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創造了自己的地質年代,蘑菇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泰康空間的展覽「追蹤末日松茸」題目來自美國人類學家的著作《末日松茸》,以蘑菇這種古老的物種為切入點,通過 5 位藝術家的作品,尋找人類與自然共生的啟示。一方面,蘑菇作為被轟炸後的廣島生長出來的第一種生物,為人類帶來了希望;另一方面,蘑菇作為神秘的精神性象徵,代表了一種「天人共處」的價值觀。
追蹤末日松茸,展覽現場,泰康空間,北京,2019,圖片由泰康空間提供
1993 年,電影《侏羅紀公園》在全球多國上映,可能意外地成為了當時許多青少年乃至成人的地質學啟蒙。「侏羅紀」是一個地質年代,存在於距今約 1 億 9960 萬年前到 1 億 4550 萬年前之間,向上屬於中生代、顯古宙,向下又分為早、中、晚三個「世」,「侏羅紀」是大型史前生物恐龍叱吒風雲的年代。
電影上映七年之後,人類完成了基督紀年體系里的第二個千年,把自己渺小的歷史上又延長了一點點。這一年,一位來自荷蘭的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在國際地質生物計劃(IGBP)的通訊稿上,同合作者一起提出了一個想法:在已知的「地質時代譜系」里加入一個全新的「世」(epoch)——「人類世」(Anthropocene),在 46 億年的地球地質演進歷史上為人類的活動留下名字。
「人類世」向上屬於「第四紀」,它的「橫空出現」意味著從約 11700 年前開始的「全新世」(Holocene)可能就此結束。之所以會有此設想,是因為人類活動對地球地質和生態系統產生的影響,已經使之呈現出全新的特徵,其中兩個主要體現是二氧化碳含量的激增和生物多樣性的劇烈下降。
追蹤末日松茸,展覽現場,泰康空間,北京,2019,圖片由泰康空間提供。圖為郭城作品場景
郭城,《琥珀No.4》,混凝土、雜物,9x9x3cm,2019
在「追蹤末日松茸」展覽現場,左側展廳中如同博物館一般展出著一些罩在玻璃罩中的混凝土塊,其中都夾雜著一次性塑料叉子之類的各種現代日常用品,形成了某種人工的化石、未來視角下的琥珀。這些混凝土大多是藝術家郭城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做的,也有的是偶然從施工現場撿到的。每一塊天然的岩石都擁有漫長的形成歷史,而混凝土塊則是它們怪異的人工遠親。與不規則的岩石碎塊不同,這些混凝土有著標準的外觀,長得清清楚楚。如今,這些混凝土塊帶著人類的痕迹,開始在地層中混合演化,這件作品也為「人類世」這個概念提供了一種直觀比喻式的註腳。
在玻璃罩展台一旁的牆上,一塊六角形混凝土磚正有規律地發出令人膽寒的敲擊聲,那看不見的未知的發聲體似乎在說:當人類將自己尚未理解的自然物質命名為「不明物」時,人類活動所留下的物件同時也是侵入自然「體內」的「不明物」。
「地質時代」鐘面演示圖,來自維基百科
「人類世」的說法如果被學界正式承認,它就將成為整個地質年代體系大大小小的層級中唯一一個以物種命名的地質年代,即便是恐龍也未曾獲此「殊榮」。或許是因為這個說法太富有戲劇色彩,它一經提出就得到了廣泛討論,也開始迅速獲得其他學科研究者的注意,併流傳到大眾的談資當中。目前,學者們似乎傾向於認為「人類世」是可以成立的,但在它開始的時間問題上猶豫不決。有的說法認為應當從人類開始耕作土地的時候算起,也有人認為應該從打破了正常物種交流的大航海時代開始,還有人提出應該從 1945 年 7 月 16 日發生在美國穆爾托(Jornada del Muerto)沙漠的核試驗開始——那之後的一個月,核武器就得到了第一次應用。
實際上,地質年代中的一個「世」的長度可以有數千萬年,所以,「人類世」具體從哪一年開始,似乎無關緊要。但讓「1945 年」這個說法與眾不同的是,它為這個概念增加了明顯的悲觀和絕望的色彩:人類世,意味著不可逆轉的破壞、災難甚至末日。
追蹤末日松茸,展覽現場,泰康空間,北京,2019,圖片由泰康空間提供。圖為王凝慧作品《無題》
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爆炸的那一天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接近「世界末日」的一天,不過,就是在被轟炸後的末日的廢墟上,後來長出了松茸——廢土中生長出的第一種生物,它帶來了一種幾乎是不可能的希望。
末日中的松茸為這次展覽帶來一絲樂觀的精神,它似乎在提示我們,與其在絕望情緒中淪陷,不如去尋找與自然共生的方法。 「松茸無法在人工的種植環境中存活,但卻極易適應被人類侵蝕的自然地質;它是廣島核爆之後第一個長出的生物,它深諳寄生之道,也懂得如何與其他物種交換資源、合作共存、調和而生。正是這個被許多人奉為的餐桌上的珍饈啟發了我們:當我們的文明成為了一場不可重複的試驗,當我們註定無法回到田園牧歌的往昔,我們依然可以在滿目瘡痍的廢墟之上找到共存的契機,並以此去回應那個人類世的未來。」策展人劉倩兮在展覽前言中寫道。
追蹤末日松茸,展覽現場,泰康空間,北京,2019,圖片由泰康空間提供。圖為王凝慧作品《無題》
王凝慧的作品《無題》是一組在銅質容器中生長的苔蘚,苔蘚需要大量的水才能生存,而承載它的銅質容器則很容易在有水的環境中氧化。這似乎暗示著人類命運的悲劇性,以及人類生存與地球演進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人類文明如何與自然共生?答案仍然孕育在松茸——蘑菇之中。在諸多遙遠的原始宗教、神話傳說與巫術儀式之中,蘑菇都是喚醒精神性,連接人與宇宙的通道。這並不是說人類的未來存在於失控的幻覺中,而是說,蘑菇作為一種神秘的象徵,令我們重新反思,「科學」的價值觀指導是否正在將我們引向一條與地球的發展漸行漸遠的路線。
科學與技術的發展使人類具有的非凡的能力,也使人類誤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實際上,從瑪雅遺迹到印第安文明,再到遭到破壞之前的中國農村,許多非西方的哲學中都含有與天地共生的古老智慧,卻在「迷信」和「落後」的標籤下被碾成粉末。
追蹤末日松茸,展覽現場,泰康空間,北京,2019,圖片由泰康空間提供。圖為毛晨雨作品場景
毛晨雨的影像作品《儺教經濟》記錄了貴州村民拆毀神廟的過程,展現出現代人在面對經濟發展與「神性」的衝突時表現出的一種「無畏」的態度。而在毛晨雨的家鄉湖南,田園牧歌的景象伴隨著「六合彩」的到來而土崩瓦解,當代村民信仰的是迅速致富與合成肥料。毛晨雨本來應該是家鄉的第三代「巫師」,因為姐姐不希望他繼續與落後文化打交道,他沒有繼承父親的巫師事業。但毛晨雨最後還是回到了這樣一種神秘的身份當中,他回到家鄉,承包了一片稻田,進行生態農場實驗,並重新進行「招魂」儀式,試圖使農村主體性回歸。
追蹤末日松茸,展覽現場,泰康空間,北京,2019,圖片由泰康空間提供。圖為毛晨雨作品場景
毛晨雨也將家鄉挖掘出的出土文物以松香包裹,放置於便於「摳圖」綠幕背景上,似乎提示著人們在技術發展的時代,可以多麼方便地將文化從過往的語境與時間之中摳出來。
追蹤末日松茸,展覽現場,泰康空間,北京,2019,圖片由泰康空間提供。圖為王凝慧作品《角錐體與拋物線》
王凝慧的作品《拋物線和角錐體》則呈現了不同時空的文明對於「外星生命」的態度。她將瑪雅文明的遺迹素材——角錐體,與位於貴州的「外星人基地」探測儀的素材——拋物線,剪輯在一起。實際上,在許多古老的信仰中,都存在著「多重世界」的觀念,人們曾經並不認為自己是全宇宙唯一的智慧。王凝慧的父親是理論物理學家,她從小聽著父親的科學道理長大,卻發現科學與神話有著奇妙的相同之處。
鐵木爾·斯琴,《新協定VR 1.2版》,虛擬現實影像,10分鐘,2018,圖片由藝術家和魔金石空間提供
藝術家鐵木爾·斯琴的父親是德國和中國蒙古混血的藝術家,他成長於柏林、北京和美國西南的印第安人社區。這樣多元的文化背景使他一直對農耕社會與西方哲學保持著距離。「在美國印第安文化的語境當中,他們認為人與大自然緊密相連,是自然的狀態;但是在基督教語境中,自然是被人所擁有和使用的……我漸漸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也就是採集狩獵社會與定居農業社會的差別,」藝術家在去年的一次對談中這樣說。此次展覽現場,人們步入紫色光芒籠罩的展廳中時,會看到鐵木爾·斯琴電腦合成的自然景觀,而在 VR 作品《新協定 VR 1.2 版》中,他嘗試描繪「21 世紀世俗社會中靈性狀態的可能性」,「對二元對立的拒絕,也是對富有活力的神性物質的強調,」藝術家在對談中說。
追蹤末日松茸,展覽現場,泰康空間,北京,2019,圖片由泰康空間提供。圖為鐵木爾·斯琴的 VR 作品《新協定VR 1.2版》現場
劉月,《緩坡-泰康空間》局部,空間內的現場廢料,尺寸可變,2019
藝術家劉月的作品《緩坡 - 泰康空間》 為這次展覽提供了直觀的體驗。整個右側展廳內堆滿了橫七豎八的雜物,使之像一個考古現場。所有材料和物品都通過力的作用保持著平衡,從展廳一角一直蔓延到天花板,並包裹了整個展廳。當你知道整個搭建過程並未使用任何釘子進行固定,不禁感到心驚膽戰。這也令人聯想到某種原始建築——它比想像的更為穩定。
追蹤末日松茸,展覽現場,泰康空間,北京,2019,圖片由泰康空間提供。圖為劉月作品場景
展覽「追蹤末日松茸」在技術突飛猛進與單一價值觀的時代提醒人們,人類的生存之道或許並不只在於征服與掌控。
「追蹤末日松茸」將在北京泰康空間展出至2019年5月19日,展覽讀本收錄了與「人類世」、「科學與玄學」、「佛教經濟學」相關的豐富資料及部分藝術家為展覽及作品所撰寫的文章。
泰康空間展覽「追蹤末日松茸」參與「畫廊周北京2019」。
「畫廊周北京」是一個當代藝術推廣平台,舉辦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機構與藝術家將聚集在北京,合力呈現一年中最精彩的展覽。畫廊周北京2019 將於 3 月 22 日 - 29 日舉辦,包含 27 家參展機構的展覽項目,3 個特約單元和 1 個特別展覽,呈現展覽、工作坊、工作室拜訪和派對等一系列內容。在這裡了解更多信息。
Creators 創想計劃將在 「畫廊周北京2019」 期間帶來系列報道和訪談。
// Written by : 陸冉
※我在喝尿群里蹲了一個月,現在喝茶都是一股群友的味道
※我們要把這些中國大媽織的綠帽子送去愛爾蘭
TAG:VICE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