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為何任命十幾位刺殺自己的人?網友:他不奪天下誰奪天下

劉邦為何任命十幾位刺殺自己的人?網友:他不奪天下誰奪天下

說起故事的起因,我們不得不說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劉邦的親家張耳,當年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的時候,張耳是常山王,楚漢戰爭的時候,張耳被自己曾經的生死之交陳餘大敗,佔領了張耳的封地,封趙王歇為趙王,隨後張耳找到劉邦幫忙,韓信帶人滅掉了趙國,張耳被劉邦封為了趙王,但是到了漢五年的時候,張耳就死掉了,他的兒子張敖繼承了王位。

在劉邦遭遇白登圍困被救之後,劉邦回來的路上,路過了女婿張敖的封地,張敖這個人是非常重情義的一個人,對自己的老丈人特別關心,但是劉邦呢?平生他就喜歡罵人,逮著張敖罵個不停,幾乎把天底下最難聽的話都罵了個遍,但是張敖也是沒有生氣,此時,他手底下的大臣就不幹了,覺得劉邦這個皇帝太過分了,他們就決定把劉邦給殺了。

趙國相國貫高把這個事情告訴張敖,張敖死活不同意,他說怎麼能幹這種昧良心的事情呢,高皇帝對我們張家有恩,我們豈能忘恩負義,大臣們最後在一塊商量,說我們這個王是一個好人,我們乾脆把事兒做了不告訴他,成了功勞是他的,失敗了我們來承擔責任,於是就在漢高祖八年劉邦再次經過這裡的時候埋伏了刺客,劉邦很機靈啊,到了趙地,都準備睡覺了,問了問地名,決定名字不吉利,就連夜走了,劉邦因此躲過了一劫。

到了高祖九年的時候,官高的仇家就把這個事情告訴了劉邦,劉邦沒想到自己的女婿要刺殺自己,就把張敖招來審問,張傲身邊當時策劃謀殺劉邦的那十幾個人都穿上囚徒的衣服跟著張敖一塊來到了京城,到了京城就審問貫高,最後給貫高用了非常嚴酷的酷刑,身上打的幾乎沒有一塊好地方,但是貫高依然一口咬定,這件事情跟趙王張敖沒有關係,都是他策劃的。

這件事報告給了劉邦,劉邦非常感慨的說道「壯士啊」,劉邦想此辦法不行,就從他身邊人下手,就找到了一個跟貫高關係非常好的人來勸說貫高,這個人名叫泄公,最後貫高說:現在我的一家老小全部被抓起來了,刺殺皇帝是誅三族的死罪,我難道不知道嗎?我就非要去袒護趙王張敖嗎?我何必拿一家幾十口人的性命去為趙王辯護呢,我知道這不值得啊,但是這件事確確實實跟人家趙王沒有關係,我到現在沒有自殺就為了還趙王一個清白。

貫高就把大臣們的行刺過程,怎麼有的動機都全部說了一遍,泄公把聽到的這些也報告給了劉邦,劉邦聽後,確實跟張敖沒有關係,下令赦免了趙王張敖,降為候,事後劉邦非常欣賞貫高,讓泄公再去勸說他,讓他在朝中當官,貫高說:即使皇帝赦免了我,我出來做官,但是我身上還有一個謀殺皇帝的惡名,這樣也會被同僚看不起,再者,我也感覺愧對皇上,最後貫高自殺,以死謝罪。事情還沒完,我們再看高祖劉邦的反應。

劉邦知道貫高死了之後,心裡非常感嘆,就召見了他的女婿張敖,問跟著他一塊來的這十幾個人都怎麼樣,張敖說都是棟樑之才,最後劉邦召見了這十幾個人,跟他們一一談話了解情況,劉邦發現這十幾個人都非常的有才華,於是任命他們做了郡守,諸侯國的相國,這十幾個人最後經過了呂后,惠帝,文帝幾朝,都做到了高官。為何劉邦會赦免刺殺自己的人呢?

其實這跟劉邦晚年提出的一種思想有關,劉邦晚年提出忠君愛國,最主要的就是忠義,劉邦覺得這十幾個人都那麼的忠誠,如果殺了他們豈不是被後人唾罵,重用他們反而能夠讓他們做榜樣,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他們能夠更好的輔佐後世之君,這些人給天下人做了榜樣,他就不用擔心他死後,他打下的江山會沒落。不得不說高祖劉邦真是深謀遠慮,胸懷寬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魏公子話歷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每頓吃120道菜,光緒連雞蛋都吃不起,又何以吃天下呢?
一生只跟皇帝睡了一晚的女人,她的子孫連續三代都是千古名君

TAG:魏公子話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