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八旬老太自籌600萬建瓷宮 收宮階段為錢發愁

八旬老太自籌600萬建瓷宮 收宮階段為錢發愁

圖、文:江浩

一位年過八旬的老太太,平時連60元的衣服都舍不買,卻因為愛瓷,傾其所有,獨自耗資600餘萬元,用其一生收集的6萬多件瓷器,建造了一座她夢想中的「瓷宮」。

每天都在瓷宮裡轉悠著找靈感,她對瓷宮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瓷宮大門上聯「千年瓷宮萬年藏」,下方十八羅漢助陣。

2016年4月9日,一座外形似福建土樓的「瓷宮」 聳立在景德鎮浮梁縣新平村的一個小山頭上。走進宮內,隨行介紹,眼前一位正在幹活的老太太,就是建造「瓷宮」的主人——86歲餘二妹,實在讓人刮目相看,令人敬佩。

牆壁上粘滿瓷板、帽筒,青花、粉彩巧搭配,別具風格。

天花板、石柱上粘滿了各式各樣的瓷片,玲琅滿目。

在瓷宮的正門,「千年瓷宮萬年藏」的瓷板為上,下面十八羅漢的陶瓷雕塑,瓷宮內部和外部都布滿了陶瓷碎片,還有青花、粉彩等不同樣式的瓷板和花瓶,幾乎都是她幾十年燒制而累積下來的。

瓷片和瓷瓶拼出的圖案色澤斑斕。

瓷宮內部分有三層樓,共計1200餘平方米,第一層是由青花陶瓷為主的高溫瓷為主,第二層是粉彩瓷,第三層則是前兩者混搭。

青花瓶透過窗戶,顯得韻味十足。

各式各樣的瓷片拼出的古裝人物。

粉彩瓶黏貼在了石柱上,述說著這遠古的故事。

餘二妹12歲時,跟著舅舅做陶瓷。新中國成立後,她進入瓷廠工作,在廣東、上海各地跑銷售。改革開放後,頗有闖勁的她離開瓷廠,經營起自己柴窯和陶瓷廠,幾十年來,留下了6萬餘件瓷器,一直想自己搞一個陶瓷館。一次,去天津遊玩,居然發現天津有個「瓷房子」, 那時81歲高齡的餘二妹,便有了建造「瓷宮」夢想。

瓷宮吸引了遠方的遊客。

牆壁上粘滿了各式各樣的瓷片,玲琅滿目。

牆面突出的瓷瓶、瓷盤,讓建築有了立體感。

從天津歸來後,她開始構造瓷宮的摸樣,從選宮址到整瓷器,從畫圖到設計,忙得不可開交,籌備「瓷宮」建設,遭到了身邊人的強烈反對。大家都說她放著好日子不過,自找苦吃。但她堅定表示:要建一個屬於我們景德鎮的瓷宮。

等待進宮的晾墩依次排列著。

不同年代的瓷器,經過巧妙搭配,顯得十分神秘。

籌建瓷宮5年里,老人不畏艱辛,默默地將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籌建上,監工、施工、設計、整理、燒飯、打掃衛生樣樣都干。

一座外形似福建土樓的「瓷宮」像一座城堡聳立在景德鎮浮梁縣新平村的一個小山頭上。

餘二妹感慨地說:「前後投入600餘萬元,用光了積蓄,變賣了金銀首飾,目前正愁著籌錢收宮。希望得到社會,政府,媒體的幫助,完成她的心愿。」

餘二妹在講述她5年來建造瓷宮的故事,充滿了酸甜苦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美攝影 的精彩文章:

鏡頭裡的春節(七)
扔掉束縛,享受「無線」生活

TAG:大美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