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蘇軾極其優秀的一首送別詞,短小精悍卻感情充沛

蘇軾極其優秀的一首送別詞,短小精悍卻感情充沛

柳瑾,字子玉,潤州人士,是宋代的書法家,也是蘇東坡的親戚兼朋友。熙寧六年(即公元1073年)的十一月,蘇軾當時正是杭州的通判,曾經前赴常州、潤州一帶去賑災,柳子玉恰好與之同行,於是二人結伴。到了第二年,也就是熙寧七年的二月,蘇軾在金山送別柳子玉,於是寫下了下面這首著名的送別詞。

蘇軾極其優秀的一首送別詞,短小精悍卻感情充沛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蘇軾

誰作桓伊三弄,驚破綠窗幽夢?新月與愁煙,滿江天。


欲去又還不去,明日落花飛絮。飛絮送行舟,水東流。

上片寫作者與好友離別時的情形,首二句以一個著名的典故(晉人桓伊為王徽之吹奏三個曲調而無一言的故事),並以問句的形式,渲染了離別之情:在夜深人靜之時,是誰吹奏起了一曲古調,將人們從睡夢中喚醒?其實已經暗含了離別之情。接著二句,將新月、愁煙、江天等景物融合在一起,表現了送別時的情景,讓人感覺到了一種凄涼的離別之調。

蘇軾極其優秀的一首送別詞,短小精悍卻感情充沛

下片開始,想像明日分別時的情景(當然,這裡並不是說這首詞寫完之後的第二天朋友便離去,可以將其作推廣的理解)。「欲去又還不去」,雖然再見說了一聲又一聲,送別送了一程又一程,但還是遲遲沒有分離。這時已經是二月春深時節,落花飄絮,景象凄迷中透著一股春去之感,更加使得離別之情變得凄涼起來。

蘇軾極其優秀的一首送別詞,短小精悍卻感情充沛

接著「飛絮送行舟,水東流」,設想離別之時終於發生,離別之人終於走遠了,但是送別之人,卻依然站立在江邊,看著無盡的江水滾滾而來,不忍離去,這無情的東流之水啊,全不理解送別人的心情,反而是飄落在江中的柳絮,似乎明白送別人的心情,隨著江水,好像要追隨著離別之舟遠去一樣!這裡以流水無情襯託人有情,以飛絮追逐離人,表現出深厚的友誼,讓詩詞中充滿了雋永的意味。

蘇軾極其優秀的一首送別詞,短小精悍卻感情充沛

整體來說,這首詞上片寫送別之景,以古曲之聲作為背景,情景交融中為我們描繪了送別時的感傷之情;下片想像次日分別後的情景,以虛景寫實情,這樣在虛實結合之中,為我們營造出了送別的悲傷,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雖然這首詞字數不多,但是卻充分表現了作者的依依不捨之情,是蘇軾送別詞中的精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