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捧著金飯碗要飯」,可這件金碗被發現後,誰捨得用它要飯
在中國有句俗話叫做「捧著金飯碗要飯」,是說本身就有珍稀的資源,自己卻不知道利用。由於黃金本身的稀缺性,金飯碗是什麼樣的,絕大部分人確實不知道,如果無緣無故得到一個,說不定還真會不識貨。在歷史文物之中,就有這麼一對金碗,但它們光彩奪目,任何人看見它們,都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那是在1970年的時候,陝西西安南郊的何家村唐代窖藏被發現,轟動一時。博物館中的文物,大多數是墓葬的隨葬品,少部分是傳世的,只有極少數是窖藏的發現。何家村窖藏文物極為豐富和珍貴,1000多件文物之中,大部分是金銀器、玉器等,有一件被列為海內孤品,定為國寶級文物的就有三件(套),其中包括這對叫做「唐鴛鴦蓮瓣紋金碗」。
剛剛被發現的時候,它們就金光閃閃,紋飾精美,充分顯示了尊貴的地位。不用多說什麼,大家都會很清楚它的價值。這對金碗大小尺寸、做工、圖案,幾乎一模一樣,有一點點細微的差別都是在可以理解的誤差範圍之內。在碗的內壁上,一個寫著「九兩半」,一個寫著「九兩三」,其實現在用天平稱量,重量僅僅相差一克。
它們是純金的,在碗壁之上,分為兩層向外凸出的蓮花瓣紋,每層十片。兩層之間,都是緊緊相連的,圖案明快緊湊。這種圖案,是當年的工匠,利用金屬的延展性,從內到外一點點錘出來的。要知道,在如此小巧的金碗之上,能人工錘出這樣精美的紋飾,實在是需要精湛的技術。
更讓人稱奇的是,在每一層蓮花花瓣之中,又鏨刻了各種各樣的圖案。上層的蓮花花瓣之中,是以動物為主題的,包括鴛鴦、野鴨、鸚鵡、狐狸等等,在下層的蓮花花瓣之中,則以各種植物為主題。在花瓣之間並不多的空白之處,還刻著飛禽與白雲。用現在手工行話來說,這對金碗是「滿工」的。
別小看這種做法,將器皿分為許多小區間,然後根據需要來製作各種圖案的手法,叫做適合紋樣構圖。它在唐朝盛唐時極為流行,但因為各種原因,在這種小器皿上的適合紋樣構圖就非常少見了。
這麼多圖案,為什麼它以鴛鴦而命名呢?原來,在這對金碗的外底部,就是一隻回首張望的鴛鴦。它遊走於花叢之中,似乎是在尋覓自己的佳偶,情趣盎然。鴛鴦是古代象徵愛情的動物,也是寓意著夫妻和睦,多子多福,這對金碗反映了唐朝人的審美情趣,因此以鴛鴦而命名。
在這對金碗的底部圈足,還有一圈極小的金珠。金珠極為細小,是怎麼做到的呢?原來,當時的工匠將水和黃金溶液混合,就會產生極小的金珠,這個過程叫做炸珠。工匠選擇大小均勻的金珠,然後將它們焊接在金碗底部,這才讓整個金碗錦上添花。別小看這個過程,它融合了相當多的物理知識。
關於這個金碗的用途,存在很多說法。它肯定不會真的用來吃飯的,有人根據《唐摭言》中唐文宗請大臣用金碗喝酒的故事,推斷它是飲酒所用的酒器。不排除這個可能,但小珏更傾向於是貴族擺放把玩的工藝品,也可以作為儲存黃金所用。特別是在內壁之上的墨跡「九兩半」、「九兩三」,充分說明它們有可能充當財富儲存的功能。
往事隨風,當年貴族才能見到的奇絕之物,如今已經靜靜地陳列在陝西歷史博物館中。普通百姓也能一睹它的風采,更能從這件富麗堂皇的文物之上,窺探大唐當年的輝煌。
※蘇軾寫下一首奇詩,同一句話重複兩遍,偏偏還是千古絕唱
※盜墓賊破壞的文物,修復後驚艷世界,兩家博物館爭奪它的收藏權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