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零起點學中醫》第八講 中藥配伍之謎——君臣佐使

《零起點學中醫》第八講 中藥配伍之謎——君臣佐使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莊子 《養生主》

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過憂,即事不可留住,聽其自來,應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懥恐懼,好樂憂患,皆得其正,此養生之法也。

——沈復 《浮生六記》

市面上中成藥琳琅滿目,究竟該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中成藥呢?

中藥配伍之謎——君臣佐使

中藥治病,旨在以偏治偏。前者之偏,是中藥性味之偏;後者之偏,是人體陰陽之偏。如以寒涼清熱,所清之熱,並非細菌病毒,而是改善了體內陽熱亢盛的環境。這些細菌病毒,必須在陽熱的環境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用藥後體內環境改變了,細菌的致病能力下降,人體正氣即可將其排出體外,從而治癒疾病。徐大椿有云:「用藥如用兵」。中藥有勇猛如張飛,有忠義如關羽,有寬厚如劉備。萬馬軍中,面對成百上千、性情各異的將士,該如何調遣,排兵布陣,才能統帥好這支部隊,與正氣一道,同仇敵愾,共抗諸邪呢?下面我們就從方劑學中來體驗中醫遣兵用將的智慧吧。

從上一講中藥性味中我們已經了解到,針對不同性質的邪氣,有不同的藥物來祛除;針對不同性質的正氣虛損,也會有不同的藥物來補益;疾病發生在不同的部位,用藥也會有所區別。有朋友問,我把每一味中藥學精學透,用到恰到好處,是不是就可以治病了呢?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對單味中藥性味的把握,是遣方用藥的基礎;在此基礎上的中藥配伍,更體現了中醫思想的光芒。下面我們還是從一則醫案出發,一起體會一下中藥配伍的意義。女,32歲。以口角糜爛就診。近2個月來,口角糜爛反覆發作,時左時右。鼻干痛。經服三黃片一類清火藥後即可緩解,但不久仍會複發。診其舌淡苔薄黃,脈數。至此似乎一派熱象,用黃芩、黃連等清熱葯本當痊癒,但為何火總是清而不去呢?繼續詢問,原來患者自產後腰痛已逾五年,得溫痛減。夜尿2~4次,小便清長。再看舌脈象,舌苔雖黃但舌色不紅反淡,脈雖數但兩尺沉而無力。看到這裡我們知道,患者出現的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上火」,而是所謂的「上熱下寒」。上熱為標,下寒為本。面對這樣一位患者,無法找到任何一個單味中藥,可以與病情相符。於是我們想到了方劑。

如果將清火的黃連與溫下的肉桂放在一起,令標熱清,本寒化,標本兼治,寒熱並舉,就形成了一個經典的方劑:交泰丸。所謂交泰者,火本在上,水本在下。但在周易中,這種火上水下的卦被稱為「未濟」卦,是很差的卦象。原因在於,這種狀態下,火獨自上炎,水獨自潤下,水火相背,越距越遠。而反過來,讓火在下,水在上,則火上行而暖水,水下行而制火,水火既濟,稱為「既濟」卦,是很好的卦象。所以,交泰之義,即交恰水火,否極泰來。

在對中藥進行配伍的過程中,有一些基本的思路,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第一種,兩種功效主治相近的藥物配合在一起,使其效力益彰。如麻黃與桂枝相配,則發汗解表之力大增;石膏與知母相配,則清熱除煩之力愈強。第二種思路,是以一種藥物的偏性,來減輕另外一種藥物的毒性作用。如半夏有毒,一般不會直接入葯來用,但經過生薑炮製後,半夏的毒性就會大減。熟地黃滋膩礙胃,配合以辛香醒脾之砂仁後,其對脾胃的副作用即可得到一定的改善。基於此,後世在中藥配伍過程中,發展出了大量的「對葯」。由於簡單實用,靈活便捷,深受臨床醫師的喜愛。最典型的如近代名醫施今墨,後人有專著來介紹施老的對葯經驗。

認識了中藥配伍的意義,了解了中藥配伍最基本的兩種形式,下面我們開始介紹本章的主要內容:君臣佐使。

所謂君臣佐使,是中醫將多味中藥配合應用時,對中藥間相互關係的一種形象化的認識。其中,君,即君主,即主帥,譬若劉備,是一方之主,對所治疾病起到最為關鍵的治療作用。臣,即臣屬,即戰將,譬如關羽、張飛,輔佐君主,助其一臂之力。佐,即微臣,即副將偏將,譬如王平、廖化,以彌補君臣力之不足。使,即信使、士卒,以通風報信,為全軍引路。

由於上述身份地位的差異,在用藥時,藥物的選擇,藥量的輕重,也就相應的有所區別。一般來說,君葯通常會選擇氣厚力猛之品,所用分量也常常是全方中最重的;臣葯次之;佐使葯通常放在一起來說,分量最輕。下面我們還是通過一則無疾自治的實例,來幫助大家體會一下君臣佐使的意義。2008年4月,無疾到廣西北海旅遊。無疾此前從未近過海水,當日興奮之餘,在海水中泡了半天。至晚上8點左右,有些惡寒感覺,沒有在意。至9點,熱起,試體溫,已達39.6℃。心煩,無汗,不惡寒,而惡熱。脈數有力。此熱在氣,邪已入里,急需清里透表。處麻杏石甘湯原方:生石膏20g,麻黃10g,杏仁6g,甘草6g。1劑。

幸好當地藥店關門較晚,十點左右將葯取回。無處煎煮,僅以開水沖泡15分鐘後,服半劑。約半小時後,汗出,熱退,病癒。第二天即乘機返京。以上方中,藥物結構比較鮮明,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病邪已入里化熱,亟當清熱,故重用石膏為君,以其辛甘大涼,清而能透。邪從外來,入體不深,最宜從表而解;但汗孔閉合,邪無出路,故當發汗解表,給邪以出路。故以麻黃為臣,助君透達。邪從表入,皮毛約束,則肺氣失於宣降;理肺氣而選杏仁為佐。甘草性平和緩,調和表裡為使。

鑒於本書讀者以中醫愛好者和零起步的初學者為主,又考慮到整體篇幅,本篇所講的方劑,以最為常用的中成藥為主。一則方便實用,可以直接服用,免去煎熬之煩瑣;二則既然作為成藥,該方得以流傳久遠,說明此方在臨床必有或廣、或專的效驗之功。能夠充分、合理的用好現有的中成藥資源,生活中很多問題,實際上已經可以得到解決了。不過為了讓大家對中醫方劑、中醫用藥配伍思想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無疾特意挑選了幾首臨床比較常用的典型方劑,加以講解,以明方理。

一、實證用方

(一)治風劑

1.疏散風寒劑

(代表方)人蔘敗毒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人蔘、柴胡、 前胡、枳殼、桔梗、羌活、獨活、茯苓、川芎、甘草。

常用劑量:原方諸葯各等份。現成人常用上藥各10g,3歲以上小兒上藥各6g。

(主治)風寒感冒。(原方主治:傷寒時氣,頭痛項強,壯熱惡寒,身體煩痛,及寒壅咳嗽,鼻塞聲重,嘔噦寒熱,並皆治之。)

(方解)本方針對外感風寒之邪所設。方中羌活、獨活並用,祛風散寒、除濕解表,輔助正氣祛邪外出,為君。柴胡、前胡,一升一降,一表一里,宣肅氣機;柴胡助羌活、獨活以解表,前胡助桔梗、枳殼而理肺。風寒邪氣侵犯皮膚肌表,皮毛內合於肺,皮毛受邪則肺氣不利為咳嗽。方中桔梗宣提,枳殼肅降,令肺氣和平,以助解表。此四葯合力助君,為臣葯。肺主氣,現在肺受風寒邪氣所困,氣機不利,氣不行則血不行,氣不行則津液不行。故方中又以茯苓除濕,川芎行血,以防氣滯之後出現進一步的津血問題。方中另用人蔘(今常代之以党參),其意在輔助正氣,托邪外出,兼可固護人體,防邪深入。正氣不足時,參之用尤其重要。此三葯或防患於未然,或祛邪於輕微,為佐葯。生甘草調和表裡上下,為使葯。

本方製法完備,考慮周詳,備受歷代醫家推崇。並在此方基礎上進行加減,形成了一批敗毒散類方。如正氣充實可去人蔘為敗毒散;表邪較重可增加荊芥、防風解表為荊防敗毒散。本方除可治療風寒外感外,對於咳嗽、脾胃虛弱也有很好的療效。被後世稱作「咳門第一神方」。

同類常用中成藥

(1)感冒清熱顆粒

(組成)荊芥穗200g,防風100g,白芷60g,紫蘇葉60g,柴胡100g,薄荷60g,蘆根160g,葛根100g,桔梗60g,苦杏仁80g,苦地丁200g。

(方解)此葯是北京地區治療感冒最常用的中成藥之一。方中用藥較繁,既有辛溫解表之荊芥、防風、蘇葉、白芷,又有辛涼解表之柴胡、薄荷、蘆根、葛根。兩類葯分量相當,寒熱之性不顯,解表之力獨彰。所以對於普通感冒,寒熱表現不明顯,或偏於風寒者,皆可服用。

(2)午時茶

(組成)紫蘇葉75g,防風50g,白芷50g,羌活50g,廣藿香50g,連翹50g,柴胡50g,桔梗75g,前胡50g,枳實50g,蒼朮50g,厚朴75g,陳皮50g,甘草50g,山楂50g,六神曲(炒)50g,麥芽(炒)75g,川芎50g,紅茶1600g。

(方解)本方是我國南方地區常用的一種感冒中成藥。針對南方多濕熱的環境特點,本方解表葯多選性味溫和,兼有和里作用的藥物(蘇葉、藿香)。同時增加蒼朮、厚朴、陳皮、甘草(即平胃散,為燥濕和胃的經典方劑),以健脾和中;加山楂、麥芽等消食葯以消食滯,從而更加適合當地的感冒病症。

2.疏散風熱劑

(代表方)銀翹散(《溫病條辨》)。

(組成)銀花一兩(30g),連翹一兩(30g),桔梗六錢(18g),薄荷六錢(18g),竹葉四錢 (12g),生甘草五錢(15g),荊芥四錢(12g),豆豉五錢(15g),牛蒡子六錢(18g)。

(主治)風熱感冒。(原方主治:但熱不惡寒而渴)

(方解)銀翹散是治療風熱感冒的代表方劑。與針對外感風寒所用的解表法有所不同,治療風熱感冒時,要旨不在於散,而在於清。尋思其理,風寒之邪往往從肌表侵入,皮毛被寒邪所束縛是其發病癥結。而風熱之邪常從口鼻侵入,咽喉肺系是主要的受災區。所以外感風寒最常見惡寒,外感風熱最常見咽痛。風寒在表則宜溫散,風熱在肺系則宜清透。不過衛表肺系原本一體,發散解表須配以理氣,清肺之品亦常宜透達解表。

方中銀花、連翹原本用以清熱解毒,是治療外科癰腫的常用藥。吳鞠通據其輕清上浮之性,用於清透肺衛風熱之邪,重用為君。蘆根、薄荷、牛蒡子、豆豉、荊芥,五葯助君透邪,牛蒡並可利咽喉,共為臣葯。竹葉利水,令體內既成之熱邪從小便得排,給邪以出路,為佐。桔梗載諸葯上行於肺,甘草調和,為使。

同類常用中成藥:

(1)銀翹解毒丸(片、膠囊、顆粒成分同)

組成及方解同銀翹散。

(2)雙黃連口服液

(組成)金銀花375g,黃芩375g,連翹750g。

(方解)本方宗銀翹散,重用銀花、連翹清熱解表的同時,增加了善清上焦肺熱的黃芩,使全方清熱解毒之力大增。對於外感風熱後,實熱表現明顯的病症,如咽喉紅腫熱痛、咳嗽痰黃、發熱等,療效較好。

3.祛風寒濕止痛劑

(代表方)木瓜丸。

(組成)木瓜80g,威靈仙80g,海風藤80g,雞血藤40g,白芷80g,制川烏40g,制草烏40g,當歸80g,川芎80g,人蔘40g,牛膝160g,狗脊(制)40g。

(方解)本方重用牛膝,補肝腎強筋骨,以狗脊助之。以歸芎養血活血,人蔘益氣以扶正。肝腎強健、氣血充盈之後,以木瓜柔筋祛濕而止痛,白芷祛風止痛,烏頭驅寒止痛,靈仙、二藤祛風寒濕止痹痛。如此正復邪散,痹痛可止。

4.平息內風劑

(代表方)鎮肝熄風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組成)懷牛膝一兩(30g),生赭石一兩(30g),生龍骨五錢(15g),生牡蠣五錢 (15g),生龜板五錢(15g),生杭芍五錢(15g),玄參五錢(15g),天冬五錢(15g),川楝子二錢(6g),生麥芽二錢(6g),茵陳二錢(6g),甘草錢半(4.5g)。

(主治)肝風內動。(原方主治:內中風證,其脈弦長有力,或上盛下虛,頭目時常眩暈,或腦中時常作疼發熱,或目脹耳鳴,或心中煩熱,或時常噫氣,或肢體漸覺不利,或口眼漸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暈,顛仆,昏不知人,移時始醒,或醒後不能撤消,精神短少,或肢體痿廢,或成偏枯。)

(方解)本方是中醫臨床治療中風病初起最常用的方劑。我們這裡先大致分析一下肝風內動的發生機制。自然界中水少則風生,北方水少,北方風多;冬春水少,冬春風多(颱風因熱極而起,與此有別)。人體內也是一樣。當下焦肝腎陰精不足時,風即從內而生。表現出來的就是頭暈頭痛等內風癥狀。隨著內風勢力不斷加大,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如大怒(肝陽化火,風助火勢,火借風威)、勞累(正氣不足,無以御風)、凌晨(對應一年之春,風氣當令,天氣升發,外內相合),即可發作為中風病。風本無形,但大風可以飛沙走石;內風同樣無形,但內風一動,從下而上,可以帶動血、痰等有形邪氣,上攻頭腦,神竅閉阻,人即出現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大風癥狀。風止後,血痰等有形邪氣無法順利下行,痰瘀交阻,人即出現中風後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表現。

可見,如果平時多注重養生,多培養少耗散肝腎的精血,就可以從根本上杜絕中風的發生。對於素體肝腎陰虛的人,平時注意調攝心情,避免大的情緒波動,避免過度疲勞,避免過度熬夜傷陰,避免飲食過於肥厚生痰,那麼大多數情況下,中風病也是同樣可以避免。對於醫生來說,治療中風病的關鍵時期,是內風初起的階段。因為此時肝風初動,血雖上行但並未成瘀,尚可用藥引其下行。如果等到昏倒不省人事再行救助,難度就非常大了。

鎮肝熄風湯是針對中風初起而設立的一張經典處方。方中重用牛膝、赭石為君。牛膝最善引血下行,重用牛膝,可以將隨風上逆的血引而下行,令血不致瘀阻於上。赭石色赤而入血,石體質重而下行,善於平定上逆之挾血肝風。二葯相伍,一剛一柔,主治血逆之標實。龍骨、牡蠣、龜板三葯,最善滋陰潛陽。龍、龜、牡蠣皆水中之物,而入葯皆用其骨,故善將浮越之陽潛降於水中。白芍養血柔肝而緩肝風之急,玄參、天冬善養陰而清熱,六葯共用為臣。方中川楝子、麥芽、茵陳三葯,是神來之筆。張錫純最初的處方中並未用到此三葯。用於臨床後發現,雖然大部分患者可以輕鬆搞定,但仍有部分患者,服用此方後,病症不輕反重。張氏從而領悟到,肝為將軍之官,性情原本暴躁,喜溫良之言,而惡激烈之辭。方中主以重鎮,意在壓制肝風,是逆肝之性,肝臟受制,可形成「反動之力」,從而令病情加重。加此三味以疏肝,如春風細雨,則上弊可除,故用為佐葯。甘草調和為使。

同類常用中成藥:腦立清丸。

(組成)赭石350g,磁石200g,珍珠母100g,牛膝200g,豬膽汁350g,清半夏200g,酒麴200g,酒麴(炒)200g,薄荷腦50g,冰片50g。

(方解)方取鎮肝熄風之義,重用赭石、牛膝,同時增加磁石、珍珠母,皆重鎮平肝之類。鎮肝同時,又以至苦至寒之膽汁清降肝膽之熱。所不同者,本方無大量滋陰潛陽之葯,而增化痰消食開竅之品。所以本方更善於治療肝風挾痰,上攻頭目引起頭暈目眩、頭痛頭風等病症。

(二)祛寒劑

(代表方)理中丸(《傷寒論》)。

(組成)人蔘、乾薑、炙甘草、白朮(各三兩)。

(主治)脾胃虛寒。(原方主治: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寒多不用水;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

(方解)中陽不足,寒自內生。人蔘(今多以党參代之)溫中益氣為君,乾薑溫中散寒為臣,白朮健脾益氣為佐,甘草補益調和為使。今有成藥附子理中丸,即在此方基礎上增加附子,其溫熱之性更顯。

同類常用中成藥:

(1)附子理中丸(解說略)。

(2)良附丸

(組成)高良姜、香附各等份。

(方解)良姜溫胃散寒,香附疏肝理氣,二葯合力,則寒散氣行而痛止。用於治療寒邪犯胃引起的急性胃痛。理中治虛寒,良附散實寒。

(三)清熱劑

(代表方)龍膽瀉肝湯。

(組成)龍膽草(酒炒)、黃芩(炒)、梔子(酒炒)、澤瀉、木通、車前子、當歸(酒洗)、生地黃、生甘草、柴胡。

(劑量)原方未標明劑量。今可用諸葯各10g。另,今之中成藥龍膽瀉肝丸中,用龍膽草、柴胡、生地黃、澤瀉兩分,余葯一分。可參。

(主治)肝膽實火濕熱。(原方主治:治肝膽經實火濕熱,脅痛耳聾,膽溢口苦,筋痿陰汗,陰腫陰痛,白濁溲血。)

(方解)方中龍膽草苦寒清熱燥濕,尤善入於肝膽,為君葯。黃芩、梔子助君清熱燥濕;澤瀉、木通、車前子,清熱利濕,令濕熱邪氣從小便解,給邪以出路,共為臣葯。苦寒之品,易於化燥傷陰;清利之品,亦多損陰之弊。故方中配合以生地黃、當歸,滋陰養血,防治諸葯傷陰太過。另如前所述,肝為將軍,不喜抑鬱,直以苦寒清肝,恐有損生髮之氣,故又以柴胡疏導。三葯共用為佐。甘草護中,謹防傷胃太過,為使。

針對龍膽瀉肝丸的安全性問題,乃至中藥安全性的問題,無疾有如下想法,希望與各位朋友分享,也希望得到您的批評指正。

中藥治病,旨在以偏治偏。前者之偏,是中藥性味之偏;後者之偏,是人體陰陽之偏。如以寒涼清熱,所清之熱,並非細菌、病毒,而是改善了體內陽熱亢盛的環境。這些細菌、病毒,必須在陽熱的環境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用藥後體內環境改變了,細菌的致病能力下降,人體正氣即可將其排出體外,從而治癒疾病。同時,前面講過,壯火食氣;體內亢盛的陽熱本身就會對正氣造成損耗。清熱,正氣才能得到保全,才有能力祛邪外出。戰勝非典,最終依靠的仍是天與人的正氣,而不是藥物對抗的結果。溫度、濕度改變了,不再適合邪氣的生存;人體正氣有足夠的能力驅逐已經衰弱的邪氣。

如果對這一思路沒有清醒的認識,認為中藥的清熱葯即相當於西藥的抗生素;把苦寒葯當作治病祛邪的法寶,而不是輔助機體實現陰陽自和的工具,問題就出現了。問題的根源,在於中西醫對於治療過程有著各自不同的認識。中醫更強調人體自身的修復能力,所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剩下的問題,需要讓人體自己去解決。西醫更崇尚用藥物徹底根治,所以退熱後,往往需要繼續用藥1周,以免留下後患。且不對二者是非作任何評價,只講以西醫的思路來應用中藥,會帶來的問題。

對龍膽瀉肝丸的責難,根源於其中的一味葯——木通。20世紀90年代初,比利時有人利用此葯的利尿作用來減肥,減到腎衰。此後國內相繼有報道稱,長期服用龍膽瀉肝丸後出現腎衰,原因仍然是其中含有木通。將木通作為元兇似乎罪有應得,其實不然。木通苦寒,善於清熱利濕,引熱邪出於小便。肥人見熱者少,見虛寒者多;再以苦寒清熱,豈不是雪上加霜?最終腎陽衰敗成尿毒症,是犯了虛虛之戒,寒寒之戒。中藥不是止痛藥、退熱葯,見痛即可止,有熱就能退。今天久治不愈的熱證,實際上大部分是由於正氣不足引起的。治療不以正氣為主,一味的強調用藥物徹底根治,是典型的用西醫思路指導中醫用藥。可見,過不在木通,而在錯用木通。此後一段時間對木通的一派譴責言論,甚至對中草藥的質難,實有冤比竇娥之感。

此後經分析,木通一葯種類繁多,可以導致腎衰的品種,主要是馬兜鈴科的關木通。現在的龍膽瀉肝丸中,已經用無毒的木通科木通替代了關木通,實驗檢測已經比較安全了。不過無疾還是要提醒各位朋友,檢測的無毒,未必就是絕對的安全。用中藥,要遵守中醫藥的遊戲規則,中病即止。胡亂用藥,不識章法,人蔘也可以是砒霜。

同類常用中成藥:牛黃解毒丸。

(組成)人工牛黃5g,雄黃50g,石膏200g,大黃200g,黃芩150g,桔梗100g,冰片25g,甘草50g。

(方解)本方以苦寒直折葯為主,佐以升提開竅,善清一身上下之火。

(四)祛痰濕劑

(代表方)二陳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半夏、橘紅(各五兩),白茯苓(三兩),炙甘草(一兩半)。

(主治)痰濕證。(原方主治:治痰飲為患,或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發為寒熱,或因食生不和。)

(方解)半夏燥痰為君。橘紅,古代用陳皮去白而得;今多以陳皮為橘皮,橘紅為柚皮。性味十分相近,可以相互替代。以其燥濕化痰而行氣,為臣。茯苓利濕健脾為佐。甘草和中為使。

清·汪昂《醫方集解》中對本方的解說十分精闢,引錄於下:「半夏辛溫,體滑性燥,行水利痰,為君。痰因氣滯,氣順則痰降,故以橘紅利氣;痰由濕生,濕去則痰消,故以茯苓滲濕;為臣。中不和則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補土,為佐使。」今已有中成藥二陳丸。

同類常用中成藥:二妙丸。

(組成)蒼朮(炒)500g、黃柏(炒)500g。

(方解)蒼朮燥濕健脾而解表,黃柏清熱燥濕而行下,並用為清濕熱最重要的中成藥。

(五)祛暑劑

(代表方)藿香正氣軟膠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蒼朮195g,厚朴195g,陳皮195g,生半夏195g,茯苓293g,廣藿香油1.95ml,紫蘇葉油0.98ml,白芷293g,大腹皮293g,甘草浸膏24.4g。

(主治)暑濕外感證(原方主治:治傷寒頭疼,憎寒壯熱,上喘咳嗽,五勞七傷,八般風疾,五般膈氣,心腹冷痛,反胃嘔惡,氣泄霍亂,臟腑虛鳴,山嵐瘴症,遍身虛腫;婦人產前、產後,血氣刺痛;小兒疳傷,並宜治之。)

(方解)思考之一。

(六)理氣劑

(代表方)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甘草(半兩),當歸、茯苓、白芍、白朮、柴胡各一兩。

(主治)肝鬱證。

(方解)本方是治療木氣疏泄不及之主方。其中柴胡為疏肝理氣之主葯,為君。木疏泄不及,是用不及。用不及者,體必不及。所以疏肝理氣的同時,必須配合養血和血之當歸、白芍,才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肝鬱之標,為臣。「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以白朮、茯苓健脾守中,防肝氣來犯,為佐。甘草調和為使。

同類常用中成藥:氣滯胃痛顆粒。

(組成)柴胡、香附、白芍、延胡索、枳殼、炙甘草。

(方解)柴胡、香附疏肝理氣為主;白芍養肝血,延胡索行血氣為輔;枳殼下氣而理脾為佐。

(七)理血劑

(代表方)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

(組成)當歸(三錢),生地黃(三錢),桃仁(四錢),紅花(三錢),枳殼(二錢),赤芍(二錢),柴胡(一錢),甘草(一錢),桔梗(一錢半),川芎(一錢半),牛膝(三錢)。

(主治)瘀血證。(原方主治:治胸中血府血瘀諸證)

(方解)本方為清代名醫王清任所創製的活血化瘀經典方劑。方中重用桃仁、紅花,專祛瘀血為君。有瘀必有虛,故又以四物湯(詳見下文)為養血活血,並用為臣。瘀血阻滯,氣機運行必然失常。故佐以柴胡、桔梗、枳殼,宣暢疏理氣機,令氣行則血行,為佐。此方現有成藥血府逐瘀膠囊可用。

同類常用中成藥:通心絡膠囊。

(組成)全蠍、土鱉蟲、水蛭、蜈蚣、蟬蛻、檀香、降香、乳香、赤芍、冰片、人蔘、酸棗仁。

(方解)本方以大量蟲類葯破血逐瘀為主,輔以辛香行氣血葯;佐以人蔘、酸棗仁補益氣血。全方以破血為主,旨在治標,不宜長期服用。今天很多心血管病患者,將此葯當作阿司匹林來吃,是誤用。一味丹參代茶飲,遠較此方為妥。

(八)消食劑

1.保和丸

(組成)山楂(焦)30g,六神曲(炒)100g,麥芽(炒)50g,萊菔子(炒)50g,半夏(制)100g,陳皮50g,茯苓100g,連翹50g。

(方解)方中前三味即焦三仙,為臨床消食常用藥。萊菔子即蘿蔔子,善消食下氣。又以二陳除痰濕為助,連翹清鬱熱為佐。臨床消食十分常用。

2.大山楂丸

(組成)山楂1 000g,六神曲(麩炒)150g,麥芽(炒)150g。

(方解)即焦三仙。

3.健胃消食片

(組成)太子參228.6g,山藥171.4g,山楂114.3g,麥芽(炒)171.4g,陳皮22.9g。

(方解)方以參、葯健脾益氣為主,山楂、麥芽消食為輔,陳皮理氣和中為佐,在消食類成藥中,本葯略偏於補。

二、虛證用方

(一)補氣劑

(代表方)四君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人蔘、白朮、茯苓、炙甘草各等份。

(主治)氣虛證。(原方主治:榮衛氣虛,臟腑怯弱,心腹脹滿,全不思食,腸鳴泄瀉,嘔噦吐逆,大宜服之。)

(方解)人蔘(今多以党參代之)補中益氣為君;脾氣不足最易導致水濕內停,水濕一旦形成,又最容易困犯脾土,白朮燥濕而助脾運化,為臣。茯苓利濕而健脾為佐,甘草和中補益為使。四葯一補一和,一燥一利,成為後世眾多健脾益氣方劑的基礎方。

同類常用中成藥:

1.補中益氣丸詳見後治脾劑。

2.玉屏風口服液

(組成)黃芪600g,炒白朮200g,防風200g。

(方解)黃芪益氣固表為君,白朮健脾守中為臣,防風引葯達表,搜剔風邪,為佐使。常用病症有二:一是氣虛不能固表之自汗;二是正氣不足反覆外感。

(二)補血劑

(代表方)四物湯(《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組成)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各等份。

(主治)血虛血瘀證。(原方主治:凡傷重腸內有瘀血者用此。)

(方解)熟地黃補腎填精,精血同源,精生血長,為君。白芍補益肝血,當歸養血活血,共用為臣。補益之品,最易生壅滯,故用川芎為佐,以行血滯。四物以川芎升發象春,當歸活血象夏,白芍收斂象秋,熟地滋補象冬,四葯而行一年之功,立意深遠,為養血第一方。

(三)補陰劑

(代表方)六味地黃丸(《小兒葯證直訣》)。

(組成)熟地黃八錢(24g),山茱萸、干山藥各四錢(各12g),澤瀉、牡丹皮、茯苓去皮,各三錢(9g)。

(主治)腎陰虛證。(原方主治:腎怯失音,囟開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白等)

(方解)本方為補陰經典名方。方中重用熟地黃八分為君,以補精填髓,直補腎陰。山茱萸、山藥各四分,一酸斂入肝補陰,一甘平入脾而氣陰並補,二葯通過滋補肝脾之陰,而間接起到補腎陰之用,為臣。此三葯合而補陰,世稱「三補」。僅憑此三味補益葯,尚遠不足以成就六味地黃丸之經典。補益之品,因其味甘性緩,經常在補的同時,出現生邪、留邪的弊端。如熟地黃善補腎陰,但滋陰同時,即容易生濕化火,故佐以澤瀉,瀉腎中邪熱水濕。山茱萸善補肝陰,但木能生火,木氣太旺,容易郁而化火,故佐以牡丹皮,瀉肝中邪火。山藥善補脾之氣陰,但其性澀守,不善行走,容易形成氣壅濕停,故佐以茯苓,利濕健脾。如此三補三瀉配伍,使得六味地黃丸總體補陰而不生濕,益肝腎而不助火,其性平和,成為補陰方劑之典範。後世在此基礎上,增加藥味,形成了大量的地黃類方。如增加枸杞子、菊花,即可養陰明目;加知母、黃柏,即可滋陰清熱;加肉桂、附子,即可溫化腎氣(實際上,六味地黃丸是由腎氣丸減兩葯而成,這裡為了理解方便,姑且如此講)。

但補陰之葯終歸滋膩。脾胃虛弱者,長期服用地黃丸,會加重脾胃負擔,出現食欲不振,腹脹等癥狀。可稍配合加味保和丸,每次1/3~1/2袋,以助脾運。

同類常用中成藥:

1.杞菊地黃丸

(組成)即由六味地黃丸加枸杞子、菊花各兩分而成。

(方解)本方滋陰之外,尤善明目。

2.明目地黃丸

(組成)熟地黃、山茱萸、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枸杞子、菊花、當歸、白芍、蒺藜、煅石決明。

(方解)本方以杞菊地黃丸為基礎,增加歸、芍和血,蒺藜、石決明平肝明目,而明目之功更顯。

3.知柏地黃丸

(組成)即由六味地黃丸加知母、黃柏各兩分而成。

(方解)本方滋陰之外,尤善清解下焦之熱,用於陰虛所致五心煩熱(心煩、手足心熱)、盜汗夢遺等。

4.桂附地黃丸

(組成)即由六味地黃丸加肉桂、附子各一分而成。

(方解)本方以六味養陰為基礎,佐以二葯助火,令少火生氣,而令腎氣得充。此方即張仲景《金匱要略》之腎氣丸。

5.金匱腎氣丸

(組成)由桂附地黃丸加牛膝、車前子而成。

(方解)本方在腎氣丸基礎之上,增加引葯下行,利濕清熱之品,以防補益太過而化熱生濕。此方本名濟生腎氣丸,無奈今日藥廠錯以金匱腎氣名之,而將真正的金匱腎氣丸易名作桂附地黃丸,不知其故,學者當明此,以免生誤。

(四)補陽劑

(代表方)艾附暖宮丸(《仁齋直指方》)。

(組成)艾葉120g,香附240g,吳茱萸80g,肉桂20g,地黃40g,當歸120g,川芎80g,白芍80g,黃芪80g,續斷60g。

(主治)胞宮寒瘀證。

(方解)男屬陽,女屬陰。女性疾病,通常與寒、瘀二邪有關。無論月經不調、白帶異常、乳腺增生、婦科炎症,病症紛繁,卻常與寒瘀體質有關。體質不加以改善,各種病症的治療總會纏綿難愈,無法根治。本方即改善女性寒瘀體質之經典良方。方中重用香附行氣活血散寒,艾葉溫經活血,並用為君。以吳茱萸、肉桂溫暖胞宮,以四物並用養血和血,共為臣。再以黃芪益氣,續斷補腎為佐。本方已有成藥。

同類常用中成藥:附子理中丸(同前)。

三、五臟用方示例

(一)治肺劑

(代表方)止嗽散(《醫學心悟》)。

(組成)桔梗、荊芥、紫菀、百部、白前(各二斤),甘草(十二兩),陳皮(水洗去白,一斤)。共為末。每服三錢。

無疾按:今可按桔梗等10g,陳皮5g,甘草3g,作湯藥服。

(主治)咳嗽。(原方主治:治諸般咳嗽。)

(方解)肺為嬌臟,喜潤惡燥,喜溫惡寒。又恐外邪侵襲,痰濕停聚。故方中以紫菀、百部,溫潤肺臟,化痰止咳為君。以桔梗、白前,一升一降,調暢氣機而止咳逆為臣。荊芥散邪於外,陳皮化痰於中,為佐。甘草調和,兼可化痰止咳為使。

無疾按:本方與人蔘敗毒散相比,一謂咳門第一神方,一名止嗽散。咳嗽二者本有別,有聲無痰為咳,有痰無聲為嗽。故敗毒散中多理氣,止嗽散中重化痰。兩方用藥平和,都是臨床常用的治肺良方。

同類常用中成藥:通宣理肺丸。

(組成)桔梗、前胡、枳殼、杏仁、陳皮、半夏、茯苓、甘草、麻黃、紫蘇葉、黃芩。

(方解)本方以二陳化痰,以桔、前、枳、杏四藥理肺氣。輔以麻、蘇解表,黃芩清熱。對於咳嗽(尤其是外感咳嗽)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二)治心劑

(代表方)酸棗仁湯(《金匱要略》)。

(組成)酸棗仁二升(30g),甘草一兩(10g),知母二兩(20g),茯苓二兩(20g),川芎二兩(20g)。

(主治)失眠。(原方主治:虛勞虛煩不得眠)

(方解)失眠的機制前面已經講過,主要是神被熱擾,以及精血不能充養兩條。酸棗仁湯是治療虛性失眠的經典方劑,制方巧妙,療效頗佳。方中重用酸棗仁為君,補益心肝之血,先令神有安神休憩之地。知母清心除煩熱,助棗仁安神,為臣。然棗仁雖補血,但所生之血為死血;知母雖清熱,但所清之熱無出路。故又以川芎行血,令血活;茯苓滲利,出邪熱;茯苓另有寧心之用,二葯並用為佐。甘草和中為使。

同類常用中成藥:

1.柏子養心丸

(組成)炙黃芪100g,茯苓200g,党參25g,當歸100g,川芎100g,柏子仁25g,酸棗仁25g,遠志25g,半夏曲100g,硃砂30g,肉桂25g,五味子25g,炙甘草10g。

(方解)從藥物組成可知,本方雖以柏子命名,但其實重在補益氣血。因為心為君主之官,神藏於心中。而心神的正常活動,全賴氣血以濡養。補氣血,即是補心。此後,以柏子仁、酸棗仁、遠志,安神寧心以治標,為臣。佐以半夏曲,消磨痰食而安神;硃砂、肉桂,交通心腎而安神;五味子酸斂氣陰而養心。全方立意較完備,為養心安神常用之善品。

2.硃砂安神丸

(組成)硃砂五錢,黃連六錢,炙甘草五錢半,生地黃一錢半,當歸二錢半。

(方解)思考之二。

三)治脾胃劑

(代表方)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組成)黃芪(病甚,勞役熱者一錢,3g),炙甘草(以上各五分,2g),人蔘(三分,1g,有嗽去之),當歸身(三分,1g),橘皮(二分或三分,1g),升麻(二分或三分,1g),柴胡(二分或三分,1g),白朮(三分,1g)

無疾按:此方,以及東垣益脾氣諸方,用量都非常小。發人深省。

(主治)脾胃氣虛下陷。

(方解)原方立意頗深。今且從俗論之。黃芪溫中益氣,而能昇陽固表,與氣虛下陷之病機頗相吻合,重用為君。人蔘、白朮、甘草助君溫中益氣,為臣。然血為氣之母。無形之氣無處安身,須蘊於有形之血中,故以當歸養血活血,令氣有所歸。參芪等葯補中益氣,氣雖生但不能行,易成壅滯之候。故以陳皮行氣以防壅。氣機下陷,少與升麻、柴胡升提為使。

同類常用中成藥:

1.人蔘健脾丸

(組成)人蔘25g,白朮150g,茯苓50g,山藥100g,炙黃芪150g,陳皮50g,砂仁25g,木香12.5g,酸棗仁(炒)50g,遠志25g,當歸50g。

(方解)思考之三。

2.歸脾丸

(組成)白朮(炒)160g,茯苓160g,炙黃芪80g,党參80g,炙甘草40g,遠志(制)160g,龍眼肉160g,酸棗仁(炒)80g,當歸160g,大棗(去核)40g,木香40g。

(方解)思考之四。

3.香砂六君子丸

(組成)党參100g,白朮(炒)200g,茯苓200g,炙甘草70g,陳皮80g,半夏(制)100g,木香70g,砂仁80g。

(方解)四君子湯加半夏、陳皮後,稱為六君子。健脾益氣而化痰濕之力更勝。現成藥中,唯有此葯,與六君子原方相近,僅增少量香砂以行氣,防止補益太過而生壅滯,是臨床補益脾氣最常用的成藥之一。

4.參苓白朮散

(組成)人蔘100g,白朮100g,茯苓100g,山藥100g,甘草100g,白扁豆75g,薏苡仁50g,蓮子50g,砂仁50g,桔梗50g。

(方解)本方以四君子湯為基礎,加山藥平補氣陰,扁豆、薏苡仁滲濕健脾而止瀉,蓮子澀腸而止瀉;砂仁醒脾為佐;桔梗載葯上行於肺,令脾所生之氣上行以補肺,培土生金。本方主要用治脾虛濕盛所引起的腹瀉,以及肺脾氣虛之久咳不愈。

5.麻仁潤腸丸

(組成)大黃120g,火麻仁120g,苦杏仁(去皮炒)60g,木香60g,陳皮120g,白芍60g。

(方解)本方是在經方麻子仁丸基礎上稍加化裁而成。方以大黃為君,蕩滌腸中積滯。以火麻仁、杏仁潤腸助之,木香、陳皮行氣輔之。並佐以白芍,柔肝而令肝緩,肝緩則脾運通行而便秘得解。本方是適合於臨床大部分便秘患者服用的中成藥。相比蘆薈、番瀉葉等瀉下藥,本品對於頑固便秘患者更加安全穩妥得多。不過便秘終歸是標,辨證求本,治本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四)治肝劑

(代表方)逍遙散(見前理氣葯)。

同類常用中成藥:舒肝和胃丸

(組成)香附(醋制)45g,柴胡15g,鬱金45g,佛手150g,木香45g,烏葯45g,陳皮75g,萊菔子45g,檳榔45g,廣藿香30g,白芍45g,白朮(炒)60g,炙甘草15g。

(方解)本方以大隊理氣葯疏肝,運脾;助以白芍柔肝;佐以白朮健脾,甘草和中。行散之力勝於逍遙丸,故肝鬱氣滯明顯者可服此葯。

(五)治腎劑

(代表方)腎氣丸(《金匱要略》)。

(組成)乾地黃八兩(240g),山藥、山茱萸各四兩(各120g),澤瀉、茯苓、牡丹皮各三兩(各90g),桂枝、炮附子各一兩(各30g)。

(主治)腎氣虛證。(原方主治: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卧,而反倚息。)

(方解)參前六味地黃丸解。

同類常用中成藥:

1.六味地黃丸同前。

2.四神丸

(組成)補骨脂400g,吳茱萸100g,肉豆蔻200g,五味子200g,大棗200g。

(方解)本方為治療五更腹瀉的特效方。腎陽不足,脾土失溫,則清晨陽氣初動之時,人得天陽之助,則欲排陰濁外出。且腎氣不足,無力固攝,故大便來勢頗急。方以補骨脂、肉豆蔻溫腎陽而固攝,並以吳茱萸助之,五味子佐之。

註:本部分提到的中成藥成分及劑量絕大部分出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另有少部分直接出自最早記載該方的原著。

細心的朋友或許已經發現,本部分所講方劑或中成藥的思路,與前面所講的中藥和辨證,其實是一脈相承的,都是秉承病性的虛與實,病位的臟和腑,依次展開的。舉例來說,辨證一講中我們了解到氣虛證的常見表現(氣虛無力倦懶言),可據此判定氣虛證的有無。一旦確定本證,就可以在中藥一講相應的常用補氣葯中查找,得到党參、黃芪、山藥這三種;按照對三者用途的基本評價,可以從中得出最適合自己的一味葯;繼而或沖泡代茶飲,或煲湯熬粥時加上一些作食療,劑量用最常用的10g,就可以了。如果問題比較嚴重,單用某一味中藥的效果不夠理想時,就可以考慮在方劑一講中尋找相應的中成藥,得到補中益氣丸和玉屏風口服液,再根據自身病症特點進行選擇即可。

通過前面講稿的學習和積極的實踐練習,有些朋友已經可以對一些患者的病情作出比較準確的中醫辨證分析。再結合中藥方劑部分的學習,對於一些簡單的疾病,朋友們就可以給出比較完整的治療意見了。當然,目前的學習還僅僅是停留在入門的階段,遇到疑難或較為重大的疾病,切不可以此為據,仍需以醫生面診為宜。

本書簡介

《零起點學中醫:帶你體驗中醫的12堂課》是為零基礎的中醫愛好者所作的一本中醫入門書,通過12次專題講座,系統地介紹了中醫理論與中醫臨床的知識,使初學者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輕鬆地掌握中醫學很為重要的概念、思想和理論,為制訂適合自己的健康養生計劃做好知識的準備,為進一步深入學習中醫打下堅實的基礎。

全書分為12講,第1講是中醫學概述;第2~8講,詳細講解了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等中醫核心課程的內容;第9講專講醫案的重要性和學習方法;第10.11講介紹了針灸經絡理論,並提出了作者對於經絡理論的獨到見解;第12講是對學習中醫過程中一些常見問題的討論。

《零起點學中醫:帶你體驗中醫的12堂課》內容豐富,語言生動,適於廣大中醫愛好者自學使用,亦可供中醫院校學生閱讀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在樂讀 的精彩文章:

《零起點學中醫》第四講 人體病理之謎——正邪之爭
《我與父輩》遇見一本書

TAG:自在樂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