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猛將跟北宋叫板,一小人物拿武器說:我來解決,猛將當場斃命
咸平二年以後,遼國多次出兵襲擾北宋邊境,肆意屠殺百姓,搶奪財物,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災難,宋軍雖然多次組織抵抗,耐不住遼國騎兵來去自如,速度極快,根本無從防守,宋朝面臨威脅日益增大。
北宋常年積弱,自從北伐失敗以後,一直對遼國存有敬畏之心,逐漸轉為被動防禦態勢,宋軍示弱換來的卻是遼國步步緊逼,熟悉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自從燕雲十六州被胡人佔據以後,中原腹地暴露無遺, 燕雲十六州中幽、薊、瀛、莫、涿、檀、順等州位於太行山東南,其餘則位於西北,失去了這道天然屏障,契丹騎兵可以暢通無阻,直衝河朔,所有中原王朝做夢都想重新奪回控制權,後周柴榮崛起以後,曾多次與遼國交鋒,爭奪燕雲十六州。
宋遼之爭長達25年,目的就是拿回這塊地盤,此地農業先進,手工業發展迅速,比起遼國本土更加發達,因此契丹很看重這一地區,甚至在此地建立都城,大有屹立北方的勢頭。
遼國蕭太后主政以後,勵精圖治,穩定發展,奠定了發動戰爭的底蘊,公元1004年,蕭太后以收復南關為名,聯手遼聖祖率領大軍侵入宋朝領地,戰爭一觸即發,遼軍徹夜進攻,拿下遂城,生擒宋軍主將,隨後攻取定州,繞道澶州,企圖從這裡渡過黃河,直取東京,消息傳回以後,朝廷大驚,宋真宗怯懦,商量遷都避難。
千鈞一髮之際,宰相寇準站了出來,力爭真宗北上親征,只有這樣才能鼓舞士氣,解決危機,真宗很不情願,被迫北上親征,到達前線以後,寇準勸說真宗登上城樓督戰,皇帝現身極大地鼓舞了士兵士氣,眾將士大呼:「萬歲」,氣勢如虹。
聲勢驚動遼軍大營,遼軍遠道而來,唯恐腹背受敵,曾提出退兵條件,最初被真宗拒絕,同年10月份,遼軍因糧草不足,決定集中兵力進攻瀛洲,兩軍激戰數個晝夜未果,隨後遼軍大將蕭撻凜率軍抵達,兩軍匯合後即刻發動衝鋒。
蕭撻凜勇武過人,對戰北宋期間屢次取勝,不過此人自恃勇武過人,根本沒把宋軍守將放在眼裡,僅僅帶著幾十個起兵到城下巡視,被宋軍逮到機會用弓弩射殺,聽聞蕭撻凜死訊,蕭太后痛苦不已,「輟朝五日」,遼軍士氣大損。
據記載蕭撻凜叫囂之際,碰巧真宗御駕親征,士兵們都咽不下這口氣,找來殺傷力極大的「三公床弩」,對著城下的蕭撻凜一頓亂射,弩箭威力巨大,機緣巧合下射穿蕭撻凜軀幹,勇武過人的蕭撻凜當場喪命,誰都沒想到戰局就此扭轉,真宗到來後,澶州集結數十萬軍隊,局勢開始出現了轉機。
後來曾有紀錄片專門解析了射殺蕭撻凜的弓箭,所謂「三弓床弩」,是因為弩箭由三張巨型弓箭組成,固定在「床」形基座上,有效射程可達千米,可以說是當時攻擊範圍最遠的冷兵器了,弩箭如同長槍一般大小,如果射中要害,當場就會死亡,即使被射中軀幹,生還可能也微乎其微。
只不過這種武器有一個缺點,造型大,機動性差,每次觸發需要幾個人配合行動,只能用於特定環境,蕭撻凜被射死只能說是不走運,春秋時期,兩軍交戰時將領都會叫陣,一般來說叫陣之人不會有生命危險,不過難免有些人會在敵將挑戰時,趁機用弓弩射殺。
這種做法被所有人鄙視,自春秋以來,以禮樂制度治國的思想早已被摒棄,為了取勝不計手段,畢竟「兵不厭詐」,只要能取得戰爭勝利,在下三濫的手段也不在乎。
敵軍主將就活生生的在眼皮底下晃悠,送上門的人頭為何不收?當時城門上指揮戰鬥的官員名為張環,原本就是一個小人物,卻因為射殺蕭撻凜被載入史冊,間接改變了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
蕭撻凜的死沉重打擊了遼軍士氣,寇準跟隨皇帝抵達前線,親自在北城指揮,戰爭消耗巨大,契丹方面迎來了難題,雖然此次出兵,遼軍接連取勝,卻因為戰線過長,補給難以抵達而遇到瓶頸,加上此次孤軍深入,萬一戰敗,後果無法估計。
蕭太后精明果斷,自然想到了這一點,早在出兵以前就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無論是戰是和,對於遼國來說,只要保證自己的利益都能接受,眼看形勢不利,蕭太后就有了和談心思,派人趕赴澶州傳達自己罷兵的想法。
此舉也迎合了真宗心愿,即刻回信表示自己厭倦戰爭,願意達成和解,議和想法被寇準得知,急忙面見聖上,說道遼軍已經是弓弩之末,現在正是一舉擊潰他們的好機會,眾多將領一致認為,宋軍士氣高漲,正是殲滅敵軍,重奪燕雲十六州的好機會,可惜真宗畏畏縮縮,只想議和。
主和派官員不斷吹風,紛紛支持議和,甚至聯合起來攻擊寇準擁兵自重,不顧皇帝安危,寇準沒有辦法,只好同意議和,雙方基本談妥,剩下的無非就是討價還價問題,宋真宗貪圖安樂,傳令只要不割地,賠多少錢都不在乎。
最後雙方達成議和,雙方共同撤兵,「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宋朝每年提供「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並在邊境開貿易,契丹求和心切,並沒有獅子大開口,據說宋朝使臣曹利用返回朝廷以後,真宗詢問給了契丹多少錢,曹利用戰戰兢兢說道「三十萬」,聽罷真宗竟十分高興,重重賞賜。
雙方議和以後,促進了契丹與漢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增進了貿易發展,結束了宋遼長達四十多年的戰爭,也為宋朝節省了巨大戰爭開支,不過和平間接使得宋遼雙方武備廢弛,最終被金國所滅。
參考資料:
【《遼史》、《東都事略·卷四·本紀第四》】
※都說是雍正一手提拔起年羹堯?其實真相併非如此,人們都誤解了
※此女出生一直不哭,算命的說:這是皇后命,也禍亂天下,結果應驗
TAG:靜說歷史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