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啥叫中華?不看不知道,原來它藏著這些秘密,太漲知識了。
我將我無,才有中華!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中國領土3D示意圖
這個國家品牌名稱,有過許多爭議,誰能用,誰不能用,為這個,歷史上中原帝國與少數民族政權之間,沒少打戰。尤其,在宋、金、西夏、蒙元這一時期,不少少數民族政權,建立了國家之後,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漢化,也認為繼承了中華之正統。
漢族於少數民族征戰
由此,歷史也促進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我們今天再談中華文化,它必然包含了華夏各族文化,無論它曾經有過筆戰、嘴戰、還是真刀真槍的干戰。
但大多數人,談"中華"一詞的來源,無非從地理、文化、文字學考據等三方面出發。
中華名稱之地理說
中國最早的朝代是夏朝,古代先民稱作為華夏。唐孔穎達疏:"華夏為中國也"《周禮·夏官·職方氏》,書中說:"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郫、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東漢鄭玄註:"閩,蠻之別也……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國數也。"
九州分布圖
這派觀點認為,自古中華帝國,居天下之中心,"中"即中間之意,以黃河文化為源頭的中華民族,自然以"中"來命名自己。
這說法,固然有一定道理。至少,河南人民聽到這個觀點會發來賀電。為啥?你沒聽河南話,從來都用"中"字,來表達肯定,表示贊同嗎?在黃河之中心的河南省,"中"就是好,好就是"中"。同理,中華的"中"呢?當然也有一個意思,這是從地理意義上升到了文化寓意了。
大中原區域
大中原區域
那麼,"華"字呢,則起源於華胥國。這是個古老的國家,這個國家就在黃河中心地區,在《列子·黃帝》一章中有記載,華胥氏生男,名為"伏羲",生女名為"女媧"。女媧生子名叫少典,少典生倆兒子—即黃帝和炎帝。華胥乃炎黃之祖。按世系的說法,每個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大家把生活的這片土地,取"華"字為名,是以"中華"二字結合。
伏羲和女蝸
中華名稱之文化說
"中"者,不偏不倚也。大家不要忘了,中國有本很重要的書——《中庸》。
中庸之道
這"中"字,就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它一定是地理位置的不偏不倚嗎?肯定不是。如果是,那就很狹隘了。因為地理位置都是相對的,我們的古人沒有那麼狹隘,一部《山海經》、一部《穆天子傳》,裡面出現的版圖是包括七大洲四大洋的,裡面寫的動植物物種也是跨越亞洲,卻出現在非洲、美洲等地,這是學界至今無法破解之謎,可它的確是中國上古先民寫出來的作品。
山海經
由此可見,古人早已知道"中"是個相對的地理概念,真正的"中",是內心對待事物的觀念,起心動念,不偏不倚,不迷於事物的表象,內心澄明,那才是真的"中"。
以此為修養,以此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準則,治人就是治國,治國恰如治人,真正做到"我將無我",就是"中"。否則,有個"我"在,就有了私慾,就很難不偏不倚,很難天下為公。
"華"字,在文化意義上,就是文化的"化"字,所演變發展而來。"化",是教化,是搞教育。統領國家,非得靠一套系統而完善的文化制度,才可能持久。
所以,很多朝代的開國皇帝,叫太祖,年號都"武"字開頭,而第二、三個皇帝基本都用"文"字開頭,比如大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年號洪武,第二個皇帝朱允炆,年號就得叫建文。
明太祖 朱元璋
文治是很重要的,皇帝們都知道,天下既定,維穩局面靠的就是文化。"華"字由"化"和"十"構成,"十"這個結構可以理解為祭台,把文化放在祭台上,以此表示化及天下,民風淳美的決心,這是何等虔誠!
中華名稱之易經說
老子《道德經》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生活在大地上,應當遵循大地的規律,大地就是人類生活的地球。那麼,地球繞著太陽轉,地球周圍還有其它金、木、水、火、土五個行星,以及月球,同時發生運動,發生磁場作用。換句話說,地球必須遵循天道規律而運動,這就"地法天",最後呢,"天法道",這個"道"就是自然天體運行的規律,由它產生了天地、陰陽、五行生化、時間、空間,萬物繁衍……
老子《道德經》
"中華"之"中",其實在上古奇書《河圖洛書》里,它的解釋,應是化成萬物的五行之一—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分屬木、火、金、水,而土呢,它藏在每個季度的最後一個月,它配合著每個季度的五行,去生化萬物。
所以,古人認為死後須回歸大地,土葬。這也是人類生生不息的奧秘。
在易經地理方位中,東南西北,分屬木火土金,也配合著四季,中央才屬土。土是天下之正中,土裡養出萬物。人吃飯,種糧食都得靠土,所以民間特別崇拜土地公。
崇拜土地,才會把陸地面積其實遠遠少于海洋面積的地球,稱之為地球。
崇拜土地和文化,所以早熟的中華民族,把自己的名字定為"中華"。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中華之昌盛,因為中庸!
不偏不倚,我將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