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德國殖民地是如何被瓜分的?美國一直都是「假正義」
文|郭曄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投降的德屬東非殖民地軍團戰俘在基戈馬附近休整
1871年,在普法戰爭大獲全勝的德意志帝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宣告成立。這給整個歐洲帶來了恐慌,人們生怕新興的帝國窮兵黷武,進行新的領土擴張。出乎意料的是,「鐵血宰相」俾斯麥就在官方文告以及在帝國國會的演說中信誓旦旦,德意志帝國在歐洲或歐洲以外不再有任何的領土要求,德國的政策僅僅是維持歐洲的原狀。
話雖如此,但當時的德國人實際懷著既讚賞又嫉妒的心情注視著大英帝國的殖民成就,夢想有朝一日也像英國人一樣開拓殖民地,在非洲建立「德國的印度」。連俾斯麥自己最後都食言而肥:「殖民地將意味著為德國商業的擴張贏得新市場,為德國人的活動、文化和資本贏得新場所。」1884年,德軍一口氣入侵了納米比亞、坦噶尼喀(今屬坦尚尼亞)與喀麥隆。在短時間內,德國攫取了5倍於本土的殖民佔領地。德皇威廉二世即位(1888年)後,更是醉心於「世界政策」:「別的民族去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人只滿足於藍色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要陽光下的地盤。」到1914年,德國擁有的殖民地面積已經達到102. 7萬平方英里(主要在非洲),上面居住著1200萬人口。
1913年歐洲殖民列強在非洲大陸的勢力範圍
狂妄的「世界政策」,最終導致德國與英國(與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迎頭相撞。當薩拉熱窩槍聲點燃歐洲火藥桶時,德國的非洲殖民地立即發現自己在軍事上處於絕望的境地。在多哥,德國人沒有駐軍,只有500名警察,於是在1914年8月就投降了。在喀麥隆,德國軍警共計2200人;戰爭開始時,又強征了約1.2萬名非洲人,抵抗從陸上和海上同時進攻的協約國軍隊。德國人一直堅持到1915年底,喀麥隆被英法聯軍佔領。在此之前,德國的另一塊殖民地納米比亞(西南非洲),也落到了英國的自治領南非聯邦手裡。
在德屬非洲殖民地中,只有德屬東非打仗打得長久。戰前,這裡的德軍計有3000人,警察2200人。在動員非洲土著入伍過程中,馮·勒托—福爾貝赫將軍建立了一支1.6萬人的軍隊。鑒於不可能打敗數量上佔據壓倒優勢的敵軍,於是他決定儘力依靠游擊戰術,以求至少可以將對方軍隊牽制住,越久越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他仍未戰敗,而是帶領他那疲乏不堪的隊伍通過葡屬東非(今莫三比克)進入北羅得西亞(今尚比亞),在那裡他得悉德國已經戰敗。據估計,被馮·勒托—福爾貝赫拖住的協約國軍隊約有16萬人。從軍事觀點來看,這確是一個傑出的成就,卻於事無補。
德屬西南非洲的駱駝巡邏隊正在巡邏途中,攝於 1907 年
在戰爭中,德國的非洲殖民地已經分別由協約國軍隊佔領,並開始實行戰時行政管理。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奧「同盟國」的失敗告終後,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自然成為勝利的協約國方面爭奪的一個重要目標。
只不過,1918年已經不同以往。在美國總統威爾遜著名的「十四點和平原則」中提出「要以公正的原則對待所有的人民和民族,不論強大或弱小,他們相互之間應該享有同樣的自由及安全的權利」之後,如同1884年的柏林會議那樣由歐洲國家間的一紙條約決定非洲廣大土地的歸屬至少在名義上已經顯得不合時宜。結果,關於這次對德國非洲殖民地的瓜分,「勝利者不允許成為它們所佔領的德國殖民地的完全佔領者」;而是由《凡爾賽條約》的產物——國際聯盟以「委任統治」的名義委託給協約國國家進行統治。按照國際聯盟的說法,「委任統治地人民的幸福和發展,是文明世界的神聖責任」,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辦法是「把委任統治地人民的監護工作委託給發達國家」。話雖冠冕堂皇,倒是列寧看透了「新瓶裝舊酒」的本質:「所謂分配殖民地委任統治權,就是分配被委託者盜竊和搶劫的權利,分配地球上一小撮人對大多數人進行剝削的權利。」
※擋得住刀槍擋不住陰謀詭計,十字軍城堡的最終陷落
※孫悟空的「斗戰勝佛」竟還有另一層意思,如來佛祖也是煞費苦心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