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博鰲之父」蔣曉松:歡迎特朗普來博鰲看看
「博鰲之父」蔣曉松(資料圖)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周驥瀅】「一年一度「的博鰲時間再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博鰲亞洲論壇成立18年來,規模和影響不斷擴大。每年,來自各國的2000多位各界嘉賓匯聚一堂,共商合作共贏大計,共謀發展繁榮良方,為亞洲和世界提供「博鰲智慧」。雖然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不斷增多,但是有一位格外突出:自他二十多年前初次到達博鰲,就送未離開。他將博鰲作為自己最得意的人生創作,到了古稀之年也依然孜孜不倦,他就是被譽為「博鰲之父」的蔣曉松。
用創作者的精神發掘博鰲
說到蔣曉松,總是免不了要提及他來自於藝術世家的背景。父親是著名電影導演蔣君超,母親是著名演員白楊。從小受父母熏陶、在日本又研修了影視導演及製作的蔣曉松,與同期的馮小剛、張藝謀以及陳凱歌一起,是中國電影、電視劇導演的代表人物。。
1983年,中國西藏首次向境外攝製組全面開放,蔣曉松率領一隊人馬,同黃宗英一起,進入西藏,拍攝了根據黃宗英同名報告文學改編的電視藝術片《小木屋》,並一舉在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上榮獲電視導演獎。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獲得這個獎項。
當年為了拍攝《小木屋》,蔣曉松三進三出西藏,在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條件之下,因為強烈的高原反應而送醫,也因此得了心臟病。但提起這段驚心動魄的經歷,蔣曉松卻輕描淡寫。他說到:「(這麼拚命)還是因為對事業的追求。確定一個目標以後,為了實現,就要不斷努力進取。」
在藝術的道路收穫滿滿,蔣曉松卻選擇激流勇退、棄文從商。這並不是因為他的「事業心」消失了,而是他想在另一番天地施展拳腳。雖然擁有很多頭銜,但是蔣曉松認為自己本質上就是作家。「不同時期,創作手段的表現形式並不一樣」,對於他來說,文藝作品的創作會有局限性的地方,但是對於一方土地的創作,則會成為「半永久」的經典。
而博鰲正是難得一見的畫布和素材。海南是中國唯二的兩個海島省份之一(另一個是台灣),海景壯麗。但是在博鰲這個地方,不僅僅是海景。博鰲地處三江交匯入海處,三江分別為萬泉河、九曲江、龍滾河。還有沙坡島、東嶼島、鴛鴦島三島,與金牛嶺、龍潭嶺、田涌嶺三嶺遙相呼應,形成「三江三山抱三島」的山水格局,令人嘖嘖稱奇。
除去自然風光,博鰲獨特的地理位置也令蔣曉松著迷。無論從任何一個國家首都出發,到達博鰲都有些距離:從北京到博鰲,飛上四個小時到達海口市,下飛機後還要隨汽車顛簸一個小時。從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也是一樣。但正是如此,突出了它的中立地位。蔣曉松強調:「這種中立性,非常具有說服力。」博鰲雖然身居中國,但是對於亞洲各國來說,心裡位置更加親呢。也正是因為如此,蔣曉松極力推動亞洲論壇落戶博鰲。
2001年,博鰲亞洲論壇永久落戶海南,博鰲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一躍成為舉世矚目的「外交小鎮」。
喊話特朗普:歡迎到博鰲來
1997年,蔣曉松與日本前首相細川護熙和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在博鰲,萌發了設立面向整個亞洲的經濟論壇。一方面是因為博鰲獨特的地理優勢和風土人情,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國實力和影響力的提升,使得博鰲亞洲論壇的誕生有了極為重要的現實基礎。
說起1997年,就不能不提及「亞洲金融風暴」。這場重創了亞洲經濟的金融危機,不僅帶來了大規模的經濟下行和市場動蕩,也暴露出亞洲國家發展中的深層次問題。危機讓整個亞洲認識到要團結在一起,穩定亞洲經濟。這之中,中國政府並為自保而作壁上觀,選擇積極支援周邊國家,同舟共濟,讓亞洲各國認識到「休戚與共、利益共通」的患難情義。而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的飛速騰飛,也迅速獲得了周邊國家的認可。在中國設立一個亞洲論壇,也成為優選方案。
每每說到博鰲論壇,蔣曉松總會強調,這是一個帶有亞洲符號的論壇,並非因為落地博鰲而成為「中國人說的算」的地方。他強調:「聯合國總部在紐約,難道能說聯合國是美國政府的嗎?」博鰲是一個平台,中國人只是搭了這個檯子。
回顧歷年博鰲論壇主題,2018年是「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2019年是「共同命運、共同行動、共同發展」。這就是中國政府一直強調的「命運共同體」的概念。作為博鰲論壇的「老資歷」,蔣曉松深以為然。
面對波譎雲詭的國際局勢,以及世界日益增長的保守主義風潮,蔣曉松多次強調了博鰲的意義:屬於亞洲人民發聲的平台。他說,我們不能搞單邊主義,一定要創造雙贏、多贏的局面。
面對美國逐漸興起的貿易保護態勢,蔣曉松還說,希望能夠邀請美國總統特朗普來博鰲,在這個平台上,一起暢談經濟合作。
蔣曉松的博鰲新征程
蔣曉松就像一位老父親一樣,看著博鰲慢慢成長,懷著這顆望子成龍的心,他又在此開闢自己「第二戰場」。他說,如果亞洲論壇是他在博鰲的第一個創作,那麼中日醫療合作項目、打造萬泉城「抗癌矽谷」,則是第二個。
說起這個項目,蔣曉松有些坐不住了。他興沖沖地從旁邊的凳子上拿起一大疊厚厚的材料,興奮地說了起來。
據介紹,中日醫療合作項目是中日各界人士擬共同打造,嘗試在以抗癌為對象的過程中間調動全球設施設備、理念、人才、醫療手段,在博鰲打造一個專攻癌症的多元載體,一個全方位、全機構、全元素的抗癌一體戰場。
國家癌症中心最新完成的報告顯示,惡性腫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癌症防控素來被認為是世界難題。中國相關人士也認為,攻堅絕不是單打獨鬥,中國還要加強國際合作,協同開展攻堅。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特別是「健康絲綢之路」建設的大背景下,用全球先進經驗切實解決中國突出問題。
而海南作為中國試點發展國際醫療旅遊相關產業的基地,也有很多利好政策,能夠鼓勵更多中外醫學家在此地碰撞出新的科技成果,造福患者。此前,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在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暫停實施有關規定的決定》,對先行區內醫療機構臨床急需且在中國尚無同品種產品獲准註冊的醫療器械,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實施進口批准,在指定醫療機構使用。
在蔣曉松等各界人士的不斷推動之下,中日醫療合作項目已經獲得了中日領導層的首肯。2018年,第一屆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簽訂的52項協議,其中就包括《中日醫療合作推進海南島博鰲『癌治療設施』建設和第三方醫療事業合作的備忘錄》。
在3月27日舉辦的中日健康交流分論壇,原日本國內閣府總理大臣、博鰲亞洲論壇前理事長福田康夫出席,談到醫療問題,健康問題時他說到:「現在這已經變成日中兩國之間的重要話題,兩國首腦也認識到了相關問題……但是此前沒有取得很好的成果。過去播下的種子今後慢慢迎來了開花結果的時期。」
同樣參與此次論壇的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博鰲亞洲論壇諮詢委員會委員、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主席陳馮富珍也表示,中國的健康醫療產業有望在未來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地方,規模最大的市場。中日醫療健康產業合作是一個很重要的前景,不但釋放中日合作經濟的巨大潛力,也為中日兩國帶來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新機遇。
對於目前取得的成果,蔣曉松深感欣慰,也知前途坎坷。但是他對於未來充滿信心說:「博鰲應該是一個百花園,亞洲論壇是一顆大樹。中日醫療合作則是另一朵花。以後還可以在博鰲種下更多的花,等待結果。」
※俄媒:美空軍偵察機22日在克里米亞沿海偵察飛行
※印軍方車隊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遇襲 至少18名士兵死亡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