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蘋果野心 Apple Card想要讓用戶花錢更容易

蘋果野心 Apple Card想要讓用戶花錢更容易

本文由騰訊數碼獨家發布

蘋果上周的發布會,標誌著公司向一種全新的戰略轉型:除了技術和硬體產品之外,蘋果開始越來越注重服務了。無論是流媒體視頻,新聞雜誌還是最讓很多用戶感到意外的信用卡服務,都是如此。這項服務被命名為Apple Card,是一種與Apple Pay相關聯的信用卡,而且被內置在蘋果的錢包應用程序中。

這張卡不僅是我們熟悉的數字信用卡,而且所有申請的用戶都可以獲得一張顏值相當高的鈦合金信用卡,並且可以在任何支持萬事達卡支付的終端上使用,基本上可以在任何場景下使用。看來這次,蘋果是認真的。

Apple Card帶來最主要的激勵措施是現金返還制度。用戶使用Apple Pay購物可以獲得2%的現金返還,而這是鼓勵用戶使用Apple Pay代替其它支付方式最有效、最令人信服的理由。而對於使用其它方式支付購買的產品,蘋果也提供1%的現金返還比例,這也是相當不錯的措施。最後,如果從蘋果公司官方購買任何產品,無論是iPhone還是App Store中的遊戲和軟體,都能獲得高達3%的現金返還比例(儘管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普通用戶會從這裡獲得多大的實惠)。

最重要的是,蘋果還承諾每天都會直接將返還的現金打到用戶Apple Card的賬戶中,而這絕對要比大多數其它的現金返還計劃都快得多,通常來說,而很多其它公司的獎勵機制,都是會在月末同意結算,速度很慢不說,還無法讓用戶體驗到現金返還的那種「快感」。

那麼,作為一家全球最著名的消費電子和科技公司,蘋果為何要冒險進軍金融行業呢?答案很簡單,現在時機已經成熟。

想想今天科技界里那些最知名的公司,無論是Facebook還是谷歌,這麼多的大公司都充斥著各種安全和隱私相關的爭議,並且擾亂了科技行業的秩序。而對蘋果來說,顯然該公司將自己視為科技界的「一股清流」能夠為科技圈帶來相當積極的變化。

通過對其它公司面臨各種隱私危機的反應來看,蘋果這次推出的Apple Card使用方法和原理可以看出蘋果的用心。以Apple Card的鈦合金物理信用卡為例,在它的上面只印有了蘋果的Logo、姓名、晶元億磁條而已,除此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其它元素,這貫徹了蘋果一直以來的極簡主義美學思路。同時好消息是,如果你不小心弄丟了信用卡,撿到卡片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卡號,更無法偷偷摸摸的用撿來的信用卡進行消費。

而這也涉及到蘋果的承諾,也就是永遠不追蹤用戶的購物行為,而這與亞馬遜、Facebook和其他公司相比絕對是頗具吸引力的改變。蘋果不會將用戶的的購物信息用於廣告或任何形式的營銷行為。雖然其他公司看來無法擺脫這種讓人詬病的銷售策略,但蘋果通過非常大膽的改變,佔據了科技圈的「道德制高點」。

刺激用戶更多的消費

但這背後的一切具有諷刺意味的是,Apple Card帶來這麼多好處,很有吸引力,可能會讓用戶產生更多的消費行為。事實上已經有研究表明,非現金形式的支付方法讓消費者花費更多的錢。如果再加上返現獎勵制度,那麼效果就更好。

Apple Card每天都會把現金返還到用戶的賬戶中,與現在那些智能按月結算的第三方現金返還交易服務提供商不同的是,這種每日返還獎勵的形式會實時更新,並直接將錢打入用戶的移動錢包,隨時隨地都可以非常方便年的作為現金進行更多支付。

而當你的銀行卡服務商同時也賣給你東西的時候,這就是個問題了。蘋果並不是單純無私的管理你的錢包,它還會推出一些列與蘋果自家商店有關的各種活動,包括大量的促銷活動,持續鼓勵用戶在自己的商店進行消費和購物。

沒有完全的隱私承諾

蘋果可能宣稱永遠不會為第三方營銷提供用戶詳細的信息和交易數據,甚至包括蘋果自己也是如此,但已經有細心的用戶和媒體發現,在Apple Card服務的細則中包括了關於信用卡合作方高盛的特殊許可權。

這家投資銀行巨頭已經與蘋果公司合作,為Apple Card提供全球的銀行和支付基礎設施,而這就是Apple Card數據的走向問題。

也許高盛也不會從出售用戶的數據中賺錢,但它畢竟是一家銀行,銀行依靠貸款生存。高盛會非常認真的對待用戶的交易記錄,幫助蘋果Apple Card用戶提供非常「誘人」的帶寬服務,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且要知道僅在美國,Apple Card的潛在用戶數量就超過了2.23億,這絕對是一大筆交易。

新手客戶服務

既然僅在美國就有2.23億潛在用戶,那麼對於一家銀行來說,這是一個龐大的客戶群體。當然對客戶服務的需求就會多種多樣,用戶一定會來電諮詢各種問題、請求以及金融問題。

此外還有欺詐問題。與許多銀行一樣,當Apple Card遭遇欺詐案件時會發生什麼?要想贏得消費者的信任,蘋果就得更加小心謹慎。

這還不是所有

蘋果進軍金融業的嘗試當然還處於早期階段,甚至Apple Card本身要到今年夏天才會正式推出,屆時一定會面臨各種複雜的問題,因此蘋果肯定需要一段時間來建立良好的聲譽和以及一大批忠實的用戶。

但我們真的希望蘋果涉足我們生活中的這一部分嗎?如果要說這次發布會揭示了一件事,那就是蘋果希望出現在用戶生活中的所有所有領域和方方面面,從看電影到閱讀,再到用戶的消費。

這些都增加了蘋果自身生態系統的吸引力。之前蘋果的硬體設備已經贏得了很多用戶的心,如果現在連花錢都在蘋果的生態系統里,那麼未來想要離開蘋果的服務更是不太可能。有了用戶的這些錢,蘋果可以繼續投資、成長,甚至變得更加強大。

另一個Facebook正在醞釀?

這一切聽起來都很像Facebook,這另一個「蠶食」著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科技巨頭,從社交媒體到商業都是如此。很多人在Facebook上投入了大量的經歷,以至於現在就算Facebook面臨如此多的爭議,我們依然還是離不開它。

如果這件事教會了我們什麼,那就是消費者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到蘋果的「籃子」里,並不是什麼好主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犀利懟數碼 的精彩文章:

華為P30 Pro攝像頭詳解 5倍光學變焦與RYYB濾色器
Apple Watch 4的心電圖和心率監測功能你會不會用?

TAG:犀利懟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