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女人為什麼不能一直生下去?

女人為什麼不能一直生下去?

匪夷所思的更年期

在自然界,為了保證種群的延續,所有物種都會盡最大的可能繁衍下一代,大多數野生動物直到死前很短一段時間都保持著生育能力。可對於人類來說,情況卻很不一樣。男性似乎是終生保持著生育能力,七八十歲生育後代的男性不勝枚舉,甚至有一個老人94歲仍然可以生育孩子。不過,對於女性來說,一般在40歲左右就會進入一段生育能力急劇衰退的時期,並且在大約10年後,她們就會徹底失去生育能力。而且,在這一階段,女性會出現心悸、眩暈、記憶力減退、煩躁易怒等各種生理、心理方面的問題,這一時期也是各類常見腫瘤的高發期。這就是女性的更年期。

女人為什麼不能一直生下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造成女性更年期的生理原因只有一個:功能正常的卵細胞全部耗盡。而這一問題在動物界進化過程中是很容易克服的,只需要一個突變,令卵巢產生更多的卵細胞即可。毫無疑問,避免出現更年期在生理上沒有任何障礙,然而人類的女性確實在自然選擇的安排下,過早地終結了生育能力。

人類進化的結果都是為了延緩而不是加速衰老,自然選擇的實質就是讓有利於種群生存和繁衍的基因在種群內部不斷增加。即便由於基因突變,女性出現了導致更年期的基因,這個基因應該也會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被淘汰。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一基因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擴散到每一個女性身上。自然選擇為什麼要讓每一個女性都攜帶著阻礙其生育更多後代的基因呢?

一直以來,更年期就是人類在進化方面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它給女性無盡的苦惱的同時,也讓進化生物學家異常困惑。

不生育使得收益更大

很多生物學家認為,女性的更年期是人類壽命大大延長後才出現的。在人類幾百萬年的歷史上,遠古時代有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人類無論男女,很少能活過40歲,所以自然選擇就安排女性在40歲時終結生育能力。相對於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人類壽命的增長只不過是最近幾個世紀才發生的事,所以女性的生育特徵還沒有及時得到調整。

不過,人類其他方面的生理功能在40歲之後仍然可以正常地工作,而且男性的生育能力也沒有出現明顯的退化,為什麼惟獨女性的生育能力不能很快地調整以適應人類壽命的增長呢?

女人為什麼不能一直生下去?

美國生物學家戴蒙德指出,進化的意義在於提高身體結構和功能的使用效率,使其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魚類每次繁殖都會產生數百個卵,但受精卵的成活率非常低,這是一種低效的繁殖方式。而作為地球上最高等的動物,人類的每一種行為都是要經過綜合計算,使其收益達到最大化的。女性過早地結束生育能力恰恰是符合了這一點。因為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比起繼續生育孩子,將她的餘生貢獻給現有的子孫會使她獲得更大的收益。

人類的嬰兒比起其他任何一種動物,都需要父母更長時間的照料。很多動物剛一出生就可以自食其力,黑猩猩的幼崽斷奶後即可自行覓食。人類在嬰兒時期如果沒有父母的照看,他是無法生存下去的。從哺乳期到學會使用各類工具保護自己、獲取食物,人類社會的孩子至少要到十幾歲才能獨立生活。在此之前,孩子只能一直依靠父母過活。在原始部落,男性主要承擔了採集食物、對抗潛在的危險、保護家人等任務,照顧子女的任務更多地落在了女性的肩上。

因此,對於一個已經有好幾個孩子的母親來說,如果她不能將所有的孩子撫養成人,就意味著她在這些孩子身上的遺傳投資很有可能沒有任何回報。所以女性必須保證自己能活到最小的孩子成年,才不會造成先前投資的浪費。而在古代,生育孩子的風險非常大,會造成難產等嚴重威脅女性生命的問題,而且生育的危險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猛增。即使在20世紀西方的發達國家,40歲以上的女性死於生育的概率也要比20歲的女性高7倍。而且母親要為新生兒消耗更大的精力,更努力地勞動以獲取更多食物,這也會間接地影響女性的壽命。

此外,嬰兒出現流產、死胎、遺傳缺陷的風險也會隨著女性年齡的增加而遞增。例如,嬰兒患唐氏綜合症(一種遺傳疾病,又稱先天愚型)的概率就受到母親年齡很大的影響。30歲以下的女性生育的孩子患此病的概率為1/2000,30-40歲的女性的概率為1/300,如果女性在45歲以後生育,那麼胎兒得此病的概率將達到1/10。

因此,女性年齡越大,生育的風險也會越大,而獲得的回報則越來越少,與其勉強獲得更多子女,不如精耕細作,將主要精力用在照顧現有的子女上。

以上這些因素都導致女性及早地終結生育能力是利大於弊的。而男性從不會死於生育,也不像女性那樣殫精竭慮、勞神費力地照顧嬰兒,所以自然選擇為男性保留了終生的生育能力。

更年期是人類分工的需要

英國學者勞倫斯通過對坦尚尼亞哈德扎原始部落的研究,發現更年期的出現使得人類分化出「祖母」的角色,這一角色對人類種群的繁衍具有深刻的意義。在現代社會,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齡為24.1歲,平均更年期為48.5歲;而哈德扎部落的女性平均生育年齡為17歲,進入生育衰退期的平均年齡則為35歲。其中的年齡間隔恰好是一代人成長的時間。也就是說,一個女性開始有第三代時,這個女性也將面臨自己生育能力的終結,並且會晉陞為「祖母」。此時,不再具有生育能力的祖母可以將更多的精力來照顧第三代,使第三代生活得更好。

女人為什麼不能一直生下去?

人類學家霍克斯對哈德扎部落不同年齡的女性的行為做了考察,發現女性在更年期後所擔負的責任擴大了,她們會花更多的時間用於採集食物。霍克斯發現,少女和新婚少婦每天僅花3個小時採集食物,帶孩子的婦女花4.5個小時,而那些勤勞的哈德扎祖母們每天竟然勞動7個小時。這些祖母們可以將多出來的食物分給子孫,保證自己的後代能茁壯成長。

另外,在文字出現以前的社會中,老年人常被視作知識和經驗的代名詞,這些知識對整個群落的生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索羅門群島中的瑞內爾島上生活著一群土著,這個島在1910年左右遭到颶風的襲擊,大部分莊家都被破壞了,人們被逼入飢餓的深淵。當時島民們就是靠那些平時不吃的野果頑強地活了下來,但這需要詳盡的知識分辨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植物的毒性是可以去除的,當時人們就是根據一位老人的知識辨別各類植物。如今這場災難的倖存者只剩下一位年邁的老婦人,也就是說,如果這裡再次這樣的大災難,這位老婦人將可以憑藉她的經驗帶領人們渡過難關。這個事例說明,老人的經驗對於種群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那些經歷過更年期的經驗豐富的老婦人,她們的基因會在遺傳中保留下來。而那些沒經歷過更年期的女性基因會慢慢被人類淘汰掉,因為她們一直暴露在生育的風險中。

由此看來,更年期這一看似不合理的現象,其實是自然選擇的最佳安排,讓女性少了幾個孩子,卻潛在地增加了後代的數量和質量。難怪有科學家將更年期與直立行走、發達的大腦等特徵共同列為人類高於其他動物的標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邏輯學大師——公孫龍
雜訊中為何能聽出旋律?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