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老子無為政治的具體策略

老子無為政治的具體策略

我們要研究老子思想,就不要將他的概念和原理神秘化。比如,自然界根本不存在道這樣一個事物。至於什麼得道、開悟之類的說辭都是唬人的。從古至今,從來沒有一個人通過研讀《道德經》而獲得特殊的身體或心靈的狀態。

有人說老子可能是天下唯一一位得道者。但是,假如人類的身心的確存在著特殊的狀態,而且通過修道德而獲得,那麼得道這事就不可能是不可複製的。

老子在經文論述道時也常稱謂其不可道,不可名,撲朔迷離,唯恍唯惚。這意味著老子對於道也沒有直接的經驗,道概念的預設是一個邏輯推理的行為,道存在只是一個假設。老子有關於道存在的學說與論斷,並不等於自然界真實存在著這樣一個事物。

後世道家將道的概念神秘化,宣稱通過修行即可以獲得特殊的身心狀態,或得道成仙,或獲取更高級的智慧。但這與老子書中所體現的精神相悖,在實踐上也得不到任何事實證據的支持。《道德經》只是一部由古代思想家撰寫的旨在闡述其個人見解的說理性著作,而不是什麼修身養性的寶典。

老子為什麼要寫《道德經》這樣一本書?不是要催促大家及早得道成仙,而是受到那天生的知識分子與生俱來的心憂天下的情懷的驅動。孔子與老子其實是同一類人,當他們看到天下大亂,蒼生受苦,就要謀求改革之道,以實現天下得太平清靜,人民得安居樂業的目標。他們兩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論也不同。但心憂天下,心系蒼生的出發點則是一致的。

如何才能改變天下戰亂不寧的狀態,這就需要先找到導致天下大亂的根本原因,而後再針對這些原因做出相應的調整政策。思想家要實現問題的根本性解決,所以就需要先對問題本身獲得一個根本的認識。比如,孔子認為天下戰亂的原因在於人心不古,道德衰落,周公所制定的禮樂制度被惡意拋棄,所以孔子治天下的策略是復興周初舊制,宣講仁義之道。

孔子承認社會中貧富、貴賤分化的既定秩序,認為天子、諸侯、大夫、庶人的貴賤等級是合理的次序,天下安定團結的前提是這個等級次序不被破壞。天子有天子的禮製法度,侯主有侯主的禮製法度,卿大夫有卿大夫的禮製法度,庶人有庶人的禮製法度。社會中不同的階層都嚴格遵循本階層內的禮製法度,安分守己,各司其職,整個社會就能長治久安。比如,作君主的要以禮使臣,臣則以忠事君。凡為人子的必以孝事父母,凡為人臣的必以忠事君。凡為人必以忠孝兩端為最大,其次交友以信、事兄弟以悌。總之,尊卑貴賤不可逆,禮法制度不可廢,這是孔子的救世良方。

但是春秋以降的歷史卻是,諸侯大過天子,逆行天子之禮;家臣大過君主,掌控禮樂征伐國事。臣逆君、臣弒君、以下犯上皆是。孔子認為這都是破壞禮制與法度的行為,是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表現。孔子至死都以周公為榜樣,以使社會返回至周初的秩序為職志。

孔子不了解這些社會現象背後的經濟原因,單純從道德上找根據。但是,道德仁義的說教無法改變天下君主爭權奪利的野心,也阻止了諸侯爭做強大,彼此兼并的歷史進程。道德衰落只不過是社會歷史變革進程中必然伴隨的現象,並不是導致社會變革的原因。良心敵不過野心,忠孝信悌戰勝不了對權力和財富的掌控慾望。善惡本是相對的,它們只是現象。思想家理想的社會願景往往只有善而沒有惡,但卻都不能成為現實。組織社會成為一個整體的根本原因是權力和財富,而權力與財富的集中過程卻不嚴格遵循道德的法則。

老子講: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當我們為美定義了標準,那麼丑的標準也同時制定完成了;當我們知道了什麼是善的內涵,那麼惡的內涵也得到的定義。所以如善惡、美醜、高下、貧富、貴賤諸範疇或事物,知此即知彼,有此即有彼,它們永遠都是共生共存的。

所以天下不可能只有善而沒有惡,只有美而沒有丑,只有高而沒有下。當我們追求美時,丑也自然分化出來,當我們宣講善時,惡的知識也同時被傳播了。因為美的反面即是丑,善的反面即是惡。當統治者帶頭去追求權力時,他的高貴即萬民下賤的原因,當統治者帶頭去追求財富時,他的富有即萬民貧窮的原因。因為有高即有下,有貴即有賤,有富即有貧。

所以老子講,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這是因為沒有貴,也沒有賤,沒有高,也沒有下,沒有富也沒有貧。統治者不尚賢,天下便沒有高貴的官僚階層,也就沒有了高貴的人群。沒有高貴人群,也就沒有卑賤的人群,如此天下人在政治權力上實現絕對的平等。

天下人不以財富為追求的目標,社會中也就沒有了富有的人群,沒有富有人群,也就沒有了貧窮的人群,如此實現使天下人在經濟地位上絕對平等的目標。只有消滅了權力和財富這兩種事物,人類社會才有可能實現的大同。因為有權力,就有當權者和非當權者的分化與對立;有財富,即有貧窮和富有的分化和對立。

所以,老子所講的無為是要求統治者只求奉獻不求索取,有治國平天下的作為和功勞,但不爭居萬民之上,稱孤道寡,從而令萬民無知於權力。不謀私產,不貴難得之物,從而令萬民無知於財富。不過不勞而獲的奢靡生活,從而令萬民不見誘惑。天下人無知於權力、財富以及奢靡腐化的生活方式,自然不會有貴賤、貧富、奢簡的區別與對立,百姓自然會安其食、美其服、樂其俗。

所以,在老子看來若要使天下消弭戰亂、實現大同,當下統治者的作為是註定不能成功。當下的統治者帶領國民謀求富強,這無疑是功於萬民的,但他們貪圖最高權力,稱孤道寡以示高貴於萬民的地位,貪得無厭的聚斂財富,收級天下難得之物,過著奢靡不勞而獲的安逸生活。

有高貴,必有下賤,有富有,必有貧窮,有奢靡,必有簡樸。於是天下便被分化為官和民,富有和貧窮,安逸和勞苦兩個不同的社會階層,社會高度發達,權力、財富越集中,階級矛盾就愈堅銳。貧富貴賤之間的鴻溝沁就越深,直至社會集團因自身的內部矛盾不可調合而解體。這就是有為有以為,也叫做不道早矣。

所以,要實現社會大同的原則在當下統治者作為的反面,老子將其概括為無為。什麼是無為?就不是無所作為的意思。而是要效法道之玄德,水之大德,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雖有治國平天下的功勞,但不爭取萬民之上,反功成身退。不坐稱孤道寡之高位,不聚斂財富,不過不勞而獲的奢靡生活。具體的政策是,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令見可欲。

不尚賢,即不分配權力,不人為分裂統治階層和被統治階層。不貴難得之貨,即不引導人們聚斂財貨,不導致富有階層與貧窮階層的分化。不令見可欲,使百姓無見聞於聲色犬馬的好逸惡勞加上生活,也就不形成人們對這些生活方式的慾望。以此來實現天下人在政治上、經濟上,以及生活方式上的統一。這才是實現社會大同的基礎。所以老子講,道者反之動,弱者道之用,實現天下得太平清靜目標的方法與當下統治者自認為是的策略的反面。

統治者愈是執著於權力、財富、聲色犬馬的慾望,人類社會將永不得清靜太平。根據老子的意見,權力,財富,甚至文明並不是人類社會實現大同的原因。恰恰相反,假如人類社會真有一個大同狀態,那麼在這一 狀態下,將是沒有權力,財富與文明這些事物的。這個結論看似荒誕,但卻符合邏輯規律。因為有高即有下,有貴即有賤,有貧即有富,只要社會集團中有權力,財富和文明這些事物,就必然存在當權者與非當權者,高貴與低賤,貧窮與富有的矛盾和對立。這些矛盾和對立就是使得該社會集團內部不得清靜太平,甚至解體的根本原因。所以,理解老子定理是我們理解全部經文宗旨的一個重要前提。

老子的思想和他所提供的政治策略在實踐上缺乏可操作性,他心目中理想的聖人以及在那聖人治理下的理想社會狀態也不可能成為現實,至少到現在為止尚且如此。但是如果我們還要將大同狀態作為我們追求的目標,或者我們還要在理論分析大同社會的特性,那麼老子所提供的意見是不容忽視的, 但也一定不要神話它。人類的未來要人類共同的努力,並不存在一用就靈的救世良方,人類社會的希望在未來而不是在過去。學習古人是為更好的建設未來,而不能停留在神話古人的思想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新邏輯 的精彩文章:

大過小過義不同,存疑留待後來評
從《道德經》第八章的內容看無為概念的含義

TAG:國學新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