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照片:有誰還記得70年代的供銷社?其中包含無數人的童年回憶

老照片:有誰還記得70年代的供銷社?其中包含無數人的童年回憶

如果在七十年代,有誰家開了一家供銷社的代銷點,就會感覺很自豪,因為他們的工資按3%提取,覺得成為供銷社售貨員就好像大幹部一樣。到了晚上,村裡人的爪子就簇擁著伸向昏暗的煤油燈下,眼饞著玻璃罐里的水果糖和罐子里的散裝瓜干酒,走進供銷社便有種布料和糖果的味道,有條件的還買上幾支拆零的經濟牌香煙過過癮。

當年很多公社書記和主任都想去供銷社任職,因為家屬可以做小工,有收入,可以買到緊俏物資(肥皂,牙膏,紅糖等)當時工資33.50元養活一家四口幾乎不成問題。大米0.139元一斤,豬肉0.73元一斤,單位食堂用餐,素菜0.05元,肉菜0.15元。而70年代的醬油、醋只能保存5至7天,超過就會變質長白毛必須倒了,所以大家打一瓶(500克)的醬油、醋在5至7天吃完,有時也會發生變質的情況。不過卻是沒添加任何防腐劑的純綠色食品。

但缺點就是,那個年代沒有個體經營戶,集體經濟,計劃供給,買什麼都得憑票證購買。並不是保障供給的,什麼都是缺,並不能滿足老百姓的需求。所以也就在歷史的潮流中逐漸被淘汰了。不過雖然那時物資商品沒現在豐富,但那時的產品質量沒得說,比起現在的產品品質不只好一點。比方說一雙雨鞋,那時能穿八年十年,補了可再穿,現在最多只能穿用三年,而且破漏了無法修補。

對此有網友表示:「小時候的家,隔壁百來米就是供銷社,那時見售貨員穿的白襯衫,乾乾淨淨的。而隊里的社員每天勞動,泥一把水一把的,還沒有太多的衣服換穿。那時的理想就是長大後要當一名售貨員。」而現在供銷社雖然在歷史的潮流中與人們漸行漸遠,但在有些人的人生道路上,卻留下了永遠的懷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史合參 的精彩文章:

三國時期力氣最大的四個人,關羽只能排最後,呂布也不過第三名
李鴻章被稱為東方俾斯麥,可是比他師傅差遠了,否則清朝不會滅亡

TAG:經史合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