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勞模書法家——虞世南

勞模書法家——虞世南

虞世南像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人,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

虞世南可謂是跨時代達人,他歷經了南北朝,一直到隋唐六代;又是元老級的官員,他曾先後在陳、隋、宇文化及和竇建德的麾下為官,歷經了李淵和李世民二朝,被李世民視作大賢臣,也是凌煙閣二十四賢臣之一。

讓我們先來看看虞世南傳奇的家室。虞世南的家族在歷代都受到了皇室家族的保護,虞世南的祖父虞檢在梁代曾任始興王咨議,而父親虞荔,則在陳朝中任太子中庶子,虞世南的叔父虞寄,在陳朝官至中書侍郎。

也許正是擁有那麼顯赫的家室,才更能激勵其家族子弟不屈居於人後。虞世南生性沉靜寡慾,曾在文學家顧野王的門下學習,他在學習期間,也是從來都不鬆懈,甚至會有十幾天不洗臉不梳頭。

看來歷史上的學霸們都是一個風格的,不洗臉不洗頭還是個常態。

我們都說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我也想說愛學習的人成績也不會太差。

唐太宗李世民非常欣賞虞世南。李世民即位時,虞世南已至高齡70歲,上表至皇帝求辭官,但太宗不允,且虞世南將儒學作為自己人生的指導思想,所以經常被唐太宗引進交談,以致於他對當時的「貞觀之治」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李世民曾稱虞世南有五絕:「一曰忠讜(dǎng),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辭藻,五曰書翰。」

貞觀十二年時,虞世南在長安逝世,唐太宗十分悲痛,下手詔給魏王李泰說:「虞世南對朕忠心一體,拾遺補闕,無日暫忘,實為當代名臣,人倫準的。朕有小失必犯顏直諫,而今亡故,朝廷上下,無復人矣!」

後唐太宗賜虞世南東園秘器,陪葬昭陵,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懿」。

虞世南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並稱為「唐初四大書家」,他曾拜王羲之的七世孫——和尚智永為師,虞世南的書法繼承了王羲之和王獻之的傳統,外柔內剛,筆致圓融,沖和而有遒麗之氣。

虞世南作書不擇紙筆,卻很注意坐立姿勢和運腕的方法。他認為,只要姿勢正確,手腕輕虛,即便是粗紙,禿筆,也能信手拈來,揮灑自如,別出新意。

虞世南的作品在元代的時候就已經很少了,現如今傳世的書跡刻石楷書有《孔子廟堂碑》,行書有《汝南公主墓志銘》、《摹蘭亭序》等。

【虞世南作品鑒賞】

《孔子廟堂碑》

《孔子廟堂碑》,又稱《夫子廟堂碑》,全稱為《孔子廟堂之碑》。虞世南撰書,是初唐碑刻中的傑出之作,也是歷代金石學家和書法家公認的虞世南作品中的佳品。

此碑刻成於唐太宗貞觀七年,碑高二百八十厘米,寬一百一十厘米,楷書三十五行,行六十四字。

《汝南公主墓志銘》

《汝南公主墓志銘》為虞世南於貞觀十年十一月所做,行草書,墨跡,縱25.9厘米,橫38.4厘米,為紙卷墨本,行書18行,共222字,現如今收藏於上海市博物館。

此為虞世南為唐太宗之女——汝南公主撰寫的墓志銘,王世貞曾云:「昔人於永興、率更書,俱登品神妙間,而往往左袒永興。余初不伏之:以余之肉,似未勝歐骨,蓋謂正書也;晚得永興《汝南公主墓誌》草一閱,見其蕭散虛和,風流姿態,種種有筆外意。」

《摹蘭亭序》

紙本,行書,縱24.8厘米,橫57.7厘米。此卷直至明代,一直被認為是褚遂良的摹本,後來董其昌在題跋中認為「似永興(虞世南)所臨」,後世就改稱為虞世南摹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拒付文人 的精彩文章:

當代「草聖」論書法,元芳,你怎麼看?
科考奇趣:時隔28年,一巷倆狀元

TAG:拒付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