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簽了無數不平等條約,有一個很特別,至少延長大清50年壽命
眾所周知,晚清政府腐敗無能,為了苟延殘喘只能與列強簽訂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從1840年鴉片戰爭後簽訂《南京條約》開始,到1901年的《辛丑條約》,大清在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同時,墜入了無盡的深淵,最終走向了滅亡。
但是,有一些條約恰恰延長了大清朝的壽命,這個條約就是《天津條約》。注意,《天津條約》是賣國求榮的條約,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但裡面有一個條款對大清來說還是有一定價值的,就是海關總稅務司要由外國人來擔任。
1863年,英國人赫德被清廷正式任命為大清總稅務司。赫德在這個位子上一干就是48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在赫德的領導下,海關成為大清最廉潔高效的機構。赫德接任海關總稅務司後,對海關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仿照英國的海關制度,制定了一整套詳細、嚴謹、可靠的會計制度。
赫德還從人事制度上進行了改革,對海關工作人員進行了徹底大換血,在重要崗位上都安排了外國人,而且制定了「進人必考」的制度。如此嚴格的規定,使得大清海關成為大清官場上的唯一一塊凈土,堪稱「世界行政管理史上的奇蹟之一。」
一本名為《赫德與中國海關》中記載,「在赫德任期里,海關人員的違法行為沒有超過五起。」廉潔高效,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海關稅收的大幅度提高。赫德掌管海關前,大清海關年稅收僅490萬兩。
到1871年,10年間就增加到1100萬兩,到了赫德離任時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000多萬兩。可能大家對這組數字感受不直觀,再看一組統計數字就明白了。1861年,海關稅收佔到清廷總收入僅9%,到1887年,飆升到24%。
如此驕人的成績,赫德受到了清廷的高度讚賞,「伏查總稅務司赫德自咸豐四年來華,至同治二年補授今職,綜理各關稅務,布置周密,收數遞增,確著成效。」赫德的成績也得到了常年與洋人打交道的恭親王奕訢的認可,「或令夷人仍幫同司稅,厚以廩餼,令其據實咨報總理衙門及戶部,總期層層稽核,似不致弊混。」
有人說,正是赫德的努力,使得大清延長50年時間。泱泱大國的海關,最高領導竟然是一個外國人,清廷此舉也是迫不得已。正如總理衙門大臣文祥所說的那樣,「用中國人不行,因為他們都不按照實征的數目來向上呈報。」
參考資料:《晚清海關》、《奕訢等又奏遵議將來扣款清後稽徵辦法折》
※古代歷代帝王,朱元璋最佩服誰?專家:看看他祭祀的順序就明白了
※光緒登基時發生一場奇災,致使1500萬人死亡,民眾:大清要亡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