離開扎達時的象泉河晨曦。

新藏公路即219國道處的一個公樁,大家紛紛下車拍照。剛才還艷陽高照轉眼陰雲密布飄落雪花!

新藏公路編號G219,即219國道,北起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的零公里石碑,在此與315國道交匯,南至西藏日喀則市拉孜縣查務鄉的2140公里石碑附近,在此與318國道的中尼公路段交匯。它又稱葉拉公路。它不是從烏魯木齊市到拉薩市,但可去拉薩,是進藏路線之一。

新藏公路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9°C。沿途翻越5000米以上的大山5座,冰山達坂(即山口)16個,冰河44條,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條件最苦的公路,有的路段很艱險。

新藏公路荒涼區漫長:新疆段的路上只有3村1鎮,後階段是穿越幾百里的無人區,西藏段的阿里區域村鎮也稀少。葉城-獅泉河鎮那段千餘公里,長期來行走的基本是戍邊的高原汽車兵,外加個別的大貨司機。後來有一些遊客。

所以,行走在這條路上的人,任何一點驚奇之遇都會引起極大的內心歡愉!

我不是光棍!除了旅行中,特別是西藏的旅行中!

獅泉河終於到了!

在獅泉河一個餐館裡看到有山西清徐老陳醋。就著家鄉的味道,兩大碗抄手下肚,同體舒泰!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聽說阿里有很多山西人,大多是當年進軍西藏的解放大軍後人。

阿里是西藏海拔最高最偏遠的地區!全區轄普蘭,扎達,日土,葛爾,改則,革吉,尼瑪七縣!獅泉河鎮海拔4300米,在全區尚不是最高,它地出西藏最西北邊緣,雖說離新疆一千多公里,卻是全藏距新疆最近之地。這裡時間比內地晚兩個小時,太陽升的晚落的也晚。我們吃完晚飯時間已經九點多,夕陽才剛剛隱去。夜晚跚跚來遲。

獅泉河鎮是阿里地區葛爾縣的一個小鎮。但這小鎮卻是阿里地區的首府。是地區行署所在地。因此有的地圖上標的阿里首府是葛爾,其實也就是獅泉河。所指是一個地方。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班公湖位於阿里地區日土縣城西北約12公里處,是中國日土縣與克什米爾交界的原屬於中國的內陸湖泊。中印戰爭之後,印度控制了中國藏南地區,班公湖隨之變成了「國際湖泊」,呈東西走向,長約15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最窄處僅5米。湖面海拔4240米,水深57米,流域面積為28714平方公里。班公湖為內陸湖,湖水東淡西咸,位於日土縣境內為淡水,西部與克什米爾交界處為鹹水。

班公湖又稱錯木昂拉紅波,藏語意為「長脖子天鵝」,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鳥島。

獅泉河到日土縣多瑪鄉。汽車在阿里高原上賓士,一路山、一路水、一路草甸。山,怪石嶙峋,色彩斑駁,草甸,金色一片,水,要麼波光粼粼,要麼裝著藍天、白雲、山脈……我們越過達美拉達坂,繞過班公湖,在4500米的鹽湖邊小憩。一路走來,景色不斷變化,睜大眼睛,恨不得把美景全放進眼裡。下午六點半鐘到多瑪鄉。

上午從獅泉河出發,途經拉梅拉達坂和中印界湖斑公湖。傍晚,披著夕陽我們來到了多瑪鄉。這裡,將是我們此行在西藏最後一晚。明天,將告別西藏,開始擁抱新疆!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早六點從多瑪出發,八點準時越過界山達坂!天還未亮,黎明將到。西藏已成此行記憶。新疆已對我們張開懷報!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界山達坂是西藏與新疆之界。我們早六點從多瑪出發,到這天仍沒大亮。只好與界牌合個夜景。

界山達坂過去地圖有標6300米海拔的,後經精確測量為5300米。但仍是新藏公路最高點!原標吳差實因當年築路者科技手段缺乏所致。凡走新藏公路者,莫不以在此留影為榮記。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對我來說,這塊大石頭是暫時定格在心裏面。西藏,我還會來的。我相信自已的感覺,相信自己內心的渴望,相信自已精神的需求!

在西藏,當我面對宏偉的布達拉,面對莊嚴的大昭寺,面對一路叩頭朝拜拉薩的藏民,面對一望無際的藍天白雲,面對純凈無暇的雪山神湖,我的內心總會轟鳴出巨大的震撼!我深信這種震撼不是無緣自起。我已經來過西藏三次,每次來內心都是這種震撼!以後再來,一定還是同樣感覺!除西藏外,我去任何地方旅行都不會有這樣強的感受!西藏,叫我怎能忘了你?

這樣美的地方:泉水湖!就是過去新藏公路赫赫有名的死人溝!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這晨曦金色閃耀的地方過去的名字~~死人溝!如近改名叫泉水湖。這名改的個呀……

曾幾何時,新藏線上的死人溝啊,多少勾人魂魄的記憶?多少鐵馬冰河的過去?多少壯懷激烈的故事?多少談「溝」色變的歷史……這名一改,一切均成過眼煙雲。泉水湖,膩膩的想起內地許多人造小花園來!

一路隨見藏羚羊!手機拍攝,效果差強人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從扎達前往獅泉河路上,翻越一座不知名大山,看海拔表顯示5300米。裸露的岩石不知含有什麼礦物質,五顏六色很好看。再海拔五千多高原竟有如此典型丹霞地貌實屬罕見。特別是半山腰處一汪泉水,象一塊綠寶石鑲嵌在五顏六色的山l脊上。無論四季從不幹涸,不虧不盈。行人至此紛紛稱奇。

這樣奇絕一 座大山,地圖上竟無名稱。大家說我們剛剛經過巴爾兵站,暫叫巴爾山吧!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旅遊和旅行的區別是什麼?我認為:一個是只是眼看!一個是心在前行!

眼前黃草凄凄,遠處鹽湖默默。再遠處呢?山那邊雲那邊天盡頭呢?我發什麼呆?想望見什麼?千萬年來一直這樣嗎?多少人來過此?多少人看見了什麼?多少人想明白了什麼?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晚九點多,終於到達天路零公里處的崑崙第一城葉城。葉城地處新疆最南端,新藏公路219國道零公里由此開始,直達西藏拉薩。我們今天共驅車八百公里,翻越紅土大坂,界山大坂,黑卡子達坂,麻扎達坂,庫地達坂。途經康西瓦烈士陵園時去悼念了對印反擊戰中犧牲的烈士。在新藏線上著名的三十里營房吃午餐後,風雪兼程,披著炫麗的晚霞開進了南疆第一城——葉城! 路上兩處地名之改動令我疑惑些許,一是著名的死人溝,現已改名為泉水湖。前名雖看似不雅,然而卻代表著當年解放大軍進藏路上的堅辛,以及我軍戰士們大無畏精神革命傳統的歷史延革。從小就看書知道新藏天路上革命戰士們:死人溝里睡過覺,神仙彎上尿過尿。何等的豪邁!而現在「泉水湖」,輕飄飄一個小花園之名。著名的「死人溝」,新藏線已不再有! 還有一個著名的「阿克塞欽」湖,也給改成了「紅山湖」。本來是無人區里一個特別有民族特色著名之處,換而一個土俗不能再之的名字,讓人不解……。 幾天來連續奔波于海拔四千多以上的西藏阿里高原,現在猛然下到了海拔一千多點的南疆,頗有不適感,身上輕飄,腳下綿軟。但呼吸的確輕快大大。心中愉悅舒服飄然不可言狀! 西藏已是記憶,新疆的一千零一夜正等著我們去閱讀和聆聽……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再次擁抱西藏!暫別了~~西藏!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新藏公路上著名的「兄弟情誼線」路牌!充分說明了疆藏兩地的兄弟情深!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又見藏羚羊!一路陪伴我們從西藏到新疆!

一千多公里無人區!但不是生命禁區!

大雪紛飛!新疆這樣歡迎我們!

下面這片子就是海拔4900米的庫地達坂!從西藏往新疆走219道,進疆前最後一個達坂!翻過後便一馬平川!葉城,到啦!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219國道——新藏公路!零公里公樁牌!

我用手指著這個小圈圈!0!

拉薩以西兩萬里,獅泉河開始之暫別西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