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通緝令抓不到人?別小看古人的智慧,你看通緝令一般貼在哪

古代通緝令抓不到人?別小看古人的智慧,你看通緝令一般貼在哪

我們經常在各種古裝劇中見到朝廷通緝要犯的場面,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在各處張貼「通緝令」,通緝令上一般會註明犯人身份,相貌體格特徵以及懸賞的金額,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最上端的犯人畫像。

可我們見到的通緝畫像一般只能以兩個字來概括,就是「草率」,確實,在古代那種條件下,很難畫清犯人的樣貌,多是突出犯人的特點,這不是繪畫技術的問題,而是繪畫工具的問題,畢竟純水墨畫畫人像和油畫畫人像的逼真程度差了許多,水墨畫注重的是寫意,在人像方面能做到的是突出人的樣貌特點,比如說光頭或者是臉上的痣。

因此有人懷疑,古代張貼的通緝令真能抓到人?其實完全不用擔心這點,事實上通緝令不但有效,而且很少有犯人逃脫。

我國最早的通緝令畫像是伍子胥的,楚平王為了追殺他命人製作了他的畫像,張貼在全國各處,當然,懸賞也是必不可少的,伍子胥逃亡期間,在關口見到自己的通緝令,愁白了頭,後來又有與他長相相似的人相助,若不是這兩個原因,他恐怕難逃追捕,可見古人的繪畫技術並沒有古裝劇中演的那麼糟糕,最起碼對於名人來說,通緝令上的畫像確實令人苦惱。

漢桓帝時期的中常侍侯覽殘暴百姓,被同鄉人張儉上書揭發,可奏摺卻落入侯覽的手裡,二人因此結下冤讎,漢靈帝時期,侯覽誣告張儉,脅迫漢靈帝下詔緝捕,張儉問詢出逃,侯覽刻印了許多通緝令,發放到各個州,張儉「困迫遁走,望門投止」。

可見古代的通緝令是有效果的,而且效果相當大,這其中不僅僅是因為畫像的緣故,事實上古人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張類似「身份證」的身份證明,這種證明早在商鞅時期就已經出現,叫做「照身貼」,而且古人對這方面的管轄非常嚴格,若是沒有「照身貼」,基本無法進城,當時的商鞅就是沒有帶照身貼才無法出關。

再加上古代的「保甲連坐」制度,古人將十戶視為一甲,十甲設為一保,這裡有一人犯罪,其他人都要連坐,因此本地人對外鄉人極為小心,這就大大加大了通緝令的作用。

但最關鍵的還是通緝令張貼的地方,既然我們都感覺光憑這通緝令上的畫像很難抓到犯人,古人又何嘗想不到?千萬別小瞧了古人的智慧。

人不能不吃不喝,犯人要想吃飯必然會去有人處,因此通緝令絕不會出現在某個不起眼的角落裡,而單靠百姓舉報很難有成效,畢竟古時候沒有電話這種通訊工具,在通緝令到各個省的時候犯人可能早就吃飽走人了,因此需要當差人的力量。

一是官方通過驛站快速傳達通緝,二是沿途將通緝令張貼在交通要道個關口處,這裡是人流最多的地方,可以一傳十傳百,將消息擴散到各地,同時也是有官兵把守之處,因此犯人想要逃走基本不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離怪談 的精彩文章:

豬八戒的鼻子和耳朵,原來是兩樣技能,難怪他要投胎成豬
10萬支箭,曹操就沒想用支火箭?孔明:你看我船上的鼓是幹嘛的

TAG:五離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