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平之戰後,楚國為什麼不趁機進攻元氣大傷的秦國呢?

長平之戰後,楚國為什麼不趁機進攻元氣大傷的秦國呢?

長平之戰結果,趙軍固全軍覆沒,秦亦死傷近二十萬,即雙方傷亡超過六十萬。此役成為春秋戰國時代一次持續最久、規模最大、最慘烈的戰爭,誠如古人論及東周500年的戰爭時,唯推晉陽、長平兩役。由此,對於長平之戰來說,讓趙國失去了單獨抗衡秦國的實力,同樣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對於秦國來說,也因為長平之戰付出了接近20萬人傷亡的代價。雖然秦國的國力比較強盛,但是,20萬人的死傷,已經足以讓秦國元氣大傷了。那麼,問題來了,長平之戰後,楚國為什麼不趁機進攻元氣大傷的秦國呢?對於楚國來說,為什麼錯失了這一削弱秦國的機會呢?

長平之戰後,楚國為什麼不趁機進攻元氣大傷的秦國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首先,長平之戰是從公元前262年持續公元前260年的。公元前263年,也即在長平之戰爆發之前,楚頃襄王病死,在秦國做人質的太子完逃回楚國立,是為楚考烈王。對於楚考烈王來說,從公元前272年開始在秦國做質子,到公元前263年其父楚頃襄王病危時回到楚國,也即楚考烈王差不多在秦國當了10年的質子。在此基礎上,想要和楚考烈王爭奪王位的王子,可謂長期在楚國苦心經營。由此,對於楚考烈王來說,因為剛剛坐上楚國君主的寶座,加上競爭對手的存在,所以當務之急是鞏固自己的王位,而不是對秦國用兵。

長平之戰後,楚國為什麼不趁機進攻元氣大傷的秦國呢?

進一步來說,對於楚考烈王,如果貿然進攻秦國的話,如果贏了還好,但是,如果吃到敗仗的話,很可能引起楚國內部的動蕩,從而導致自己失去楚國君主的寶座。因此,儘管長平之戰後,秦國也是元氣大傷,但是,楚國依然不敢對秦國用兵。當然,楚國之所以不敢趁機進攻秦國,也是因為和秦國的交手中,楚國實際上屢戰屢敗。早在戰國中期,也即楚懷王這位君主在位時,楚國的國力來到了一個巔峰。但是,在丹陽之戰、藍田之戰中,楚國還是被秦國擊敗了。而這,也成為楚國走向衰落的重要轉折點。

長平之戰後,楚國為什麼不趁機進攻元氣大傷的秦國呢?

在丹陽之戰、藍田之戰後,秦國大將司馬錯、白起等多次率軍進攻楚國,特別是白起發起的鄢郢之戰,更是重創了楚國。根據《戰國策》、《左傳》等史料的記載,鄢郢之戰,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國名將白起率軍伐楚,攻破楚國別都鄢(今湖北宜城東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創楚軍主力的大規模作戰。此戰,秦國獲得了楚國大量國土;楚國被迫遷都,國力受到極大削弱。由此,長平之戰時的楚國,已經不是巔峰時期的楚國了。換而言之,秦國是在重創了楚國這一對手後,才和趙國爆髮長平之戰的。如果楚國依然強盛,秦國也不敢貿然和趙國決戰的。

長平之戰後,楚國為什麼不趁機進攻元氣大傷的秦國呢?

最後,總的來說,對於楚國,尤其是楚考烈王,沒有在長平之戰後趁機進攻秦國,也是其缺乏戰略眼光的體現。當時,秦趙兩國軍事家最強,其他五國都有一種隔岸觀火的心態,等著秦趙兩國兩敗俱傷,沒意識到列國之間互相制衡的重要性。同時,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長平之戰時,山東六國缺乏家樂毅、蘇秦那樣的戰略家。客觀上講,在秦趙戰爭最激烈的時候,如果有蘇秦那樣的人物,山東六國同仇敵愷,盡全力進攻秦國,則勝負就准說了。對於楚國來說,錯過了這個進攻秦國的機會後,無疑是比較可惜的。雖然邯鄲之戰時,楚國終於出兵救援趙國,但是,楚國依然沒有從秦國手上奪回被攻佔的疆域。對此,你怎麼看呢?

文/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病逝後,蜀漢為什麼還能堅持29年之久?
山東省一個縣,人口超130萬,名字改得非常成功!

TAG:情懷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