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青銅鐃:禮樂順天地之誠(現藏於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文 | YOYO
編輯 | 子木
博物館正門入口處面臨密歇根南大街,外觀呈維多利亞風格。館內收藏了上下五千年、縱橫五大洲的藝術珍品,簡直可以稱為是萬國博物館。尤其是法國印象派畫家的代表作享譽世界,藏品中有雷諾阿、畢加索、梵高等一代宗師的巨作,可以說是價值連城,就連盤踞於大門兩側的青銅獅子塑像也成了芝加哥城的標誌。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的英文是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如果不熟悉的話很容易把它當做是一所藝術學院而非博物館。不過,最初建設的時候,博物館和藝術學院的確是在一起。1871年,芝加哥市遭遇了美國19世紀來最嚴重的火災,之後城市進行整體重建和規劃。通過市民的倡議,1879年同時建立了博物館和芝加哥藝術學院,取代了成立於1866年的芝加哥設計學院。直到1882年12月,博物館更名為現在為人所熟知的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1893年12月,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購藏了一批古典雕塑模製品的藝術收藏,是迄今為止在美國最大的複製品收藏。由於在基金方面的短缺,芝加哥藝術博物館也像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樣得到了博物館理事們的贊助,並致力於收藏藝術真跡。芝加哥收藏者們同樣沉醉於先鋒藝術作品,他們向芝加哥人民介紹了當時並不為美國人所知的藝術家作品——喬治?修拉、文森特?梵高和克勞德?莫奈,於是這些作品就形成了館中印象派和後印象派作品中最為精緻的作品系列。
芝博全部館藏30餘萬件,目前展出的藏品1萬餘件,涵蓋千年的人類藝術,尤其以歐洲印象派、美國當代藝術和亞洲藝術聞名。珍貴藏品還包括中國古代玉器、日本版畫、秘魯陶器、歐美油畫與雕塑、非洲藝術以及美國印第安藝術等,館內的亞洲館藏藝術品有35000餘件,涵蓋中國、日本、印度以及東南業幾千年歷史的文物,中國藝術以古代青銅器和玉器尤為具盛名。
作為一個研究型的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擁有保護科學部和五個保護實驗室,還有美國最大的藝術史和建築史圖書館之一的瑞爾森和伯翰圖書館。
鐃又稱鉦,是中國古代使用的青銅打擊樂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為軍中傳播號令之用。流行於商代晚期,周初沿用,是銅製圓形的樂器,常和鈸配合演奏。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的青銅鐃,是西周時期(約公元前11-10世紀)的作品,是目前全球發現僅存的6件鐃器之一,於1924年被該館收藏。
西周青銅鐃
鐃常出現於商晚期和西周早期,其歷來形制變化不大,通常器形似鈴而稍大,口部呈凹弧狀,並附有中空與器腔相通的圓管短柄。使用時則手握把柄,鐃口朝上,並以棒槌敲擊中間部位。根據《說文》記載:「鐃,小鉦也。軍法,卒長執鐃。」在《周禮?地官?鼓人》亦提及「以金鐃止鼓。」說明此器與軍旅戰事的關係。但是,鐃也可被用於祭祀和宴樂當中,搭配其他樂器而共同演奏。
在中國,世界上其他地區的青銅文明主要是青銅兵器和工具,但在中國古代,青銅器從來不是單純的裝飾品或者器具,而是和祭祀儀式緊密相關的禮器。
在中國的青銅時代(約公元前2000-前221年),即夏商周三代,青銅器被賦予了權力和正統的意義。中國先秦時期的政治社會與禮樂制度密切相關,其物質載體就是青銅禮器和樂器。若以三代樂器種類來說,主要有鈴、鍾、鎛、鐸、鐃、鉦、鼓、鉤鑃和錞於等。這些文物不僅反映古人對禮樂的認知思想和精神規範,也代表當時豐富的音樂文化。
在古人看來,由青銅禮樂器演奏的音樂更能在禮儀活動中帶來「天人合一」的效果,透過演奏樂器、傳達聲音的方式,藉以調節個人情感和行為,體現自然與眾生的和諧共存。
這件西周青銅鐃原是芝加哥知名藏家凱特?斯特奇斯?白金漢女士的收藏。身為富豪名門之後,她很早就對東方古董產生熱愛,她最開始收藏的是鼻煙壺,之後品味日趨高雅,成為最早收藏中國青銅禮器和陶瓷的重要藏家。從1921年至1938年間,她陸續向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捐贈了多達400餘件的中國青銅器,以藉此紀念她的妹妹。這批文物便成為該館亞洲藝術的奠基收藏,文化影響力極其深遠。
2018年2月25日至5月13日,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舉辦了《吉金鑒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大展,展覽從歷代對青銅器的收藏和認識出發,彙集了來自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美國各大博物館的館藏和重要私人收藏的約180件青銅器,時間跨度長達3400餘年,在業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展覽的宣傳海報上,赫然印著這隻西周青銅鐃。
※電影?音樂 | 奧斯卡最佳憑什麼是它?
※荷蘭王室(下):國王「不務正業」和王后「馭夫有道」
TAG:環球精英YOL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