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對話 IJCAI「中國參會第一人」林堯瑞教授:回首從零開始的中國 AI 研究之路

對話 IJCAI「中國參會第一人」林堯瑞教授:回首從零開始的中國 AI 研究之路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今年,IJCAI (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議,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將於 8 月 10 日至 16 日在中國澳門隆重召開。作為國際人工智慧領域排名第一的學術會議,IJCAI 始終都是該領域研究者關注的焦點會議之一。

此前,我們開啟了 IJCAI 50 周年特別報道,介紹了 IJCAI 2019 對於 IJCAI 本身以及中國所承載的歷史性意義,並一一點名了在這兩段歷史中留下姓名的科學家們,包括:


  • 11 位 IJCAI「卓越研究獎」獲得者:Judea Pearl、 Donald Michie、 Nils Nilsson、 Geoffrey E. Hinton、 Alan Bundy、Victor R. Lesser、Robert Kowalski、 Hector Levesque、 Barbara Grosz、 Andrew Barto、Jitendra Malik;

  • 5 位 IJCAI「中國學者第一人」:林堯瑞教授、張鈸院士、陸汝鈐院士、林方真教授以及楊強教授。

而本次我們要介紹的則是 5 位 IJCAI「中國學者第一人」其中的一位——首次代表中國參加 IJCAI 的林堯瑞教授。針對林堯瑞教授當年參與 IJCAI 背後的故事以及他的研究歷程,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也專程前往林堯瑞教授的住所,與他進行了對話。

對話 IJCAI「中國參會第一人」林堯瑞教授:回首從零開始的中國 AI 研究之路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林堯瑞,清華大學教授。1956 畢業於東北大學,之後分配到清華大學並先後在電機系、自動控制系、計算機系任教,直至 1995 年退休,期間曾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系主任(1984—1989 年)、人工智慧教研組主任,併兼任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同時,他還曾先後應邀在日本九洲工業大學任合作研究教授,應聘為蘇丹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生於 1933 年的林堯瑞教授如今已是 86 歲高齡,然而在回首自己當年參加 IJCAI 的往事以及介紹自己的研究歷程時,他從始至終都以飽滿的精神氣向我們娓娓道來。

百廢待興的計算機科研之路

1977 年,文革剛結束不久,清華大學由於在文革期間整個教學秩序都遭到破壞,教師們的科研工作也都處於無序狀態,當時清華大學負責教學科研工作的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何東昌提出了「專業歸隊」,在對各院系進行調整的同時,也讓老師對自己的專業方向做一個評估。

當時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同樣也面臨著教師「歸隊」、研究方向調整的問題,在這一波學科建設轉型浪潮中,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自動控制教研組許萬雍、黃昌寧、林堯瑞、石純一、張鈸、劉植楨等一批骨幹開始接觸到了人工智慧,感覺到人工智慧會是一個新的發展方向,最終將人工智慧也考慮為其中的一個轉型方向。

為確定計算機學科的發展方向和兄弟院校對人工智慧的看法,林堯瑞教授與當時同在自動控制教研組的石純一老師在 78 年一同拜訪了吉林大學、瀋陽自動化所聽取開展人工智慧教學的相關意見。當時,吉林大學王湘浩老師認為我國高校應跟上世界潮流,開闢人工智慧研究課題,開設人工智慧課程;瀋陽自動化所蔣新松老師則認為此前「中國人口眾多,根本不需要機器人」的論點阻礙了我國新技術的發展,應該解放思想去研究人工智慧領域,做智能機器人,將自動控制與核心的智能部分結合起來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方向。

林堯瑞教授對當時的情形回憶道:


我們就開始做調研、找資料,因為只有弄明白什麼是人工智慧,你才能有目的地去學習、轉方向,並將這個方向搞起來,這便是我們當時的一個比較淺顯的想法。我們其中有一部分人去北方和南方的兄弟院校進行調研,結果他們也有這種想法,與我們不謀而合,這也就更加堅定了我們轉人工智慧方向的信心。

在確定方向之後,計算機系的老師們也開始正式地學習人工智慧相關的知識。然而當時國內關於人工智慧的相關資料很少,只能在當時還一直保留著一點國際學術交流的中科院圖書館查到,林堯瑞教授便經常性地跑中科院圖書館,並在查找相關資料的過程中,意外找到了自 1969 年開始出版的 IJCAI 會議雜誌,據此了解到第五屆國際人工智慧聯合大會將於 1979 年在日本召開。


找到這本雜誌後,我便時不時將上面的一些資料翻譯過來分享給同事們進行交流,依稀地記得當時是在這本雜誌的扉頁上看到日本要在 1979 年舉辦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議的信息。當時我們就在想,既然要搞人工智慧,你就得了解一下國際的動向,因此我就著手去寫申請報告。我在報告中提到國外人工智慧研究了十多年,我們希望能夠去國外進行學習。當時學校也非常積極,馬上將這個報告申報給了教委,當時也是中國初開國門參加國際會議,最終教委批下來的名單中除了我,還有擔任教育部考察團團長的王湘浩老師以及來自華中工業大學的彭嘉雄老師。

而在向學校申請的過程中,林堯瑞教授也通過與大會的程序委員會聯合主席辻三郎(Saburo Tsuji)教授以通信的方式聯繫參會事宜,在經過幾個月的信件來往後,順利拿到了從日本寄來邀請函。

巧合地是,在前往日本的時候,他們在機場偶遇了中科院的四人代表團:自瀋陽自動化所的蔣新松老師、劉海波老師,來自中科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的陳曉肯老師以及來自中國科學院三局的張玉良老師。於是,最後由兩個代表團的七位老師共同代表中國首次拜訪了 IJCAI。

對話 IJCAI「中國參會第一人」林堯瑞教授:回首從零開始的中國 AI 研究之路

林堯瑞教授與中科院和教委代表團出席日本東京第六屆國際人工智慧會議(IJCAI-79)。左圖:開幕式;右圖:中科院和教委代表團(前左二至左四:蔣新松、王湘浩、林堯瑞)

代表中國與 IJCAI 的歷史性會晤

1979 年,七人代表團代表中國參加 IJCAI,實現了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研究與國際的首次接軌,也在真正意義上為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拉開了序幕。

對於當時的參會情景,林堯瑞教授時隔 40 年後也仍記憶猶新:


跟其他會議一樣,IJCAI 在大會開幕式以後,有很多個研究小組進行論文報告,我們感興趣就聽一下,然後拿些相關的資料準備回去研究。說實在地,當年我們在人工智慧方面的底子非常薄,雖然做過一些數學研究,但都還是比較膚淺的,所以我們都沒有論文被會議錄用,再加上論文得提前一兩年提交,我們也來不及提交論文。因此我們那次參會的目的也就是去學習、了解這個方向。不過王湘浩老師帶著他的定理證明和歸納法的研究成果去了,引了一些小冊子,在大會後面的場地那裡散發給其他的參會人員。那個時候大會是允許這樣做的。

當問到當時會議的規模時,林堯瑞教授表示:「現場人很多,好像有上千人。後來的幾屆,參會人數就發展到兩千多人了。」之後他又滔滔不絕地分享起他們當年的參會經歷,其中還提到了他印象比較深刻的住宿細節:

「參會的時候,教委在經費方面管得緊,我們只能根據有限的預算選擇住了一個小旅館,而在模糊學術領域非常有名的扎德教授以及其他多位美國教授,也跟我們住在同一個旅館,每天也都坐地鐵去開會地點開會。當時我就在想,美國人也是很實際的,這些教授也是美國那邊的大教授,但是他們也並不是非得住會場那邊的高級旅館。」

說完他還拿出當年參會隨身攜帶的筆記本給我們看,上面詳細記錄了參會時間、地點以及議程,同時還記錄了在參會之前,他們住到教委招待所花了兩三天學習相關文件和外交等事宜。

對話 IJCAI「中國參會第一人」林堯瑞教授:回首從零開始的中國 AI 研究之路

林堯瑞教授珍藏的 1979 年 IJCAI 會議冊與標註筆記

會議之後,林堯瑞、王湘浩以及彭嘉雄三位老師也跟中科院的四人代表團去參觀了東京大學的幾個人工智慧相關的研究室,研究方向包括語音、機器人和聽覺等。對於當時的所見所聞,他也感慨道:「現在我們中國在語音識別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很好,但是當時我們對這些都還不清楚,還在學習中。」

同時,林堯瑞老師還提到,他們也一同去東京工業大學參觀了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駕駛汽車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智能汽車,那個時候他們就開始研究了,但是很遺憾,他們也就是搞搞實驗,不過為了得出個實驗結果可以發表論文。當時我們在現場只能從錄像中看到無人駕駛汽車的行駛狀態,不過我們也估計他們的無人駕駛汽車根本沒法實際應用。」

最後,林堯瑞教授還不忘跟我們提起,他們在 IJCAI 日本之旅步入尾聲的時候還報了一個一日游團,「我們當時想既然到了京都,就報個一日游去玩玩。79 年的時候,日本對中國人還是很友好的,導遊還給我照了照片,照完就能洗出來給你......」

與國際接軌後的人工智慧研究

在參加 IJCAI 大會後,兩個代表團分別向教育部和中科院提交了大會的考察報告,為兄弟單位和有關部門決策提供了具有指導性和建設性的信息。

而對於本次會議對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轉型的意義,林堯瑞教授提到,實際上在 1978 年對人工智慧領域的初步了解後,他們就已經確定了幾個具體的方向,比如專家系統、自然語言、語音識別和智能控制等。並且在 1978 年學校剛開放招收研究生的時候,其所在的教研組也申請招收人工智慧的研究生,很幸運地是得到了計算機系的支持,各個方向的指導老師也都在一邊學習一邊指導學生。他們帶回來大會論文集和相關的參會資料後,就將相關的資料都交給各個研究方向的老師進行研究,之後大家再一起進行深入探討。


在了解人工智慧的國際發展形勢後,我們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確了,也能夠通過集體討論出課題了,這樣我們申請經費搞科研也有說法了。

20 世界 80 年代,始於 50 末 60 年代初的專家系統已步入發展期,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研究的「香饃饃」,當時已與國際接軌的中國人工智慧研究也逐漸將重心投入到專家系統的研究中去。然而當時國內人工智慧發展還是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在這個大背景下,對於剛剛轉入人工智慧方向的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來說,前期探索之路也舉步維艱。「雖然在 80 年代我們找到了幾個可以做的課題,但是國內還缺乏一些科研設備。我們也還是盡自己所能做出了一些科研項目,也發表了一些論文,但是基本上都是在國內發表,在國際上發表的論文還比較少。」

對於當時取得的具體研究成果,林堯瑞教授表示,當時做出來的幾個調度系統比較具有代表性:

  • 第一個是貨運汽車調度系統。「81 年的時候,北京市的貨車運輸場地上往往同時停著幾十、上百輛車,每天派哪個司機?運什麼貨物?到什麼地方去?怎麼能夠減少跑空城的距離,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針對這些問題,一位能夠做好調度計劃的有經驗的調度員便是一位專家,我們便可以總結出調度員做調度計劃的思路,以其知識為基礎來構造計算機系統。我們當時覺得這個課題很好,也與人工智慧的研究方向一致,因此我和石純一老師便向科學院申請資助,印象中是申請到了 8 萬元,研究了三年,並在 83 年通過鑒定。」

  • 第二個是火車編組站調度系統。「當時全國有上海、鄭州、長沙、成都等幾個大的火車編組站,某個編組站的火車要去另外的編組站,就需要人員進行調度,因此我們也專門對此做了一個調度系統,在這個系統上我們也花了兩三年時間。」

  • 第三個是船舶調度系統。「在我老家福建,碼頭有很多雜貨船,那怎麼將這些貨物安排到各個船艙中呢?由於這些雜貨船在福建和香港間往返,於是我就聯繫了香港那邊的航管局,他們有個工程師也很積極地給我介紹配載員的調度流程和方法,比如說將什麼貨物放置到船艙最下面以保持重心的穩定性。這個船舶調度系統就很複雜了,當時我的三個研究生也加入到了這個系統的研究中,其中一個就是馬少平。」

90 年代以後,專家系統遭遇瓶頸,人工智慧的整個國際形勢遇冷,國內的人工智慧研究也陷入低潮。「當初預言說不久後人工智慧就會代替很多人的工作,而人工智慧本質上就是製造出像人類一樣的智能化機器。然而當時研究人員對大腦的機理都還沒弄清楚,實現真正的人工智慧是極度困難的。」

而在林堯瑞教授於 1995 年退休之前,他還在日本九州工業大學研究過一段時間的神經元系統,對於他在這方面的研究工作,林堯瑞教授回憶道:「那個時候,人工智慧在很多識別問題上需要用到神經元系統,當時我也有一批人工智慧方向的學生在進行這個方面的研究工作,所以我也一邊學習,一邊跟他們一塊討論。後來到了退休的年齡,我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科研也就停止了。」

研究心得分享及對學生的寄語

採訪過程中,我們也與林堯瑞教授聊到今年將在中國召開的 IJCAI 2019,他也十分感慨地分享了當年的研究心得,並表達了自己對於本次大會的期望:


現在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這麼快,成果也這麼多,這跟我們當年的條件完全不一樣。我們當初轉向人工智慧的時候,不知道它的發展前景怎麼樣,能不能生存下來,在這種心情下,我們只能很努力地去做。當時參加這個會議也是全心全意地投入,非常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信息和啟示。

對於今年的會議,我個人非常希望該領域有更多研究者能夠從理論上去研究當前人工智慧所面臨的一些難題,從而推動人工智慧的發展。畢竟應用的發展如果沒有理論支持,發展的前景就會十分有限,而我希望人工智慧領域今後能實現更大的成就。」

最後,林堯瑞教授還表達了自己對於後輩學生們的寄語:


首先,在科研成果上,我當然很希望這些學生能夠遠遠地超出我們老一輩的這些做基礎性研究工作的老師們。現在的很多學生非常厲害,比如說清華,並且他們其中大部分人都選擇出國學習,國外的環境和條件確實要比國內好一些,他們的基礎也學得非常好。

其次,我希望他們能夠學成歸國,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推動國家科技發展中來,不能老想著個人的發展,要像老一輩的一些科學家那樣,有愛國熱忱和毅力,全心全意、百折不撓地去克服一些難題和障礙,去為國家科技的發展闖出一條路來。不過現在年輕人很少談愛國,這個是需要學校和社會教育引導的,我也相信在這樣的引導下,他們的表現會越來越好。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放棄幻想,全面擁抱 Transformer:自然語言處理三大特徵抽取器(CNN/RNN/TF)比較(上篇)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