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面臨抉擇的 adidas,是否需要 Kanye West 成為 「創意總監」?

面臨抉擇的 adidas,是否需要 Kanye West 成為 「創意總監」?

adidas 計劃在 2019 年發售超過 20 雙 Yeezy...

前幾天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後來發現不但確切,而且還是 adidas CEO Kasper Rorsted 親自在 CNBC 採訪中確認的。

還在不斷發售的 Yeezy Boost,有些已經低於原價(圖片來源:StockX)

可誰都明白,如果一款鞋貨量極大且隨便入手,很快就會被遺忘;只有那些被捧到頂端的 「激罕」 限量才會刺激你的消費欲。還繼續增加的話,難道 adidas 眼下只剩 Yeezy 這塊金字招牌了么?來自 Yeezy 粉絲的擔心。

2015 年 2 月 23 日,Kanye West 與 adidas 合作設計的第一雙 Yeezy:Yeezy Boost 750 「Light Brown」 終於在全世界的期待中發售了。當時看起來非常奇怪的設計很自然的被拿來與 Air Yeezy II 作對比,一些人斷言 Kanye West 這塊金字招牌算是砸在 adidas 手裡了,這種聲音甚至佔了絕大多數

Yeezy Boost 750 與 350 組成的 OG 陣營(圖片來源:StockX)

Kanye West 示範 Yeezy Boost 750 全部配色(圖片來源:Google)

但事實證明,侃爺就是那種能改變你審美的 Super Icon,他接連不斷的 Yeezy Boost 搭配照瘋狂在網路上傳播後,潮流玩家們逐漸開始接受、模仿,市場價也驟升。隨後 Yeezy Boost 350 「Turtle Dove」 與 YEEZY SEASON 1 的服飾系列徹底改變了潮流界的趨勢,在 2015 年誰上腳 Yeezy Boost 他就必須是那條街最靚的仔。

可能在今年上市的 Yeezy 鞋履(圖片來源:Instagram)

adidas CEO Kasper Rorsted不但確認今年會有超過 20 雙 Yeezy 鞋款發售,並表示還要降低其他鞋款的發售比重為 Yeezy 讓路。如果現在的我回到 4 年前告訴自己 「未來 Yeezy 隨便買」,那我一定會遞上一張精神科大夫的名片。現在的情況則是,之前做夢都不敢惦記的神作開始讓人略感審美疲勞。

adidas 2018 年度財報(圖片來源:adidas)

本周三 adidas 公布了 2018 年的財報,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 8% 達到 219 億歐元,凈利潤則增長了 19.5% 為 17 億歐元,又一次刷新紀錄。然而紙面上的賺錢不一定是光輝景象:大中華區第四季度銷售儘管同比增長 13%,但要知道在此之前的連續 11 個季度增速可都是 20% 以上;另外 adidas 還向投資者發布預警,表示集團無法實現 2019 財年的增長目標。一大串數字可能離我們有些遙遠,但如果從最直白的角度看,除了高折扣清理庫存以外,拉動成績單的因素就是大量發售的各種 Yeezy

(圖片來源:Google)

毫無疑問,侃爺和他的的 Yeezy 是 adidas 這 4 年來市場穩步增長的強力驅動器,可是當一個角色人物成為核心後,他的心態與期望一定會發生本質上的變化。上個月《Interview》雜誌刊登了 Shayne Oliver 與侃爺的對談內容,儘管從頭到尾幾乎都是 Shayne Oliver 與 HBA、Helmut Lang 的設計故事,然而引起更多人關注的卻是這句話:

《Interview》雜誌 Kanye West 訪談節選(圖片來源:《Interview》)

侃爺想做 adidas 的創意總監。甚至用上了 fighting 和 struggling 這樣強烈的詞表達內心的渴望。聽慣了侃爺的誑語,不少人可能都認為他又在說瘋話。但現在給你一個問題:當你負責的項目開始成為公司的賺錢機器,甚至已經變成改變公司未來走勢的金鑰匙,你願意 「不忘初心」 的繼續踏實幹活兒,還是爭取更大的地位和舞台呢?答案應該很簡單吧。

從 Nike 到 adidas,Kanye West 需要更大的舞台(圖片來源:Footwear News)

的確 Yeezy 的成功是侃爺與 adidas 相互成全的結果,如果不是 Nike 沒有給他更自由的設計話語權以及獨立收入分成,也不會使其轉投 adidas;有了 adidas 的當家 BOOST 科技,再配合角度刁鑽的創意設計,才有了現象級的 Yeezy 產品線。侃爺用 Yeezy 將 adidas 從被北美市場 「擠出去」 的危險邊緣拉回,然後乘勝追擊擴大市場,想要繼續帶領東家創造突破也是順理成章的。4 年的輝煌究竟是如何締造的?或許以下幾個關鍵階段會讓你更透徹的理解。

帝國的基石——Yeezy Boost

侃爺整理褲子與鞋的搭配細節,初代 750 最經典的代表照(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2013 年 12 月 3 日,侃爺與 adidas 正式簽署合作協議,但那個時候沒人會想到第一雙作品會在 1 年多後的 2015 年才公布。首發的 Yeezy Boost 750 「Light Brown」 僅僅出貨 9,000 雙,通過 adidas Confirmed app 發售也讓其更具新鮮感、話題度。750 發售後的 4 個月,Yeezy Boost 350 「Turtle Dove」 如約而至,已經開始接受 adidas 時代 Yeezy 外形的潮流擁躉們開始瘋狂搶購,二級市場上幾乎沒有什麼對手可以與其媲美。

侃爺在《Figure It Out》MV 中首次示範 「Beluga」(圖片來源:Lafayette)

緊接著就來到了至今還在流行的 Yeezy Boost 350 V2 時代,2016 年 9 月 24 日 「Beluga」 配色的到來又一次做到了顛覆,V2 誇張的外底輪廓與醒目的 「SPLY-350」 色條成為新一代的潮流信仰;「三黑」、「黑紅」、「斑馬」、「全白」……一直到這個月的 「Clay」、「True Form」 和 「Hyperspace」,使得 Yeezy Boost 350 V2 成為目前為止 Yeezy 系列中生命力最持久的鞋款。

還在繼續更新的 Yeezy Boost 350 V2(圖片來源:StockX)

2017 年 8 月發售的 Yeezy Boost 700、2018 年 3 月發售的 Yeezy Boost 500、2018 年 12 月的 Yeezy Boost 700 V2,以及 2017 年曇花一現的 Yeezy Powerphase,共同鑄造了這 4 年來的 Yeezy 里程碑。

非常規呈現的服裝嘗試

來自 YEEZY SEASON 1 的凝視(圖片來源:WE ARE NUE)

2015 年秋季,侃爺與 adidas 以 YEEZY SEASON 1 試水服裝市場,從秀場的表現形式、模特的選擇,再到搭配 Look 都採取了非常規的手法,所有人都充滿期待。然而 600 美元的褲子、3,000 美元的夾克這樣令人咂舌的價格顯得有些突然,不過還是引起了所有人的興趣。也許由於價格與設計定位不太符合 adidas,YEEZY SEASON 系列開始獨立成為侃爺的服裝系列。雖然 YEEZY SEASON 分離出 adidas,但當時仍舊為 adidas 帶來了巨大影響力,消費者可以看到的除了鞋之外,更有大品牌敢於打破常規的膽量。

侃爺上身 CALABASAS 褲(圖片來源:GQ)

在 YEEZY SEASON 6 系列中,CALABASAS 運動褲等少量 adidas 單品又重回市場,看完侃爺身著 CALABASAS 褲腳穿 Yeezy Boost 後,大賣又成了必然結果。

「Yeezy over Jumpman」

穿著 Yeezy 盡情 Jump 的侃爺(圖片來源:reddit)

2017 年市場研究機構 NPD 發表的市場報告顯示,adidas 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幾乎翻了整整一倍,年中佔有率已經高達 11.3%,2016 年同期僅為 6.3%。在這其中,運動鞋市場份額的成績更是令人不敢相信,adidas 在美國市場上的份額歷史上首次超過了 Jordan Brand,要知道當時 Yeezy 遠不是現在隨便買買買的階段,仍舊處於限量發售的水平;但為什麼早在 Yeezy 之前就有的 Stan Smith 與 Superstar 反而能夠助力 adidas 回暖?原因當然還是 Yeezy。

2015 年 Yeezy 「碾壓」 級的市場表現(圖片來源:Highsnobiety)

當時 Yeezy 的確是限量產品,可消費者對它背後的 adidas 已經有了全新的認知,人們即便買不到 Yeezy,也認為選擇 adidas 的其他款式也是 「潮」 的,再加上還有 Ultra Boost 這樣成功的產品,才能在 Nike 大本營美國把 Jordan Brand 甩在身後。這時候想起那句 「Yeezy over Jumpman」 是不是也不足為奇了?

BOOST 時尚屬性的轉變

Ultra Boost、Yeezy、NMD BOOST 「大合照」(圖片來源:Instagram)

既然說到 Ultra Boost,各位應該也都還記得 2015 年 1 月初代 Ultra Boost 配色發售後原本表現平平,但在 「侃爺示範照」 出現後,接著就是斷貨 漲價。BOOST 作為 adidas 至今還在主推的當家科技,起初的功能定位就是運動。侃爺上腳的 UB 同款可以大賣,Yeezy Boost 更是不在話下,因為他已經讓 BOOST 超越了基本的功能屬性,成為時尚潮流的代表元素。將專業科技與酷兩要素結合締造爆款,可以說侃爺就是那個開山鼻祖。當年談起 Yeezy 可能只有 Sneakerhead 懂,如今毫不關心潮流的人都知道你口中的 「椰子」 不是水果。

話題製造者

最特別的 YEEZY SEASON 3 秀場(圖片來源:Hypefresh)

一個非常有趣的假設:如果 Yeezy Boost 當初是一雙其他名稱的 adidas 產品出現,會爆么?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HELL NO,原因就在於 Kanye West 本身就是一位話題製造者。他在音樂領域的專業水平有目共睹,時尚流行中的帶貨能力無人可及,再加上時不時在社交網路上發表一些引起大家熱議的話語,說他的一舉一動都是焦點毫不誇張。adidas 在產品方面給予侃爺支持,但更需要的是他自身的影響力,Kanye West 已經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成為可以影響全球流行文化的角色,這對於產品同樣遍布全球的 adidas 來說就是最期待的效果

(圖片來源:Rolling Stone)

《VOGUE》主編、「時尚女魔頭」 Anna Wintour 曾經說:「每個歷史階段都會有一些規划出時代文化、煽動話題熱點的人,他們用自己的存在描繪出世界的輪廓,並且影響著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我作為《VOGUE》編輯的樂趣之一就是記錄下他們的故事。在我看來,Kanye West 與 Kim Kardashian 已經擔負起了這一重要的角色。」

Yeezy 貨量= adidas 成績單?

越來越誇張的發售數量(圖片來源:Yeezy Mafia)

正如前文所述,侃爺和他的 Yeezy 已經成為影響 adidas 走向的關鍵因素。先舉個權威例子:NPD 集團副總裁兼高級行業顧問 Matt Powell 在 2017 年表示,adidas 與侃爺的合作很可能會失敗,因為當年 Yeezy 還處在超級限量的時間段,所以Matt 認為侃爺的明星光環被有限的產品發售數量所束縛,根本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然而前幾天 adidas 宣布增產 Yeezy 後,Matt 又認為 Yeezy 如今的熱度已經不復當年,人們的購買熱情大幅降低後,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銷量和售價的下跌。結合 adidas 2018 年度財報來看,第四季度能夠繼續保持漲勢很大原因就是 Yeezy Boost 的大量發售。

有負面影響?那也不放棄

侃爺在 TMZ 惹怒眾人(圖片來源:TMZ)

在雙方合作期間,還有一個事件能夠反映出侃爺對於 adidas 的重要性。去年 5 月,侃爺做客 TMZ 時發表了一番驚人言論,稱 400 多年的黑人奴隸制更像是一種選擇。當時除了社會各階層民眾對他的口誅筆伐外,也有人好奇 adidas 會不會迫於壓力終止合作。公眾人物產生的負面影響對品牌的打擊是巨大的,抵制侃爺的最直觀可能就是抵制 Yeezy,這就幾乎等同於抵制 adidas。然而等待了幾日後,adidas CEO Kasper Rorsted 表示雖然不認可侃爺的某些言論,但雙方的合作還是有巨大的收益,侃爺仍舊是 adidas 未來戰略的中堅力量。在這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件中,侃爺的重要性得到了合作以來最直接的認可。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都非常明白了。產品角度看,侃爺的 Yeezy 無論增產頻率多大,短期內仍舊是球鞋領域中的話題尖端,既然實現了人手一雙,那麼人手 n 雙就是下一個目標;從市場角度看,Yeezy 的銷量直接影響 adidas 的成績單,簡單講就是多賣多賺,即便在二級市場已經出現了幾款低於原價的 Yeezy Boost,也完全不會影響 adidas 的盈利和增長。但是運動巨頭的未來絕不可能只看眼前,怎樣能夠從新的角度突破?目前來看顯然沒有比 Kanye West 更合適的代替者出現。

adidas CMO Eric Liedtke 與侃爺(圖片來源:adidas)

還記得前面的問題么?如果你我現實中於任職公司的地位影響,如同侃爺於 adidas 這般不可代替,那麼尋求更大的發揮舞台當然是合情且合理的。當然了,adidas 作為運動巨頭,整個公司運作的複雜程度不是常人所能想像,所以創意總監這個位置也有著更多的要求,但侃爺想做創意總監絕非一句瘋話,他必然經過了縝密的思考和權衡。目前的趨勢迫切要求侃爺和 adidas 著手準備下一個階段的嘗試,到底是讓侃爺成為創意總監?還是打造後 Yeezy 時代新的現象級產品?把答案交給時間吧。

作者: Myk

熱門內容

點擊以下圖片查看

在李佳隆的新專和與 MYGE 聯名中,思考 「兩面性」

網路時代推廣滑板文化,形式難道比內核更重要?

奢侈品牌為什麼不斷拉攏 Rapper 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OWRE現客 的精彩文章:

離開奢侈品牌是設計師的 「解藥」?
這些紐約古著店,也許比 Supreme和KITH 要有意思……

TAG:NOWRE現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