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作為中亞大國,哈薩克武器為何不能實現國產?原因令人唏噓

作為中亞大國,哈薩克武器為何不能實現國產?原因令人唏噓

在原本的巨人蘇聯倒下後,它的大部分軍事遺產都被俄羅斯繼承了,但也有小部分遺產分散在了其他加盟國家內,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的哈薩克就拿到了相當一部分。但作為中亞地區的大國,它的很多武器都無法國產,只能進口俄羅斯的。原因也很讓人唏噓,它只繼承了龐大的軍隊,卻沒有繼承完整的工業系統。

哈薩克的軍事實力其實並不弱,它曾經是世界第四大有核國家,擁有超過1400多枚核彈頭。後來西方世界承諾保證它的安全後它主動放棄了費錢的核武,重新成為常規國家,並在後來受到俄羅斯的保護。但是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鈾礦,外界猜測它仍然保留有核武研製生產能力,因此將它列為「准核國家」。

哈薩克目前一共擁有約16萬人的總兵力,其中陸軍12萬,裝備有多達4000輛各型裝甲車輛和大量牽引式火炮等炮兵裝備。空軍以俄制戰機為主,主要裝備為100多架米格29和米格31,此外還有少量的運輸機和武裝直升機。海軍方面哈薩克只需要考慮在裏海地區的戰鬥,周圍沒有強國,因此大型戰艦隻有兩艘輕型護衛艦,其餘都是小型快艇。

這些裝備絕大多數都是當年蘇軍留下的,哈薩克雖然繼承了它們的裝備,但並沒有繼承相應的軍工體系,因此只能從國外購買所需的裝備。目前哈薩克唯一能自行生產的只有改進型T72系列坦克,位於哈國內的原蘇聯中亞地區最大坦克修理廠仍然具備一定的研發能力,但只能在現有的坦克底盤上進行改裝,無法製造新的坦克。

在蘇聯解體,成員國分家分財產時,哈薩克只分到了50家原蘇聯的軍工企業,且其中大多數企業都是核工業和陸軍工業,在去核化過程中核工業企業大多被裁撤和改組,碩果僅存的只有少量陸軍企業了。而且因為地理位置問題,這些企業大多是修理廠等只具備維護能力的工廠,哈薩克自身的研發和製造能力很差。

但它在中亞地區其實算好的,至少能撐得起一支強大的軍隊,其他幾個中亞國家連足夠的軍隊都無法負擔。哈薩克的例子也告訴我們擁有自己的工業體系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只有工業掌握在自己手裡,國防發展才有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鏡曉先生 的精彩文章:

美軍神盾艦測試全新炮彈,戰鬥力堪比中俄導彈,專家:需高度警惕
不願被中國趕超!俄羅斯緊急推出一黑科技武器,美:外形十分科幻

TAG:水鏡曉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