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三星GalaxyBuds深入體驗報告附對比榮耀flypods

三星GalaxyBuds深入體驗報告附對比榮耀flypods

本文作者:流轉沉年

前言:

許多值友都說讓我寫詳細的體驗測評,於是我抓緊時間體驗了一天。那麼具體這款耳機到底值不值得買呢?接下來我會以同為999價位的榮耀flypods pro作為對比產品。一款入耳式,一款為半入耳式,二者皆為目前安卓陣營的標杆,那麼孰強孰弱,比一比就知道了。(PS:有人說為什麼不拿Airpods比,因為筆者非蘋果用戶,僅有個板子看PPT,室友雖然有不過回家了沒借到。還有人說森海的小饅頭為什麼不提一下,emmm買不起,有興趣的同學去b站看TestV的相關測評就好了。頭圖最右邊的qcy只是打個醬油...)

參數對比:

首先看看二者的價格:

榮耀flypods pro是去年十一月份華為榮耀推出的真無線耳機,它一共有三個版本,分別為青春版(399),標準版(799)以及帶pro(999)的高配版。其中標準版的外觀和pro版本完全一致,pro版本僅在功能上加上了「骨聲紋識別」以及本地語音控制功能,而價格則有200的差價。而pro所增加的「骨聲紋識別」必須配合華為EMUI9以上系統的手機才可以使用,所以普通安卓用戶沒必要購買pro版本。(PS:華為自家的freebuds2系列和榮耀flypods系列只是logo以及耳機配色不同...其他無論是價格還是功能完全一致....)

三星Galaxy Buds我上一篇開箱文章以及提到了相關數據,大家可以回看一下。目前該耳機還未在國內開售,不過今天京東三星旗艦店已經放出了宣傳圖以及開售日期為4月4日,大家可以耐心的等待一波,預計售價也是999元。

詳細參數:

榮耀flypods pro:藍牙5.0,單耳電池容量25mAh,充電倉電池容量420mAh,支持type-c充電以及無線充電,IP54級防水,觸控操作,支持SBC以及HWA(華為獨佔音頻傳輸協議,僅華為榮耀手機支持)藍牙協議,單耳重量4.1g,充點倉重量55g。

三星Galaxy Buds:藍牙5.0,單耳電池容量58mAh,充電倉電池容量252mAh,支持type-c充電以及無線充電,觸控操作,支持SBC,AAC以及Samsung Scalable Codec(三星獨佔音頻傳輸協議,僅三星手機支持)藍牙協議,單耳重量5.6g,充電倉重量39.6g。

外觀對比:

左:flypods pro 右:galaxy buds

首先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榮耀flypods pro的外觀是類airpods的方形設計,四周做了圓角過渡,充電倉表面十分光滑,不過十分容易刮花,榮耀殘留手汗和指紋。三星galaxy buds則是別具一格的「肥皂「形狀,表面採用了微砂處理,手感十分舒適並且不會留下指紋。

左:flypods pro 右:galaxy buds

榮耀flypods pro的背面基本也和airpods一模一樣...同樣的金屬轉軸,加上下方的藍牙配對按鍵。而三星galaxy buds整體十分簡潔,無按鍵設計。

左:flypods pro 右:galaxy buds

充電介面方面,flypods pro依然和airpods一樣放在了充電倉底部,好處是保持了機身正面的美觀,缺點是使用有線充電時無法豎立放置。galaxy buds則是將充電介面放在了轉軸下方,不過此處可以看到,galaxy buds的轉軸處有明顯縫隙,做工相比flypods pro的嚴絲合縫有差距。

左:flypods pro 右:galaxy buds

打開電池倉蓋,雖然二者都是磁吸倉蓋設計,不過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galaxy buds的阻尼設計不如flypods,它在打開處,以及完全張開之前設置了兩個限位阻尼,中間則完全是無阻力,這樣造成了打開倉蓋的手感奇差無比,甚至基本無法單手開合。而flypods在這一點上依然繼承了airpods的優良開合手感,單手開合毫不費力。

左:flypods pro 右:galaxy buds

打開電池倉蓋,二者的電量指示燈都會亮起,不過flypods是四顆綠燈顯示四檔所剩電量,galaxy buds只有一顆指示燈,通過顏色判斷電量(紅色低電量,黃色中電量,綠色高電量)。同時,二者的耳機中間都有一顆指示燈,顯示耳機目前大致電量情況(紅色低電量,黃色中電量,綠色高電量)。

如我開頭所說,這兩款耳機可以說分別代表了半入耳式和入耳式兩個派別。flypods pro的耳機材質類似陶瓷,手感很不錯,不過容易粘指紋和油脂,galaxy buds的觸控板是點睛之筆,獨特的光澤和形狀讓它在一票真無線耳機中很有辨識度。

造型上,flypods繼承了華為CM33有線耳機的設計(或者airpods的設計),同時創新的設計了被稱為」天鵝頸「的機身形狀,能掛住耳沿,增加佩戴的穩定性。三星galaxy buds則是採用鯊魚鰭,來增強其穩定性,隨機附贈了總共三套大小不同的鯊魚鰭。

圖中galaxy buds內側的兩個金屬觸點為充電觸點,flypods則是在耳機機身底部。galaxy buds以及flypods內側黑色的小圓點是距離感測器,galaxy buds距離感測器邊上的小黑點則是降噪mic,二者都採取了雙降噪mic設計。

二者都支持無線充電,不過榮耀的四顆電量指示燈能更加明確的展示當前充電倉的電量。

體驗對比:

連接:

二者都支持與自家手機連接時彈出連接動畫,類似airpods。不過筆者手上沒有三星手機,所以這裡只放flypods連榮耀magic2的彈窗動畫。

彈窗可以顯示耳機當前電量(不支持分別顯示)以及充電倉電量。不過三星的Galaxy Wearable軟體里可以查看兩個耳機的電量(分開顯示),不過不能查看充電倉電量。

二者都做到了開盒秒連,在我使用過程中,二者暫時沒有過斷連現象。筆者床距離衛生間大概5米,中間隔了很多障礙物和一堵牆,手機放床上,人在衛生間耳機不會斷連。所以日常使用還是比較穩定的。

軟體支持:

榮耀和三星都有對各自的耳機做軟體適配,不過首先吐槽榮耀,它的軟體只是個單純的耳機固件升級渠道,沒有任何可以設置的選項。三星這邊則優秀很多,不僅可以查看兩個耳機分別的電量,還可以開啟內置的均衡器,調節你自己喜歡的音樂風格。並且軟體內支持修改長按左右兩側耳機觸控板所相應的操作,筆者設置的左耳長按呼出語音助手,右耳長按開啟快速環境音模式。最重要的是它支持查找耳機,我相信使用airpods的小夥伴肯定有人經歷過丟耳機的痛苦。該軟體裡面,在已連接上耳機的情況下,可以使耳機用最大音量發出蜂鳴報警聲,可以很好的解決在家或者寢室里耳機找不到的情況,當然出門在外還是別想了。

觸控板設置

查找耳機

續航:

flypods pro:單次續航最高兩小時,達不到官方宣稱的2.5小時。在真無線耳機裡面這個續航可以說是沒臉見人系列(官方宣稱標準版flypods續航可達3小時,應該是沒有本地語音的原因)。不過得益於充電倉的大容量電池,可以多提供12小時續航,實際也差不多。並且耳機在充電倉內充電十分迅速,基本彌補了耳機續航的問題。

galaxy buds:單次續航可達6小時,是的你沒聽錯,這續航基本是笑傲群雄的存在。滿電看視頻20分鐘耗了百分之五的電,就算上中途電量消耗加快一點,也完全超過的官方標稱續航,可以說這是這幅耳機的亮點之一了。不過很遺憾的是充電倉的電池容量很小,只能給buds提供一次滿電續航,所以galaxy buds搭配充電倉也能達到12小時以上的續航。

音質:

flypods:相比airpods的白開水調音,在低頻上有更多色彩,得益於13mm的發聲單元,表現十分不錯,個人感覺好過圈鐵pro,不如魅族flow和e40。以上體驗是搭配榮耀magic2的感受,前面提到過,flypods支持的音頻傳輸協議只有SBC以及自家的HWA。所以離開了華為手機的flypods,音質只能說過得去,低頻帶感而已。

galaxy buds:AKG參與調音以及個性化的均衡器很加分,不過由於筆者不是三星手機,無法體驗三星私有連接協議對音質有多大提升。所以在筆者的小米mix2s上使用,僅僅只能開啟SBC(安卓P加入了藍牙白名單,不在aac白名單內的設備無法使用AAC),SBC模式下稍微有一點底噪,高頻不足。於是乎筆者刷了magisk面具,獲取完整root後,通過修改系統配置文件的方式成功將Buds添加進了AAC白名單。換成AAC連接後,最直觀的提升便是無底噪,雖然AAC和SBC的傳輸率差不多,不過確實音質有一耳朵的提升。(筆者連接ipad默認就是aac,蘋果用戶可以安心了)

不過坦白說,沒有達到Aptx或以上(LDAC)的傳輸協議,不用談什麼音質,只能說基本就是兩百以內的有線效果。

延遲:

二者在使用SBC模式的時候,Buds的延遲更低一點,用音游測了一下大概是0.3-0.5s的樣子,flypods pro則是0.8s的樣子。buds換成AAC後,延遲略高一點點。華為換成HWA後,延遲1s以上了...綜上所述,Buds可以做到視頻,音樂以及王者之類的遊戲無延遲,吃雞略微延遲一點點。flypods pro看b站視頻有延遲感,遊戲就算了。

特色功能:

flypods pro:首先當然是華為主打的骨聲紋識別,華為手機可以直接在系統設置,安全裡面開啟,錄製你的專屬聲紋,然後只需要帶著耳機直接說」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寶支付「手機就會直接跳轉到微信或者支付寶的付款界面,實際體驗準確率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不過周圍環境太過嘈雜會影響識別度。除去骨聲紋識別,flypods pro支持本地語音指令,例如戴著耳機時直接說」上一曲「」下一首「」音量加「」播放「等,手機會直接進行相應指令。不過該功能不需要特意錄製本人聲音,所以偶爾有」誤觸「的情況,同樣,在外界環境音過於嘈雜的時候,該功能會無反應,或者誤操作。至於IP54級防水,基本可以抵抗小雨,汗水之類的液體入侵,當然這不是IP68級防水,不要作死沖洗或者戴著洗澡游泳啥的,在跑步運動的時候倒是十分實用。

galaxy buds:讓我隆重介紹galaxy buds的環境聲功能,用過大法1000x系列主動降噪耳機的朋友一定知道,1000x系列是可以開啟環境聲功能,通過耳機兩側的麥克風,拾取周圍環境聲音,再在耳機內播放。這樣就可以不用因為和朋友對話而頻繁的摘取耳機,或者避免在道路上行走的是降噪隔音所帶來的安全隱患。galaxy buds雖然沒有主動降噪功能,不過出色的佩戴感以及入耳式耳機的特徵,使它擁有很好的被動隔音效果(物理降噪),所以環境聲功能很有必要。在軟體里打開環境聲,就可以一直保持環境聲模式,同時你可以手動調節環境音大小,和打開人聲模式。這樣就可以在享受音樂的同時,不錯過周圍的事務。當然,耳機也支持快速環境聲,類似大法1000x用手遮住右邊耳罩,開啟快速環境聲的設計,galaxy buds可以設置長按左右兩邊任意一邊的觸控板,開啟快速環境音,手鬆開就可以關閉,適合在路上和別人進行簡短對話時使用。

總結

優點:

flypods pro:得益於半入耳式的設計,使用過程中不會有聽診器效應,也不會有因為長時間佩戴對耳朵內部產生壓迫感。骨聲紋識別和語音控制錦上添花,IP54級防水很實用。

galaxy buds:入耳式帶來了更好的隔音降噪效果,讓你能更好的融入音樂世界。環境聲的非常實用,耳機續航超群,讓人滿意,外觀新穎。

缺點:

flypods pro:外觀有抄襲模仿的嫌疑(或者說對優秀產品的借鑒,不過筆者個人認為還是多一點獨創色彩好一點),耳機單次續航著急,基本上是看完一部電影就GG了(2h以上的電影),脫離華為手機實力減半,性價比不如普通版(反正那些功能你也用不了)。

galaxy buds:因為入耳式的設計以及過短的耳帽設計,走路時有明顯的聽診器效應,這個是現在我認為主要的槽點,等我買了其他類型的耳套後不知道會不會有所改善。還有一個槽點,由於buds的充電盒沒有藍牙配對按鈕,所以想要切換設備,只能先在當前設備斷開藍牙連接,或者同時長按兩隻耳機的觸控板,比較不便,並且我遇到過一種情況,當我連上第一個設備,然後關閉第一個設備的藍牙,配對第二個設備,然後再打開第一個設備的藍牙,耳機就會連回第一個設備....

總結:

大致對比了同價位兩款不同類型的真無線藍牙耳機的優劣,以及我個人的一些使用感受,部分評論可能過於主觀,希望大家見諒。榮耀Flypods pro以及三星Galaxy buds的出現,讓真無線耳機的選擇不再只有airpods和其他這樣的選項,在感受科技進步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希望國產企業能更上一層樓,我希望下一代的flypods或者小米的耳機能褪去身上種種的」蘋果「痕迹,為大家帶來更多眼前一亮的產品。本篇文章到此結束,手打不易,有什麼漏掉忘說的地方,大家可以留言告訴我。

最後是建議:flypods在安卓上的體驗除了單次續航,完全可以媲美初代airpods,如果你不喜歡入耳式的耳機,又不介意蘋果同款,它是你更好的選擇。如果你喜歡入耳式耳機,galaxy buds在安卓上的體驗比airpods還棒,蘋果用戶只需要用其他安卓手機下好軟體進行配置,就可以在ios設備上完美應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什麼值得買 的精彩文章:

一看就會的Win10系統安裝盤製作教程,從此裝系統不求人
多年的蘋果粉也換了華為手機:華為Mate 20X入手使用體驗

TAG:什麼值得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