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對相信外語無用論的中國人,我特別同情

對相信外語無用論的中國人,我特別同情

文/王勤伯,體育記者,文學翻譯者,通曉多種歐洲語言。

科技越來越發達,學外語是否還有用?

在一些人的想像里,從事外語工作的人終究會被淘汰。他們相信,一切語言都可以通過智能設備實時翻譯,只要有科技,不會外語也可走遍天下,全世界的知識都能用軟體漢化,哪有必要花費時間、精力和金錢去學習外語?

我是外語科班畢業生,掌握多門歐洲語言,外語是我吃飯的本錢。在「外語終將無用」的論調面前,我是否有危機感?

我沒有危機感。感謝科技進步,我的外語越學越好,也加倍從外語里得到收益。


1

科技進步,首先降低了我的學習成本。

我的家鄉是個偏遠地方,在雲貴川三省交界處的山裡。我很小的時候,儘管父親是中學英語老師,手邊的外語學習資料卻極少。

高中時代,我只能反覆翻閱父親書櫃里的兩本外文原版書:一本是階級鬥爭氛圍濃郁的美國19世紀愛情小說《混血姑娘》,另一本是蘭姆姐弟的《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

這些書都是父親70年代在四川師範學院上學時省吃儉用買下的。

1997年我考進北外法語系,互聯網尚未普及,重複著父親當年一樣的軌跡,節省生活費買資料,無論外文原版的字典、教材、音像製品,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影音資料對學習語言非常重要。缺少互聯網的時代,免費資源非常少,下載電影是聞所未聞的事情。當時北外電教樓里可以租到外國電影DVD,學生各自在座位上戴著耳機觀看,裡面的氣氛很獨特,要想租到莎朗·斯通主演的《本能》,一定得在開門之前就趕到。

專業法語之外,我學習其他外語純粹出自個人愛好和興趣,沒什麼功利目的,目標也不高。我很難相信,沒有經過嚴格的科班教育,缺少語言環境,可以把一門陌生的外語說得足夠流利。

很難相信的事卻在我身上慢慢發生了。2002年,我作為《南方體育》的特派記者去採訪世界盃,剛好遇到巴西隊第五次奪冠。當時我的葡語僅限於閱讀,在一大堆巴西記者里,他們說的話我大部分聽不懂,需要在巴西長大的外籍同事伊利克翻譯給我聽。

2004年,本文作者在巴塞羅那造訪薩馬蘭奇的私人辦公室

但2014年世界盃,我第一次踏上巴西的土地,卻可以毫無障礙地獨自駕車穿越這個國家,無論聽力還是口頭表達,使用葡語格外順利。這是我前往一個國家旅行之前在語言方面準備最好的一次,比第一次去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準備還更好,連我自己都驚訝自己的葡語水平。在巴西,從沒有人問我,「你從哪裡來?」只有一次因為穿著在阿姆斯特丹轉機買的橙色外套,加油站的小夥子問,「你是巴西人,卻支持荷蘭?」

2018年世界盃,我一直負責報道的義大利國家隊沒有取得參賽權,但因為我懂葡語,報社改派我去跟蹤報道巴西隊,又是一個意外的收穫。

從2002年遭遇五星巴西到2014年第一次踏上巴西的土地,這段時間裡我是怎麼學習葡語的?真的要感謝互聯網!感謝科技!我沒有過分系統地去學,只是一直在鑽研巴西音樂——我曾讀過一個歷史學家的話,「巴西音樂才是巴西最真實的歷史」——互聯網提供了豐富的巴西音樂素材。不知不覺中,巴西葡語這門音樂感超強的語言以最自然的方式融入我的血液。

俄羅斯世界盃期間本文作者和巴西科林蒂安球迷在一起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匈牙利語身上。我接觸和學習匈牙利語的路徑和葡語不同,更側重語言學角度,但同樣必須感謝科技進步拉近地理距離。沒有互聯網,我和我的愛人不可能立即就找到自己喜愛的匈牙利作家豐富的資料,更不可能最後還成為匈牙利文學翻譯者——舉例說,我們很想聽聽匈牙利人朗讀他們國家的名著是怎樣的語氣,見識他們讀到書中精彩之處如何抑揚頓挫,網路為我們免費提供了這些資源。

圖註:作者翻譯的文學作品

前一段我的朋友圈裡一位友人歡呼雀躍,說谷歌翻譯將可以幫助他在未來實現全球暢讀。我確實偷笑了。別人仍在等待著科技的「未來」,我卻充分享受著科技的過去和現在,語言越學越多,越學越好,這也是20多年以前的我未曾料想過的「未來」。


2

中國隊在亞洲杯1/4決賽出局後,國內有媒體聘請義大利記者專訪了里皮,其中一句話引發了巨大爭議,「(中國球員)一點個人責任榮譽感都談不上。

這位義大利記者利卡里是我多年好友,一個誠實正直的名記,他絕對不會利用新聞和採訪吸引眼球搬弄是非。

利卡里通過騰訊體育義大利足球記者小五做出了澄清。里皮根本沒有這樣說過,其實是個翻譯烏龍。

里皮原話 「Senza entrare nel merito delle responsabilità individuali」意思是「拋開個人責任不說」,其中「senza entrare nel merito di」是義大利語的習慣表達「拋開……不說」。

根據小五的解讀,翻譯者可能不懂義大利語,使用了谷歌翻譯,將前後文「senza」(沒有)、「responsabilità individuali」(個人責任)等字片語合一起,似懂非懂地翻譯成「一點個人責任榮譽感都談不上」。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是懂外語的人對翻譯軟體的一次勝利,說明以谷歌為代表的翻譯軟體目前尚無法取代專業人工翻譯。

但也一定會有人堅信翻譯軟體的未來,認為科技的落後只是暫時的。他們會認為,有一天科技發達了,這種錯誤絕對可以避免,不懂義大利語也可以翻譯里皮專訪。

我認為這是最有價值深入探討的一點。普通人喜歡把「懂外語」和「翻譯軟體」對立起來,認為兩者之間存在一場殊死爭鬥,結局是你死我活。當下翻譯軟體尚不算足夠發達,學外語的人還佔據上風,有一天翻譯軟體足夠強大,學外語的人就會成為古董。

所有涉及「外語無用論」的觀點大都基於上述思路。他們不清楚,學外語、懂外語的人從翻譯軟體里得到益處和好處最多。「外語無用論」者通過翻譯軟體實現了一些日常交流便沾沾自喜,卻不知道他們只是點了個菜,懂外語的人從翻譯軟體里得到的是天空和大海。

2008年本文作者採訪義大利球星馬爾蒂尼

從谷歌翻譯和維基詞典誕生開始,我就是這兩種軟體(網站)的固定使用者,每天必用。

我做國際足球報道,每天需要瀏覽世界各地幾十份報紙。大多數發達足球國家的語言我可以自由暢讀: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德語……但也有部分語言我只能讀懂一半或者小部分,必須藉助谷歌翻譯,例如羅馬尼亞語、克羅埃西亞語、瑞典語、挪威語、捷克語。

2007年,拜訪尤文圖斯首席執行官法國人布蘭克

此外,哪怕是我熟悉如母語的義大利語,同樣存在我不懂的辭彙和表達。翻查單個詞語和表達,複製粘貼,谷歌翻譯和維基詞典真的太棒了,隨叫隨到,過去十來年,它們為我省下至少2、3年手翻紙版字典的時間。

在谷歌翻譯輔助下實現全球暢讀,或許我已經實現了,前提是我語言學得足夠多,可以辨識出谷歌譯文各種似是而非的錯誤和含混。

此外,我對谷歌不是純粹的依賴,它只是我提高語言能力的助手。一門陌生的語言,例如荷蘭語、羅馬尼亞語,經過谷歌翻譯原文譯文對照,我很快就悟出了它們的基礎辭彙用法和語法結構,在閱讀中求助軟體的頻率逐漸減少,現在如果我想系統地學會它們,將不是難事。

語言學得多,還可以輕易辨識出翻譯軟體的缺陷和錯誤,例如谷歌翻譯曾長時間把匈牙利語「秋天」翻譯成中文的「落下」,這是因為翻譯過程中經歷了匈牙利語「秋天」——美國英語「fall」——中文「落下」的轉換。

谷歌翻譯有一個讓使用者輸入「譯文改善建議」的功能,但好幾年時間裡,「秋天」變成「落下」一直沒變。肯定不止我一個使用者看出了毛病,但沒有人去糾正,為什麼我們要給一個美國科技企業白打工呢?

我認為這是谷歌翻譯頭痛的地方,外語好的人,利用它最多,幫它卻最不誠意。語言是最活躍、變化最快的人類現象,沒有海量優秀志願者的實時參與,軟體如何跟上語言的發展?

我還有一個使用翻譯軟體的技巧:比較一種語言翻譯成其他哪種語言最準確達意。語言之間存在親疏關係,羅馬尼亞文、克羅埃西亞文用谷歌翻譯成英文,含混度較高,但翻譯成義大利文或法文,就要準確很多。

一個外語不好的人能否利用谷歌實現全球暢讀,里皮採訪翻譯者已經給出了答案。我認為他有可能英文也沒學好,所以「輸出語言」選項是谷歌翻譯里質量較差的中文(另一種可能是使用了國內推出的意中翻譯軟體)。

對照一下那句被錯譯的話——

谷歌翻譯義大利文入中文:不考慮個人責任的優點。

谷歌翻譯義大利文入英文:without considering the merits of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ies.

可以輕易看出,這句話真的不難,谷歌翻譯的英文其實足夠清晰,如果他英文好一些,不是使用谷歌從義大利文譯成中文,就有希望避免上面的錯誤。翻譯軟體時代,外語有用嗎?英語有用嗎?都有的。


3

里皮採訪的翻譯者,應該只是一個普通的媒體編輯,不是職業翻譯。就我所知,職業翻譯是最了解翻譯軟體的一群人,他們使用翻譯軟體,很難犯下這樣的錯誤。

一些人的印象里,學外語、做翻譯的人是一群死背單詞、死啃字典的古董書獃子。但當今世界有哪個行業會主動拒絕高科技呢?翻譯行業使用翻譯軟體提高工作效率,早不是一年兩年的事。

不久前,一位義大利球星太太找我幫忙,審閱一段她掏錢請翻譯公司譯成中文的文稿。匆匆初看,我覺得不算太好,但也不算糟。仔細修改,立即明白個中「秘訣」——這位職業翻譯應該是忙不過來,處理並不細緻耐心。因為不懂足球,他在個別地方使用了翻譯軟體(如果他耐心負責一點,完全可以求助身邊懂球的人搞清楚語意),他很清楚這樣的翻譯可能有誤,所以憑藉自己嫻熟的職業技巧對譯文進行了含糊處理……

使用翻譯軟體的效率和產出,完全取決於一個人的外語水平。外語越好,求助軟體頻率更低,對軟體糾錯能力更強,產出也越好。外語越差或者不懂外語,翻譯軟體能夠為他們提供的幫助就越小,造成的錯誤會越多,目前網上流傳的各種鬧劇神翻譯,不就是為了省錢用翻譯軟體自己搞出來的?

認為科技會讓翻譯失業的人也不明白,在沒有翻譯軟體的過去,為了和外國人說幾句或者是外出旅行點菜掏錢請翻譯的人也是極少的。互聯網的發展,翻譯軟體的出現,成倍地提升了人們和世界交往的願望和需求——需求擴大的同時,卻有一些人認為學外語無用,對我這樣的外語人士來說,市場前景實在太美好了。

我手邊沒有中國的資料,但我知道母校北外的畢業生很少為找工作發愁。在義大利,根據該國工商農手工業聯合會的最新調查報告,2018年人才缺口最嚴重的職業,包括電焊工和翻譯……我亦有親身體會,恰恰是翻譯軟體越發流行的這幾年,無論在中國還是義大利,在語言問題上來找我提供服務和諮詢的行業和人不僅沒有越來越少,反倒越來越多。

倒是我挺挑剔,我覺得大多數翻譯工作內容重複性太強,會降低我的外語水平,減少我學習的時間。足球記者這份職業足夠養活我,所以我寧願做收入最少、對外語水平考驗最高、最接近手工活兒、和翻譯軟體最不搭調的經典文學翻譯。我可以自豪地說,懂外語,讓我這個當年的窮小孩在世界面前擁有很多選擇的自由。

俄羅斯聖彼得堡,本文作者和騰訊大家作者張曉舟一起去看世界盃半決賽


4

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是前一段中國網路的「英語無用論」風波。在了解拋出「無用論」的網紅個人背景之後,我倒是對他沒有半點先入為主的情緒。

那位網紅作家出生於1978年,我出生於1979年,一樣都是來自小地方的窮小孩,是改革開放的同齡人,現在已經或者將要跨過40歲的門檻。

我和很多學了外語的中國人,是中國和世界日益密切的交往實實在在的受益者。那位作家並不是,這方面他是局外人,有很多焦慮,所以拋出奇葩建議並不令人意外。從人性的角度看,希望把大多數人拉回同一個起跑線——這呼籲本身是絕望的,我只能報以同情。經濟騰飛沒有把所有人都變成土豪,開放年代給每個窮小孩接觸世界的機會也不平等。

2005年,本文作者採訪信仰共產主義的義大利球星盧卡雷利

我也見識過宣揚「外語廢物論」的更直截的傢伙。

某土豪對我家中長輩炫耀自己與金髮女性親密短暫相處的照片,邏輯很清晰:只要有錢,不會外語也同樣可以「辦」到,如果沒錢,會外語也不一定辦得到。

我不羨慕別人的財富或經歷,但我認為以此來證明學外語無用其實很荒唐。暴發戶也可以用個人艷史證明學物理、學化學、學歷史無用,或許學生理衛生也無用,只要有錢……

我認為對某些千瘡百孔的言論和提議繼續爭論沒有意義。中國經濟和社會和世界往來的需求,大多數中國人提高自己對外交往、認識世界能力的願望,是誰也無法改變和左右的客觀事實。

前文的長篇論述,主要是反駁一個前提假設——科技發達以後,翻譯軟體讓學外語變得無用——持這種觀點大有人在,我想對他們說:

加把勁吧,朋友!科技可以改善知識獲取,也可以加劇智識能力的分化,在您學會用軟體點菜問路之前,早有很多學外語的人通過科技進步佔到了大便宜,得到了不小的收益,看到更開闊的世界,收穫了您未曾體驗的經歷。而且,科技越進步,這種分化趨勢會擴大和持續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我從預測命運的大神家裡落荒而逃
孩子,公主是永遠成不了女神的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