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出假成果,學術機構要自己「買單」:杜克大學向美國政府支付上億美元補償款

出假成果,學術機構要自己「買單」:杜克大學向美國政府支付上億美元補償款

科學精神面面觀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杜克大學前生物學家波茨康德的名字可能會被寫進歷史,以一種很不光彩的形式。

據《科學》網站報道,有關波茨康德學術造假的訴訟以杜克大學向美國政府支付1.125億美元畫上句號。

2013年,波茨康德因盜刷學校公務信用卡並偽造收據,涉嫌貪污2.5萬美元被捕,並被校方開除。隨後,杜克大學實驗室分析師約瑟夫·托馬斯舉報波茨康德篡改實驗數據,以獲取大量聯邦資助。

2015年,波茨康德收到法院傳票,稱其偽造的數據或幫助福斯特實驗室和其他研究機構騙取聯邦政府補貼總計2億美元,已涉嫌違反《虛假申報法案》。此前有媒體報道,根據這項法案,杜克大學可能需要返還給聯邦最高3倍的補償款,即6億美元。

「這一案例對全球的學術造假事件處理都有警示意義。」公共衛生治理項目執行主任、 四川大學人權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賈平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始於1863年的《虛假申報法案》,主要目的是鼓勵公眾舉報騙取聯邦政府資金的行為。根據規定,任何人發現這種行為均可報告給司法部,並訴諸法院,違法一方需要向聯邦政府支付最高3倍的罰金,舉報者則可從中分得12%至30%的獎勵。

「這一法案此前主要應用在保險、醫療、軍工生產以及銀行房貸等領域,此次事件應該是該法案迄今為止針對學術不端行為涉及數額最大的指控。」賈平說,「學術與科研造假事件有很強的專業性,外人很難判斷當事人是否主觀故意,此時,包括內部人在內的任何公民,通過法定程序的舉報就變得有意義。」

杜克大學校長文森特·普萊斯表示,「我們必須承擔責任,承認我們的識別和預防不當行為的程序不起作用,並採取措施加以改善」。

對此,賈平表示,「一方面鼓勵知情人嚴格依法定程序舉報和啟動訴訟程序,另一方面對所在單位採取較為嚴厲的懲罰措施,這種機制是值得學習的」。

按照舉報人托馬斯的說法,即使2013年波茨康德貪污案東窗事發,大量學術成果被證明是偽造的情況下,杜克大學也絕對沒有「毫無保留地配合調查」,反倒竭力遮掩。但從結果看,包庇顯然解決不了問題。

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雷瑞鵬則認為,近年來頻發的學術不端事件表明,這是個緊迫的全球性問題,「而且絕大部分集中在生物醫學領域,這不是偶然的」。

她分析,科學的技術化背後是產業化、商業化,與各種利益摻雜在一起,尤其是生物醫學,它是個明顯短鏈的領域,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的過程相對較快,被資本和利益裹挾的可能性更大,出問題的概率也更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學術不端行為發生在臨床研究階段,那就不僅僅是騙取經費的問題,而是關係到人的生命安全。」雷瑞鵬說。

專家點評

近年來曝出的學術造假案例大多涉及知名學術機構。在這些事件中,除了當事人受到懲罰,所在機構通常也會被牽連。無論是責任人辭職還是罰款,對機構來說都是一次不小的打擊。在科研活動中,科研機構的聲譽至關重要,經費的申請、對外合作及人才培養等工作,都要依賴於該機構在科學共同體中所展示的良好形象。因此,科研機構在平常工作中要更加強調倫理規範的重要性,增強研究者誠信意識,弘揚科學精神,而不能僅僅追求突破性的科研成果。

(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雷瑞鵬)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左常睿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到底建不建超級對撞機?中國在爭論,歐洲公布了方案
銀聯道歉了!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