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監墓證明:鄭和下西洋並非「文化交流」,而是展示中國力量
提到「航母」,有人會提到明斯克號,瓦良格號;也有人會提到遼寧號,但你知道嗎,中國不僅現代有航母,古代也有航母。早在明代的時候,中國就有個響噹噹的「大明水師」,代表的就是鄭和下西洋。說到這裡,有些人要問了,鄭和下西洋不是文化交流嗎?
七下西洋的鄭和名義上當然是舉著和各國文化交流的旗幟,但實際上是率領「航母群」在向世界各國展示中國的力量。有關史料記載,鄭和下西洋期間,除了正常的文化交流,還參與了沒途諸國的一些大小戰爭。由此也可以看出,鄭和並不單單是出去「觀光」的,而是帶了支實力強大的「古代航母群」啊!當然了,「航母」是一定要有飛行器的,可古代的技術並沒那麼高,沒有飛機,所以古代航母,其實單指規模及戰鬥力。
需要特別糾正一下的是,通常我們都說鄭和是七下西洋,但專家在2010年對一古墓挖掘清理時發現,鄭和是九次下西洋,並從側面證實了「大明水師」的歷史事實。此墓的墓主叫「洪保」,在「航母群」中地位僅次於鄭和。通過分析洪保的墓志銘,專家還揭開了一段具有歷史爭議的謎團:洪保是鄭和的搭檔,古航母群的二把手,也是一個太監。
據《鄭和傳》記載,他們的首艦「寶船」,長138m,寬56m,面積絲毫不遜色於現在的航母,只是那麼大的船,他們是如何解決船動力問題的呢?洪保墓未被發現前,大家一直對此有爭議,猜測很多。直到南京洪保墓發現後,大家從他的墓志銘中找出了答案。原來「寶船」的面積不僅很大,排水量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猜測,成為史上一個無法打破的「神話」。
再來說說鄭和下西洋的次數,目前公認的是7次,但洪保墓給出的答案是9次。由於現有的史料不多,所以以公元1405年作為鄭和第一次下西洋,而早在1403年,鄭和前往泰國的航海則未列入「七下西洋」之中。還有一次是1424年,鄭和帶人去過舊港。也就是說,鄭和應該是「九下西洋」,但因一些原因的影響,其它兩次被忽略了。
※廣西村民抓狐狸,卻挖出一戰國墓,出土33件文物,後全被專家拿走
※布達拉宮中有一觀音像,距今1300多年,藏地百姓:松贊干布的化身
TAG:韋小寶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