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涵養政德的方法

中國古代涵養政德的方法

中國古代涵養政德的方法

中國古代涵養政德的方法

重視政德修養是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特點和優點。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都有關於「涵養政德」方面的大量相關論著,散見於一些著名的經典古籍中。早在西周時期就有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輔」的思想。在《論語·為政》中,孔子明確提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大學》開篇就提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長期以來,中華民族形成了豐富的政德修養文化。

博學於文。根據《大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邏輯,如要治國平天下必先修身立德,而修身立德一個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讀書。因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知識與道德密不可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是政德修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讀書也歷來是涵養政德非常重要的入手處,正所謂「尊德性而道問學」。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講:「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對於當官為政之人而言,甚至學習的首要目的不是豐富知識而是提升道德。科舉制度在隋唐逐漸完善之後,當官入仕必須要學習儒家經典,這一制度不僅提高了官員的文化水平,也提升了官員的政德修養,培養出很多清官廉吏能臣。

約之於禮。涵養政德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約之以禮就是用「禮」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通過「克己復禮」的功夫,轉化為對「仁」的自覺追求,這就是「克己復禮為仁」的過程,並最終實現「不逾矩」。《呂氏春秋·不苟論》中講:「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而當官為政之人尤其不能破壞規矩,在《論語·八佾》中,孔子對於魯國大夫季氏用「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為說了一句婦孺皆知的名言:即「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管子·牧民》中把「禮義廉恥」看作「國之四維」的第一維,並提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心存敬畏。為官者要在各種名、利的誘惑面前保持定力,心存敬畏,這樣才會行有所止,做到《大學》所講的「知止而後有定」。歷次農民起義和王朝更替讓一些有識之士早就意識到當官為政不僅要敬畏歷史、敬畏禮法,還要敬畏人民。《尚書·五子之歌》中就已經提出「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重要命題。周初的統治者雖然認可天意,但也認為天意就是民意,正因為如此,湯武革命才順天應人。西漢思想家賈誼在《新書·大政上》深刻指出:「民者,至賤而不可簡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至於今,與民為仇者,有遲有速,而民必勝之。」因此他向為政者提出:聞之於政也,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故國以民為安危,君以民為威侮,吏以民為貴賤,此之謂民無不為本也。

慎獨慎微。一般來說,在有監督的情況下,人們通常會注意自己的德行,但在無人時、細微處容易放鬆要求。而這也恰恰是涵養政德的關口和良機,慎獨要求為官者在面對誘惑時要不斷進行反躬自省,始終做到表裡如一。宋代呂本中在《官箴》中開篇就說:「當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祿位,可以遠恥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與慎獨相聯繫的還有慎微,為官者要堅持從小事小節上加強修養,從一點一滴中完善自己,防止一失足成千古恨。據《康熙政要·論君道》中記載,康熙曾言:「凡理大小事務,皆當一體留心。古人所謂防微杜漸者,以事雖小而不防之,則必漸大,漸而不杜,必至於不可杜也。」被康熙譽為「天下清官第一」的張伯行在著名的《禁止饋送檄》中說:「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

知行合一。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風氣的風向標,涵養政德既要化知識為德性,還要化知識為德行,從而實現知行合一,絕不能做《孟子·盡心下》中所講的「言不顧行,行不顧言」的人。《中庸》中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王陽明在《傳習錄上·徐愛錄》中指出,如果「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在《傳習錄中·答顧東橋書》中又指出,「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荀子也特別讚賞言行一致者,他在《荀子·大略》中說: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荀子把能言能行者看作國寶,認為治國者應該敬其寶,愛其器。

來源:學習時報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不畏先生嗔,卻怕後生笑」
明代建陽余氏刻書文化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