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孫儷催娃800遍,孩子充耳不聞:勤勞的媽媽更易養出磨蹭的孩子

孫儷催娃800遍,孩子充耳不聞:勤勞的媽媽更易養出磨蹭的孩子

翻看孫儷的微博,瞬間覺得我不再是一個孤獨戰鬥的老母親,原來明星的孩子也是「小拖拉斯基」啊。

孫儷說,帶著兩個孩子去餐廳吃飯。飯前,她讓孩子們去洗手,在她喊了「八百「遍後,孩子們依舊沒有搭理她。

她心想,算了不管他們了,手髒了吃東西就會生病,生病了難受下次就變乖了。但是孫儷想來想去還是不放心,流感這麼厲害,萬一中招了,到頭來還是坑到自己。

於是她又催了「八百」遍,讓孩子們去洗手。

孫儷催娃800遍,孩子充耳不聞:勤勞的媽媽更易養出磨蹭的孩子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種畫面,相信每個老母親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吧。

「都幾點了還不起床,很快就要遲到了「

「就這麼一點作業,你拖了這麼長時間還沒寫完。」

「刷牙,刷牙,提醒你多少次了啊。」

真是每個「拖拉」的熊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個操碎心的老母親啊。

哈佛大學著名的學者哈克里說:「世界上有93%的人都會因為拖延的陋習而一事無成,這是因為拖延能殺傷人的積極性。」

01

「媽媽幫我」

那麼孩子是怎麼得上「拖延症」的?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拖延行為也不是一天養出的。

丫丫是家裡的獨生女,更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

從小到大,丫丫除了學習以外所有的事情都是媽媽全權包辦,以至於丫丫變的比較「懶」了。

周五放學,丫丫回到家就把老師要求辦手抄報的事情告訴了媽媽,然後就拋諸腦後了。

誰知,周一開學,丫丫發現媽媽沒有給自己辦手抄報,心情非常糟糕。

回家後,丫丫質問媽媽:「媽媽,你為什麼沒有幫我辦手抄報?」

連續加班得媽媽顯然也忘記了這件事情,她抱歉的和丫丫解釋。

誰知,丫丫根本不領情:「那你趕緊辦吧。辦完了記得幫我把書包收拾好。」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在幼時受到嚴重的溺愛,會過度的依賴父母,容易造成拖延症的形成。

「媽媽幫我「似乎成為孩子的一種口頭禪,更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

說到底,拖延症就是被父母慣出來的壞毛病:父母越勤快,孩子越拖延。

02

「我是個磨蹭的小孩」

自從有了孩子後,做父母的就忙得像陀螺,不停地轉,每天都過得「緊張兮兮」

我們急著吃飯,急著送孩子,急著趕公交,我們在著急的同時也希望孩子能跟上自己的節奏。

但是殊不知養孩子不是養寵物,他不會靜靜地等待著你的一聲指令,隨即出發。

每次和閨蜜在一起,總能聽到她當著孩子的面抱怨:」你說,我這麼個急性子,怎麼就養出一個這麼磨蹭的孩子。「

孩子卻不緊不慢地說:「沒辦法啊,我就是個磨蹭的孩子。」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標籤效應」,說的是一個人被貼標籤時間長了,這個人會朝著與標籤內容一致的方向走去。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孩子做事的速度與大人是不同的,不要覺得孩子做事情慢,就說孩子拖延。

要知道,父母越催,孩子越慢。

孫儷催娃800遍,孩子充耳不聞:勤勞的媽媽更易養出磨蹭的孩子

03

小孩子真的很難控制自己

武志紅在《巨嬰國》中說:

有拖延症的人,頭腦和身體是分裂的,頭腦指揮不了身體,因為頭腦是被媽媽洗過並侵佔的,頭腦是媽媽的意志,而身體才是自己的意志。

在面對一個強控欲的媽媽時,孩子缺乏反抗的空間,他甚至都不能意識到自己是和媽媽對著乾的,但身體通過拖延就完成了對頭腦里媽媽意識的反抗。

這也就是大多數孩子在生氣時說的:「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

孩子年齡越小,自控能力越差,做事情慢也是可以理解的。

對孩子來講,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有限,學齡前的孩子對一件事情的專註度不超過15分鐘,直到12歲以後,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不超過30分鐘。

所以當孩子對一件事情的興趣不大的時候,表現出的「磨蹭」「拖延」都是情有可原的,培養孩子的專註力首先要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開始。

04

斷舍離

拖延不是一種「病」,它是有「方」可「醫」的。

兒童拖延心理的產生,大多都是從父母這裡「得來」的。父母就是一把傘,凡是都有父母撐著,自然不必去操心,慢慢就養成嚴重的依賴心理。

《拖延心理學》中寫道:「依賴心理一旦產生,會使思維變得越來越遲鈍,行為變得越來越拖延。

作為父母,要想根治孩子的拖延行為,首先要做的就是「斷舍離」,從小鍛煉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鄰居家女兒小小今年6歲了,顯然是我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早晨,她會自己穿衣,然後主動去洗臉刷牙,收拾完自己的事情,早早的坐在飯桌前等待媽媽的早餐,從來不用大人催促。

放學後,時間安排的也是緊井井有條:半小時寫作業,1小時和同學玩,然後回家吃飯·····

看看我家的孩子,再看看小小,我不得不向鄰居求取「真經」:「你是這麼教育的?」

鄰居說:「很簡單啊,從明天開始你不要去管孩子。」

鄰居的話雖簡單粗暴,卻是最行之有效的。

是啊,父母的陪伴是有限的,我們給孩子最完美的禮物就是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獨立起來。

「退出」很難,但是父母可以嘗試著慢慢來,今天退出一點,明天退出一天,讓吃飯穿衣寫作業自然而然的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行動是治癒「拖延」的最好良藥,而讓孩子學會獨立是行動的第一步。

孫儷催娃800遍,孩子充耳不聞:勤勞的媽媽更易養出磨蹭的孩子

05

「孩子,你慢慢來」

《聖經》里說:「世界萬物皆有定時,播種有時,成長有時,花開有時,凋零也有時。

孩子長成如同一株攀爬的薔薇,我們只需靜待花開,切莫著急。

記得龍應台在書中中描述自己去買花的一段場景,特別暖心:

「阿婆,我要這一束!「

老婦人把龍應台要的20幾隻花交給了身旁5歲的小孫子,自己就轉身找錢去了。

龍應台看著這個可愛的小男孩,慎重地接過花束,開始綁花。

小男孩想打個漂亮的蝴蝶結,可是他的手太小,草繩太長,手指繞來繞去的,就是打不好這個結。

這時老婦人忙完手中的事情,看著小孫子還沒有綁好花束,有點著急的罵起來:

「死嬰哪,這麼憨慢!卡緊,客郎在等哪。「

「沒要緊,阿婆,阮時干真多,讓伊慢慢來。「

安撫了老婦人,龍應台坐在旁邊的台階上沐浴著街頭的陽光,看著這個5歲的小男孩在努力的打著蝴蝶結。

「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5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有時孩子的慢,不是拖延,而是對一件事情持久的專註。切莫一概而論,抹殺孩子的天性。

06

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

著名教育學家尹建莉,在針對孩子拖延時,也給出了一些很好的方法。

她說自己的女兒圓圓在一段時間裡,放學回家後就吃東西,看電視,一直磨蹭不寫作業,每次都需要提醒才去寫作業。

於是尹建莉和老公達成默契決定不再去提醒圓圓了。

有天,圓圓又像往常一樣吃東西,看電視,把寫作業的事情已經忘記了。等到圓圓想起來時已經很晚了,她著急的哭了。

尹建莉和老公早急得不行了,卻假裝沒注意她作業的問題:「是嗎,你今天沒寫作業?」

看著圓圓吧嗒吧嗒的眼淚,她知道女兒束手無策了。

她問圓圓:「你願意今天寫,就晚睡一會兒,今天去寫;要是想明天早晨寫,媽媽就提前一個小時叫你;如果你早上也不想寫,明天就去和老師說一下作業忘記寫了,這一次就不寫了。」

圓圓思考後決定當晚寫完作業比較合適。

面對圓圓的拖延,尹建莉沒有著急替孩子做決定,因為她知道人的天性是遵從自己的思想,排斥來自他人的命令。

在拖延已經不可逆時,尹建莉給出了孩子挽救的幾種措施,讓孩子主動承擔其因為拖延造成的「後果」。

孩子從我們而來,卻不屬於我們。

做父母的我們能給孩子的很少,適當時候要退出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學會規劃好人生,獨立承擔起生活責任和重擔,不要讓拖延影響了自己高品質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