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一眼就看穿食物熱量的竅門,再也不擔心長胖

一眼就看穿食物熱量的竅門,再也不擔心長胖

本文來源:維他狗營養家

吃多了會發胖是全宇宙說得最多的廢話,

有時候在大街上看著一些大搖大擺,帶著一身脂肪在艱難行走的人,就想,這是一個熱量的地主富豪啊!

和熱量和平相處,成了地球人的一個共同理想!

然鵝,貌似艱難的事情,小叉書、微博上很多美食博主卻可以做到。

曬自己的健康美食,不僅擺盤漂亮,好吃到爆,

更酷斃的是她們還能脫口說出,食物的熱量來,知道自己吃進去了多少,身材自然管理的是魔鬼得不要!

想想如果在開吃之前有個人告訴你:這個盤食物的熱量,需要鍛煉2個小時才可以消耗掉今天多餘的熱量

你除了想,估計還是會堅持少吃點!

對,就是這個預知食物的熱量,可以讓他們不會吃過頭,有可以透過食物現象看食物熱量本質的慧眼!

怎麼做到知道食物熱量的呢?可能你會說,是稱量計算出來的!

稱量計算可以,不過有些麻煩,

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不用稱量,就可以估算出食物的熱量

讓你同學聚會、相親….還是備孕或平時飲食,都可以預估自己一天的熱量攝入。

甚至今天的內容,都可以讓你自己當自己一輩子營養師呢

是不是有點小激動了,是時候給自己在吃貨界刷新新技能啦!

接下來你將看到:

1.測量熱量的工具及參照手勢?

2.常見食物份量及熱量?

3.每天該吃多少?

在正式說知識之前,先給大家大體回憶一下生活場景。

假如生活中我們要對一個物體進行長度測量是不是應該有一個尺子,尺子就是我們的量具;

如果在沒有尺子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參照,例如手機或者A4紙的長度,來大體對比估算你測量物體的長度。

而食物熱量的評估也是這樣思路。

順著這個思路,狗狗先交給大家一份「測量的尺子」,不要害怕排斥很簡單,都是實踐生活中相關聯的。

分為測量熱量的工具(參照物)和參照手勢兩部分。

1. 測量熱量的工具

2.參照手勢

是不是要吐槽有些枯燥呢?其實還是蠻簡單的。

前面的三組是雙手-單手-ok的姿勢

後面的三組是鎚子-剪刀-布的姿勢,瞬間有沒有感覺自己學到啦!

將上面的手勢一起來做一遍,平時還將這些手勢當作鍛煉來做,絕對的知識,健康雙豐收,哈哈!

可以吃的食物可是不少呀,難道有了參照物和手勢,就可以對所有事物的熱量進行估算了嗎?

接下來要教大家大變法戲啦,從1變2,2變千千萬萬!

為了讓大家簡單化,我們從食物的種類來劃分,將單位數量的食物,對應的單位熱量以及如何衡量,做了歸納。

下面這個圖片可以說是帶你真正走進營養學的課堂知識哦!記得收藏啦!

為了防止大家懵圈,我來解讀一個作為案例說明:

這個說明的的意思是一碗標準碗大小的米飯,大約重2兩,是1兩大米煮熟而來,能量大約為160-180kcal。

依次可算出,2碗這麼大的米飯就相當於320-360kcal。(一天要吃幾碗,屬於合理的,後面我們馬上說)。

知道了這些之後,自己烹飪時,大約自己吃進去的食物的熱量,基本上就有一個底啦!

當然如果食物購買的時候就有食物成分表,根據你的使用量,就可以換算出有多少熱量。

舉例:以狗狗今天午餐為例,結合手勢,做一個大概的計算如下

那我點的外賣、不是自己動手、或者應酬外吃,就不好估算了?

從操作性來說確實是不如自己烹飪好評估,

但總的來說在外就餐,大多數基本都是高油,高鹽,當然要注意量喲!

如果要估算其實也可以做一個大體的計算,至少米飯是可以的哦….

吃了多少熱量,做到心中有數,熱量也就不會去捯飭(dáo chì)你了!

如果想做得精確,還是在廚房放一個廚房秤會更好,實踐出真知,慢慢的稱多了,食材大約多重立馬可以估算出來。

知道了如何評估,那每天我們每天需要吃多少呢?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成年人每天各類食物的份數大約如下

PS:這裡所說的一份就是上圖食物標準量的每份。

很多人來信問,如何吃才是健康的吃,

這張圖片就是骨灰級來回復大家的問題,這就是適合中國人的健康吃法,還說什麼趕緊轉給你愛的人吧,或者列印一份貼在廚房。

今天的知識,不僅可以預估自己熱量的攝入,其實還對採購烹飪都是有幫助的,

例如家裡有3口成年人,蔬菜應該採購2-3斤比較合理,那麼這樣既不會浪費,也保證了每天吃的食材新鮮。

最後,要說一下,除了數量,影響熱量攝入的還有烹飪方法。

今天的知識,可能有些專業枯燥,但這為你與熱量和平共處,拉進了距離。

因為熱量過剩這玩意,專撿不懂的人欺負。

不學習就不懂的它的習性,當然無法去掌控它,要與它和平共處,就得要懂它;這道理和談戀愛是一樣,老司機的你是懂的啦!

好好把知識消化付出實踐,把我今天一眼就看穿食物熱量的竅門,再也不擔心長胖~

參考文獻

[1] 中國營養學會編著,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6:286-292.

咚妞特別提示

微信公眾號又又又又…改版了,可怕的是一不小心你就可能找不到咚妞了。按下方動圖指引,置頂標星「這裡是咕咚」,你就可以不錯過咚妞的每一次福利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咕咚 的精彩文章:

終於找到肩周炎真兇了!醫生提醒:5大危險因素,真希望你能避開
同樣都是戴在手上,運動手錶和智能手錶有什麼區別?

TAG:咕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