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綉春刀》看明朝那些事兒
不拘一格,不寧唯是,大家好我是趙一唯,給你看些不一樣的。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朝代之一,因其時代的獨特性、環境的複雜性、人物的傳奇性,廣受歷史文化愛好者的推崇與研究。從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到吳思的《血酬定律》,再到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多年來「明朝熱」始終長盛不衰。
這些書有的是從技術的角度去敘述,有的是從經濟的角度去分析,也有從歷史本身的角度去演繹,這些作者用文字向人們展示著自己心中的大明。除了著書立作,同樣還有形式更加現代化的影視劇作品去帶人更直觀地回顧有明一代三百年歷史,電影《綉春刀》系列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靳一川、沈煉、盧劍星,錦衣衛三兄弟)
《綉春刀》是青年導演路陽的作品,分別於2014年和2017年公映了第一、二部,《綉春刀》用錦衣衛這個觀眾相對熟悉的明朝職業去講述明朝那些觀眾相對不熟悉的明朝往事,用以小見大的劇本帶領觀眾去感受明末暗流涌動、身不由己的王朝亂世。
薩爾滸之戰
天啟,崇禎,魏忠賢,薩爾滸之戰,這些歷史骨架,配合吸睛的懸疑、動作基因,一經上映就廣受好評,連頗為嚴謹苛刻的考據黨們也對本片的細節把控佩服的五體投地,那麼《綉春刀》究竟包納了哪些明朝歷史文化元素呢?
綉春刀
首先是片名,「綉春刀」是主人公錦衣衛們的佩刀,「綉春」二字取自詩聖杜甫的《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中「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 以示錦衣衛與皇家之間關係之密切。
飛魚服
而錦衣衛的制服一般為飛魚服,「飛魚」是一種龍頭、有翼、尾似魚的神話動物,更令錦衣衛這一皇家機構增添了神聖莊嚴、不可侵犯的色彩。
朱元璋
其次是錦衣衛這個官職,錦衣衛的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錦衣衛便由此而來。
盧劍星(劇照)
在《綉春刀》中,錦衣衛盧劍星為了一個百戶的職位奴顏婢膝,幾次三番被人戲耍,甚至搭上性命,那錦衣衛的百戶究竟是個什麼官職能讓他付出如此代價?
在錦衣衛制內,最高官銜為正三品的指揮使,要往下數指揮同知、指揮僉事、鎮撫使、十四所千戶、副千戶足足六個等級,才會輪到這個正六品的百戶,而這上邊又不知會有多少官員,所以百戶真的不算是一個多大的官職,可盧劍星明明各項指標都符合卻擠破頭也難以補入,電影中這一點足以彰顯明末官場的腐朽與黑暗。
一心想要補百戶缺的盧劍星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朱元璋特賦予錦衣衛巡察緝捕之權,令其掌管刑獄,大權在握的錦衣衛就此開始了其作為軍政特務機構殘暴不仁的一面,為求封賞而羅織犯人罪名,並不擇手段地擴大牽連範圍,製造的冤假錯案不計其數,最終導致社會動蕩,這點在《綉春刀》中抓捕北齋時同樣有體現,因此也有了「明之亡於廠衛」的說法。
魏忠賢(劇照)
既然「明之亡於廠衛」,那說完了「衛」,就不得不提「廠」, 廠指東廠、西廠、內行廠,主要負責為皇帝收集情報。兩部《綉春刀》最出彩的反派當屬魏忠賢,而大閹魏忠賢便是東廠頭頭。魏忠賢不僅貫穿兩部《綉春刀》,更貫穿於明末真實歷史的多年興亡之中。
明熹宗朱由校時,魏忠賢大權在握,把持朝政,依附其而得利的「孝子賢孫」無數,自比萬歲而稱九千九百歲,但隨著朱由校落水患疾,撒手人寰,魏忠賢也失去了靠山。隨著朱由檢的登基與把持權力,權欲熏天的魏忠賢再也不能為非作歹,朱由檢以十大罪狀將魏忠賢發去鳳陽守靈。
可魏忠賢依舊不思悔改,途中排場極大,激怒了朱由檢,於是朱由檢便錦衣衛前去將魏忠賢帶回處理,魏忠賢得知消息,便自縊於客棧。這一點《綉春刀》發揮想像,同樣在客棧導演了一場驚心動魄、承前啟後的劇情。片中的錦衣衛沒有讓魏忠賢弔死,而是通過利益交換,假借大火讓魏忠賢李代桃僵跑掉了。
魏忠賢(劇照)
《綉春刀》的第二部副標題為《修羅戰場》,修羅場本是佛家用語,用於形容戰場之慘烈,影片一開始的薩爾滸之戰是明朝傾全國之力對後金髮起的進攻,明軍以遼東經略楊鎬為主帥,兵分四路。此役明朝動員軍隊約8萬3千人,卻在薩爾滸附近被努爾哈赤伏擊,全軍覆沒,電影中,陸文昭說「這麼多人命,割草般的沒了」,可見慘烈。
陸文昭(左一)、沈煉(左二)
苟活下來的陸文昭和沈煉面對橫屍遍野的戰場,悲涼地喊著要「換一種活法」,然而離開戰場的的沈煉並未就此保全性命,又陷入了政治鬥爭之中,被當作棋子利用,險些喪命,整個明末,無論哪裡都是修羅場。這種無奈依舊貫穿了兩部《綉春刀》,也貫穿了整個明末,感到這種無奈的也並非只有沈煉一人,而是明末所有人。
亂世的不甘
兩部《綉春刀》每一部都以明末一個大案為藍本進行創作,第一部是魏忠賢閹黨案,第二部是天啟落水案。在將來的《綉春刀3》中,影片又會展示哪些明朝文化元素呢?劇本又將借用哪個明末奇案去展開鋪陳敘事呢?會不會和明末抗金名將袁崇煥有關?
對明朝的歷史你又有什麼看法呢?
歡迎評論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