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形式到內容,解讀蔣介石對心學家王陽明的崇拜如何貫穿其一生
蔣介石一生崇拜兩個人,一是王陽明、一是曾國藩,如果在兩人中再分伯仲,當推王陽明。
王陽明,原名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號陽明子,謚文成,是明朝一位在立德、立言、立功上皆取得超凡成就的儒家聖賢。他承繼朱熹的程朱理學,創立了心學一派,後來流傳到日本,直接助推了倒幕運動與明治維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蔣介石之所以崇拜王陽明,源於他青年時期日本求學經歷:
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日本獲勝,舉國歡騰。天皇親自接見班師回國的聯合艦隊司令官、海軍上將東鄉平八郎。人們紛紛走上街頭,一睹這位立下赫赫戰功的海軍戰神真顏。走在隊伍前列的東鄉平八郎,隨身攜帶的一塊印章牌子引起了注意,上書:一生低首拜陽明。
1908年,在日本留學的蔣介石(當時名為蔣志清)目睹了王陽明在日本的流行。他在日後的自述中記載道:「我早年留學日本的時候,不論在火車上、電車上或渡輪上,凡是旅行的時候,總看到許多日本人都在閱讀王陽明的《傳習錄》,許多人讀了之後,就閉目靜坐,似乎是在聚精會神、思索精義。」
對王陽明的崇拜,致使蔣志清改名,他以王陽明的名言「大中至正」,改名為蔣中正。
改名字只是一種形式,隨著對王陽明著作研究的深入,心學對蔣介石思想影響愈發深遠,可以說,無論從形式到內容,蔣介石對王陽明的崇拜是多方面的,對王陽明的崇拜更是貫穿其一生。分述如下:
一、蔣介石在多個場合及著述中提及王陽明
1932年5月,蔣介石對青年演講《中國的立國精神》:「日本從明治維新到現在,經過中日戰爭與日俄戰爭兩個戰役之後,割我台灣,占我琉球,並我朝鮮,現在來侵佔我們的東三省,居然在世界上稱為五強之一。要知道日本所以致強的原因,不是得力於歐美的科學,而是得力於中國的哲學。他們日本自立國以來,舉國上下,普遍學我們中國的是什麼?就是中國的儒道,而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中國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學。他們竊取『致良知』哲學的唾餘,便改造了衰弱萎靡的日本,統一了支離破碎的封建國家,竟成了一個今日稱霸的民族。我們中國人自己忘了自己的立國,拋棄了自己固有最良的武器」,「我們要復興中國,完成革命」,「就是要把復興中國,抵抗日本的緊要武器,拿住在我們手裡」。
蔣介石在其《自述研究革命哲學經過的階段》中(1932年5月)有這樣一段話:
總理所講的「知難行易」的知,同王陽明所講的「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知,其為知的本體雖有不同,而其作用是要人去行,就是注重行的哲學之意,完全是一致的。
蔣介石在其《哲學與教育對於青年的關係》中(1941年7月)有這樣一段話:
「我最初就很得益於王陽明『知行合一』哲學的心傳,王陽明的《傳習錄》闡明『致良知』的道理,奠定了我求學做事的根本。」
二、敗退台灣後的蔣介石將所居草山改為陽明山,在海峽的另一邊繼續思考王陽明。
三、在其晚年的著述中,對王陽明哲學研究進行進一步訂正。
四、教導蔣經國用王陽明哲學去「齊家治國平天下」,以期完成他「復國」的使命。
(陽明山別墅)
從年輕時依據王陽明的名言改名字,到晚年將居所定名為陽明山,以及將偶像的心學思想灌輸給繼承者蔣經國,可以說蔣介石對王陽明的崇拜達到了極致,但是,崇拜王陽明心學的蔣介石,最終沒能成功改造中國。
1949年敗退台灣後,蔣介石與他崇拜的王陽明,在大陸一起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此後幾十年,王陽明成為中學課本上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代表而被批判。
民國異事、神秘懸疑、奇門秘術盡在網易雲閱讀之《民國術士》,欲知詳情請點擊:了解更多
※賞析武則天兩首風格不同的詩,感受一代女皇的情商與霸氣
※伊拉克戰爭爆發後, 美國人用何種方式摧毀薩達姆的信念與意志?
TAG:張再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