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炒茶的魅力在哪?
@新聞晨報:【炒茶師月入三萬沒人干,旺季要連續開工20小時】「有經驗又懂茶的師傅,月薪可以開到3.5到4萬左右。」今年天貓春茶熱銷帶旺了手工茶,炒茶師傅更緊俏。他們雙手都布滿老繭和水泡,忙的時候要工作20小時左右,哪怕有高薪誘惑年輕人也不願意干。炒茶師面臨嚴重的人才斷層危機,很可能瀕臨」滅絕」。
圖為:每天在鍋里徒手翻炒18000次,炒茶師已經練就一雙「鐵砂掌」(此圖來源網路)
@互聯網大咖:胡明說:「現在的炒茶師多是從江西、安徽、蘇北等地而來,平均年齡在45歲左右,50歲以上的佔據60%,30歲以下的幾乎沒有,這一工種面臨著嚴重的『人才斷層』的危機,如果這門技藝沒人傳承,很可能瀕臨消失。」
此圖來源說茶網
@紫盈莊園:手工炒茶累且慢,千炒萬揉漸舒捲。只為不負三春意,願灑汗水換甘甜。秉承傳統手工工藝,只為一杯最初的茶味道,清香如蘭,微甘如飴......
@西湖發布:西湖龍井的價值區別除了茶形、採摘時間等,最關鍵的要數炒制技術了。「手不離茶,茶不離鍋」, 抖、帶、擠、甩、挺、拓、扣、抓、壓、磨是西湖龍井炒制的十大手法,從青葉到干茶,整個過程的溫度,茶的形狀,全靠炒茶師傅的一雙手來控制。手工炒茶隨時感知茶葉的炒製程度,隨時調整溫度與手法,是機器炒制無法比擬的地道。
此圖來源說茶網
@茶小妞兒:殺青部分我們會選用機器,因為這樣更均勻,將茶葉殺得更透;而炒制過程我們採用傳統的純手工方式,根據茶葉的實際情況進行手法手勢溫度和力度的調整。市面上,大多明前茶都是機器炒制來保證量,手工炒茶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我們不遺餘力。
@美美的白茶小仙子:此刻夜幕降臨在了陰雨中,今天看俞老師手工炒茶,一天做了才兩斤,手工制茶看似簡單,實為不易,一杯好茶看似也沒什麼特別的,它背後的故事很多,採茶工人很早起來上山,那嬌嫩的小芽頭,是一個個重複的動作掐下來,帶回家。如果純手工,從青鍋:在15分鐘內將茶葉初步成型為扁平,這時茶青被炒至七八成干。
接著是回潮:將經過了青鍋步驟的茶葉起鍋攤平在竹篩中,大約需要一個小時時間。
此圖來源說茶網
最後回鍋:將回潮後的茶葉加入鍋中炒干,使水分小於5%,並且進一步定型。大約需要20分鐘。回鍋後的茶葉起鍋晾晾就是成品茶了!
茶青貴不貴且不說,人工貴啊,靠的都是時間和技術啊!(本文系說茶網綜合整理自網路,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圖來源:說茶網)
說茶觀是說茶網新興的欄目,各位茶友可以積极參与評論,關於茶的看法、獨到見解,筆者會積極採納並放入說茶觀專題內!(扶您上牆,是我們的意願)
※十二大茶山領頭代表,你的源頭真味之選!
※你喝過真正的古樹熟茶嗎?
TAG:說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