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大結局了,蘇州的故事遠沒有結束
來源:那一座城(thecity2015)
蘇明玉穿著校服,踩著單車,從小巷子外,歪歪扭扭地騎進來。
電視劇《都挺好》里的恩怨情仇,就是從這個叫同德里的小巷子里開始的。
同德里的故事,得從杜月笙講起。
上世紀30年代,上海動蕩,著名的「流氓頭子」杜月笙,經人介紹,跑來蘇州置業。
當時,他看中了老城裡一個廢棄的魚塘,於是他就在選擇了這裡。
當然,土豪的方法是,買下這個湖,填平了,很快,這個湖上就蓋起來了一條里弄,取名「同德里」,意為「共沐德澤」。
圖/蘇州市旅遊局
短短150米的同德里,兩邊建了19幢西式洋房,21座石庫門,清水磚牆,雕花的卷門高高拱起,硃紅色的石庫門,掛著銅製的門環。
這哪是蘇州,這分明就是十里洋場。
同德里隔壁是同益里,由當時的國民政府財政次長賈士毅興建。
衣著光鮮的先生小姐們,生活在這些洋樓里,在木門的開關之間,他們也經歷了入世和出世的轉換。
這或許是杜月笙安度晚年的理想之所吧,他卻始終沒有能住進來。
後來,這裡成了機關幹部的居住區,再後來,尋常百姓搬了進來,這裡也換上了一種屬於蘇州的煙火氣。
巷子口,有口雙井。
清晨,上了年紀的阿婆,剛過門的媳婦,倒掉馬桶和痰盂後,踏著露水,到井邊提水洗滌。
竹帚在木桶里打轉的聲音,夾雜著女人們不咸不淡的交談聲,拉開了一天生活的序幕。
因著這一口雙井,同德里的人們匯聚在了一起,雙井也成了一個信息交換的通道。
只要在這井邊呆上個把分鐘,巷子里的家長里短,瞭然於胸。
老蘇州的生活里離不開井,同德里、同益里周邊就有13口老井。
儘管住著海派洋房,但到底也是蘇州人,也便有了蘇州生活的味道。
同德里能保留住老味道,得益於蘇州與生俱來的韌性,也折射出蘇州老城如今的尷尬。
春秋時期,伍子胥根據四方八卦,建造了闔閭城(蘇州城前身)。
後來因城外有一座姑蘇山,這裡就被命名為蘇州。
1229年,南宋。一個叫李壽朋的人,組織人在一塊青石板上刻了一幅《平江圖》。
平江,是當時蘇州的名字,而李壽朋就是當時的知府。
後來,元兵南下,南宋滅亡。蘇州也飽經戰火,太平天國,日軍侵略,建了又毀,毀了又建,一次次被打碎,又一次次堅韌地重生。
期間也歷經數次改名,在吳州和蘇州之間,來來回回上千年。
哪怕外表如何變化,這座城市的骨子一直沒變。
在這幅蘇州的第一張地圖《平江圖》上,城市肌理清晰可見:
城內河網密布,78條河流交錯縱橫,314座橋樑連接兩岸,尤其是蘇州的城北,河網和橋樑最密。
整個蘇州水陸並行,河街相鄰,就像是一個棋盤。
那是蘇州的高光時刻。
到了上世紀70年代,文革來了。保留著大量古迹,反而成了蘇州最大的「硬傷」。
文革對蘇州的破壞極大,拆掉了城牆,填平了河道,搶佔了民居,毀壞了園林。原來的190多座古典園林,只剩下了不到30座。
一個兩千年的古城,怎麼能就這麼死掉了?
於是,眾多學者都呼籲「救救蘇州」,這其中有兩個很重要的人,一個叫吳亮平,一個是南京大學名譽校長匡亞民。
他們在蘇州走訪了20多天,發現蘇州真的被損毀得十分嚴重。於是寫了報告給到中央,又寫報紙上發表了《蘇州園林名勝亟待搶救》。
很快,他們的呼聲被聽見了。
1982年2月,蘇州被列入了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這意味著錢來了,有了上億元的維護經費。
1986年,國家確定了蘇州的發展方向——全面保護古城風貌。
蘇州的新時代來臨了,這一年,正是蘇州建城2500年。
2018年時的蘇州古城,格局與《平江圖》基本未變。
我想,當李壽朋看著剛刻繪完的《平江圖》時,內心肯定十分激動。如果他知道,800年後的蘇州還基本是這個格局,他肯定更是感慨萬千。
但要讓一座城市永恆,何其之難?
為了蘇州還是以前的蘇州,蘇州做了很多努力。
蘇州是平面的。
南宋時建的報恩寺塔,是當時的地標建築。如今,古城裡限高24米,你在古城裡稍稍抬頭,還能看到這座76米高的古塔。
圖/瀚羽
蘇州是交錯的。
河流的加入,讓傳統的街、樓變成了複雜的三者關係,也讓這個城市長得很不一樣,有兩街夾一河,有沿河內街,有兩房夾一河,也就誕生了「小橋流水人家」。
河的一側是較寬的街道,即是上塘,另一側是比較安靜的居住區,即是下塘。
製圖/那一座城
蘇州是濕潤的。
但如今,河道的用處不大了,古城人越來越多,加上用車多坐船少,看到淤塞的河道,往往直接填埋了,再修路蓋房子。
圖/陶老師Mr-T
根據《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要保證景觀,要開發水上旅遊路線,大多都是針對遊客(不一定是外地人),希望通過旅遊,讓這個老城保持活力。
但這些努力,似乎在打造一個沒有生活的旅遊區。
先看一些數據:
2010年進行的人口普查,蘇州老城裡的戶籍人口減少了一半;
而外來人口從1.8萬增加到了4.8萬,佔了常住人口的1/5以上;
相對便宜的租金,繼續吸引著外來務工人員;
60歲以上的老人佔總人口的23%,遠高於蘇州市區的平均水平;
老城所在的姑蘇區,2017年的人口自然增長已經是-0.72‰了;
這不是在指責蘇州,而是很多被保護的老城老街,都會面臨一個值得擔憂的問題:老城裡的原住民都搬出去了,只剩下「窮老外」(窮人、老人、外地人)。西安城牆內、海口騎樓老街,皆是如此。
表面上,是一個有模有樣的歷史城區;
實際上,就是一個吸引外地人的巨大景區。
當古城裡的青壯年在大量搬出,當本地年輕人都不太願意來,這正是值得警惕的現象,
也是一些蘇州的朋友在擔心的問題:
城市格局沒有變,值得驕傲,但依託於這種獨特肌理的生活,還在嗎?
究其原因,老城裡居住條件不好,工作機會不多,道路狹窄,缺少新鮮的業態,難以吸引年輕人定居。
雖然控制了常住人口,但人均收入低於全市水平,高素質高技能的人都在流向周邊的新區。
這樣一個「塌陷」的老城,又怎麼能有長久的活力呢?
說到底,是古城沒變,古城裡的人變了,人的生活也變了。
圖/金益徐斌
好消息是,在最新的《古城保護與更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里,明確「提升古城居民的獲得感」,要「吸引年輕人回歸古城」。
期待蘇州老城裡能有更多像《都挺好》里石老闆那樣的店,能讓年輕人有更多留下來的理由。
有人說,《都挺好》里房子的變化,也是中國人30年來居住環境的變化。劇里的蘇家,也正是老城人口外流的典型寫照:
從窄窄的弄堂,搬去有小區有綠化的住宅,再搬去郊區帶泳池的大別墅。
要說保護,不如看看還有沒有像蘇明玉一樣的小學生,穿著校服,騎著單車,搖搖晃晃地回到弄堂里。
畢竟,最重要的不是留下老房子,而是留下人。
參考資料:
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東南部地塊修建性詳細規劃
古城保護與更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城市發展與古城保護——以蘇州古城保護為例,陳光明,2010
基於城市肌理的蘇州古城區空間形態演變研究,陳碩
關於蘇州古城留住和召回原住民的策略思考,施春煜,2017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往期文章
監製:易艷剛 | 責編:劉小草 | 校對:趙岑
※廢掉一個人最狠的方式,是讓他忙到沒時間成長
※一位寒門狀元的重生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