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了德國統一,德國人民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但一切都值得

為了德國統一,德國人民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但一切都值得

1990年,在慶祝德國統一的活動中,德國總統維茲澤克進行發言,說了一段富有哲理的話:「人性化地實現統一太好了。這不是政府的契約,不是憲法,不是立法者的決定,而是取決於我們每個人的行為。」

這句話表明了兩德統一的實質。兩德統一不是東西方陣營的利益交換,也不是西德強勢兼并東德的行為,更不是法律的妥協,有心人的操作。而是完完全全的由兩德人民作出的最正確的選擇形成的,這預示著,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有權決定國家的命運,有權決定自己的人生。

東西德的統一,並非當時的孤立事件,而是因當時外部環境變化和內部需求而產生的。

1989年,這是蘇聯的多事之秋。隨著戈爾巴喬夫改革的進行,蘇聯國內政治鬆動,思潮泛濫,民主進程快速推進。同時,蘇聯也對被自己控制的東歐國家放寬了手腳,允許他們作出一定程度上的自主選擇。正是這種默認,導致了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第一次有權利選擇自己要走的路。

隨著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羅的海三國、羅馬尼亞等國爆發了一系列的國內遊行、管制鬆動和政治改革,東歐國家普遍形成了反對蘇聯繼續主導本國內政的基調。此時,這些國家基本與蘇聯是離心離德了,魚入大海、鳥翔高空,這一形勢的變化,讓德國人民看到了統一的希望。

然而,說統一,道統一,真正要實行統一,卻不是那麼容易,反而要付出及其慘重的代價。

在民主德國內部,由於民眾的反對,長期主政的社會黨下台,新政黨當政,隨即,新政府就和西德政府進行談判。基於同一個民族屬性,統一國家的共同願望,兩國拋棄成見,進行協商,最終達成結果:東德併入西德,東德的政府解散、憲法廢棄、軍隊退出華約等。

然而,一家人的事好解決,面對蘇聯的態度,有些事卻不好解決。

蘇聯由於已經處於極度虛弱的狀態,再加上東歐散亂,蘇聯已經無力再重新歸納構建東歐各盟國的秩序,於是,對兩德統一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然,好處費還是要提的。

德國承諾,將給予蘇聯大量的經濟援助,以幫助戈爾巴喬夫政府度過難關。德國首先免除了蘇聯向德國長期借貸的上百億美元的外債,此外德國還另外花費了大量美元來援助蘇聯,在蘇聯解體後,德國仍舊對俄羅斯及其他加盟國進行長期援助。

為了讓蘇軍撤離東德,德國承諾提供幾十億美元幫助30萬駐東德蘇軍培訓新技能,建立營房,安置蘇軍家屬等。為了打消蘇聯的顧慮,德國還承諾,合併後,德國不會允許北約在原東的領土上建立軍事基地和構建軍事設施。

以上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還讓德國人心裡好受些,最後這一條才是讓德國最為難受。

由於在二戰後,冷戰急速升級,因此當時蘇聯、波蘭和德國的邊界問題被無限期擱置了,此後的幾十年,三國邊界一直沒形成正式的法律文件認證。而蘇聯主張自己當年和德國希特勒達成的協議中,被蘇聯佔領的原波蘭東部領土歸屬蘇聯。而為了安撫波蘭,二戰後從德國本土割讓了大量的領土給波蘭,以作為對波蘭的補償。

這種結果直接導致德國領土大面積縮水,所以,在沒有當事國法律認證的情況下,德國依然具備對該部分領土的聲索權利。蘇聯擔心的,就是這些領土糾紛。

蘇聯要求,為此二戰後形成的各國邊界,並且德國要作出書面保證。

作為兩德合併的條件,德國選擇了妥協,生命對既成事實予以承認,不會對二戰後盟國對三國領土的劃分提出任何異議,並且以做出了正式的書面保證,形成法律效力。

可見,為了完成東西德的統一,德國不僅要趕上局勢發展的東風,還要狠下血本,才最終維護了國家的完整。要知道,德國此時還在進行著長達幾十年的戰爭賠款,沒有金錢支持和接受戰敗的坦蕩,德國統一將會更加艱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1熱du 的精彩文章:

中美陣前,他大喊:別開槍,我是中國人,我軍上當,損失慘重
最牛國家:建交可以,大使館請設在義大利,我們沒土地給你們蓋房

TAG:第1熱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