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畫線條化引發書法形式表現傾向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科學理念衝擊著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書法亦不能例外,一個顯著特點是:書法形式化傾向日趨明顯。
所謂書法的形式化,就是以邏輯和科學的思維理念,審視書法筆墨,並將其看作是一種「有意味的」視覺形式。這一表現式的藝術觀念,與「立象盡意」,「意在筆先」的寫意傳統形成鮮明對比。
書法形式化,意味著筆墨與主體的相對分裂,人與書不再是渾然一體的模式,書法成為一種可以組織、改造的外在物化形式。書法漢字的生命性被剝離,難以寄寓其中,筆畫的生命性也隨之隔離,「永字八法」所確立的筆畫生命形態被理性的「線條」表述所替代。
堅守傳統的書法理論一直反對書法是線條藝術,但卻無法阻擋世人將漢字筆畫稱之為「線條」,因為我們已經喪失了筆畫寫意的本土基質。白話文雖沒有完全終結文言文,但文言文中所蘊涵的獨特人文情懷已經成為歷史,漢字筆畫中習焉不察的生命形象正在悄然遠去,現代人面對書法筆墨,難以如同古人那樣敏感的體察其中蘊涵的生命精神,這種對於筆墨生命形象的「無感」,正是由於對筆畫線條化的理解。這樣的認識在漢字的實用中已難以逆轉,說明書法所面對的漢字土壤不知不覺發生了質的改變。
這種質變,是大眾不再寫意化的理解漢字形象,而以線條形式來認知。許多人擔心,這樣發展的結果必然導致傳統書法的終結。然而,不論是新文化運動初期的去漢字化運動,還是近些年「亂書」的囂張,並沒有使傳統書法消亡,作為一種民族藝術,書法依然為大眾所珍愛、欣賞並且日益重視。
顯然,形式化的書法,對於傳統書法造成了強烈的衝擊,卻並未被大眾所接受。相對於傳統書法,形式化書法日漸顯露出淺薄和稚嫩,更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傳統書法「人書合一」的高級和精緻。傳統書法再現性的藝術方式對於形式表現的超越,漸漸顯現出先進性,更進一步表明,如今對於傳統書法本質和內核研究的滯後與匱乏。
新文化至今,漢字並沒有被拉丁文所替代,那麼書法的發展也不會被形式化所吞沒。筆畫線條化的認識,對於書法藝術而言並不全是有害的,至少擴展了大眾對於筆畫平面性的認知,也引起書法研究理性思維的介入,突破了書法自我體驗式的千年一貫的沿襲。
書法的未來,必然是傳統與形式化的融合,因為二者並非是對立的,它們統一於書法藝術。
(本文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中國書法的傳奇,一文兩體成三碑,《集字聖教序》的來歷
※書法用墨是一門大學問!
TAG:書法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