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晶元是否需要建立「籬笆牆」?我們翻了翻日韓晶元史!

中國晶元是否需要建立「籬笆牆」?我們翻了翻日韓晶元史!

這一年以來,中國晶元行業可以說是利好消息不斷,光刻機刻蝕機的不斷突破,行業的重金投入,人才聚集,一幅是可喜且充滿生機的畫面。

然而,晶元所面臨的眾多嚴峻的形勢和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國外晶元的優勢和長期以來形成的對外依賴。

記得去年的中興晶元事件,猝不及防地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然而此時,就以企業而言,中國手機廠商已經對國外晶元形成依賴,據數據顯示,僅小米,OPPO,vivo搭載高通晶元的機型就多達295款,高通還供給了中國市場一百多家的手機廠商。使用國外晶元帶來的互利共贏,使眾多企業無心也無力入局高門檻的晶元研發,國外晶元在國內市場形成的便利和優勢,卻彷彿成了國內晶元研發突破的巨大阻礙。

此時就有這樣的聲音出現,龍芯的創始人胡偉武就提出了這樣一個構想:在「黑暗森林」周圍圍上籬笆,在裡面讓各家晶元生產公司互相競爭,誰也不許干預,讓這些企業優勝劣汰,最終,優勝者走出森林,參與與國外的競爭。

這樣的觀點一出,自然是引起了巨大的爭論,有人說,在更加開放的今天,這樣的做法是封閉的行為,是在倒退。而又有很大一部分觀點認為,這樣的保護措施,更有利於為國產晶元的突破創造出大環境。

對於這樣的觀點,筆者在翻了翻韓國和日本的晶元發展史後,也得到了一些感悟。

20世紀50年代,戰後的日本得到美國的援助,經濟和科技技術都得到全面的支持,60年代開始快速引進技術,政府鼓勵企業全面學習和引進美國的先進技術,同時另一方面,卻又在限制資本的進入。70年代,經濟危機出現,常見的需求減少、產能過剩、設備閑置的現象出現,此時政府一邊調整產業結構,一邊仍然限制集成電路方面的進口。

而此時,日本國內的王牌企業響應號召,日本的NEC、三菱、京都電器等大型企業開始聯合進入半導體產業,進行技術共享,共同發力,終於在80年代迎來了輝煌。

而另一邊,韓國的半導體發展史也與之類似,畢竟美國在亞洲地區扶持的國家之中,韓國也是重要角色。

上世紀60年代中期,不少美資企業感受到了來自日本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的競爭壓力,他們開始在國外投資低成本的晶元裝備生產線,而主要根據地就在韓國。可是,面對美國送上門的福利,韓國並沒有對此感到太多的驚喜。而是潛心專註於自主技術的研發,加大了對整個電子技術的扶持力度,先後頒布《半導體產業法》,實施扶持半導體產業六年計劃,《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共同開發計劃》,在很長一段時間,政府為半導體產業一路綠燈不說,更可以稱之為以舉國之力集中到半導體自主研發中,有評論認為,這算是一次「賭徒式」的操作,往好聽了說,是一份對國產晶元的倔強。

好在,這份倔強最終帶來了巨大的成功,2017年,三星就已經將英特爾擠下全球半導體營收龍頭的寶座。

韓國和日本,都是從早期的組裝,技術引進,到放棄進口而集中本土化,最後都取得了輝煌成就。

而在我國,長期以來遭受的技術禁運,一路摸索至今,從日韓的例子來看,似乎順利走出自研的道路還要顯得更容易,更理所應當一些,大家是否認同呢?

總結而言,對於龍芯創始人胡偉武的觀點,筆者認為,建立籬笆牆的確是值得考慮的有效舉措,但並不是要國內企業先爭個你死我活,而更應該相互協調,共同進步。將國外晶元擋一擋,讓國內市場出現有利的「壓強」變化,對國產晶元形成一股「吸力」,相信這會極大的促進國產晶元現狀的改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焦距 的精彩文章:

TAG:科技焦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