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人類適不適合吃素?

人類適不適合吃素?

人類適不適合吃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新版英鎊發布時,一群人聚集在政府門前,要抵制這種新版紙幣,他們是一群看起來跟貨幣發行八竿子打不著的素食主義者。

你可能要問,這跟素食主義者有什麼關係?原來,新版的英鎊在製作時使用了動物脂肪,外國人又不能只用支付寶,必須用到錢,而這影響了他們素食生活的純粹性,所以他們覺得自己必須站出來舉牌子了。

吃素不能讓你活更久

人們通常認為,吃素的人可以活得更久。你也常常能在社會新聞中,看到相似的觀點。2018年10月,東方網就有一篇關於「壽星」的新聞,題目為《上海最高齡老壽星出爐 長期吃素的徐阿婆已111歲》,暗示「吃素使人長壽」。

當然除了新聞媒體外,素食主義者對宣傳「吃素使人長壽」,也是功不可沒。Instagram或Facebook上常年流行著一張圖,它宣稱吃素的人要比普通人多活7.8年。

人類適不適合吃素?

但其實,無論是人們的樸素觀念、新聞媒體的報道還是素食材料的宣傳,都是不符合事實的。就現實情況來看,如果素食者僅僅只是依賴於「自然的素食」,素食者不但沒有更長壽,還往往不太健康。

上述素食主義的宣傳圖,來自於美國加州羅馬林達大學的一項研究。不過,這項研究有一個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它的樣本人群本身就是很注重「養生」的一群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素食者。

這些人往往生活條件優越,大都沒有抽煙、喝酒的習慣,而且堅持鍛煉,保持充足睡眠;相比之下,普通人能如此「佛系」的,恐怕只是少數。這項「吃素長壽」的研究最多只能說明,關心健康的那一群人要比一般人更長壽,而不是吃素讓人更長壽。

人類適不適合吃素?

2018年7月18日,美國國會舉行素食「熱狗午餐」。在歐美國家,很多素食主義者的生活條件都很優越,而當他們決定在食物上約束自己的時候,大概率也會在乎自己的健康 / 視覺中國

沒有證據顯示,素食者要更長壽。2017年,一份發表在《預防醫學》雜誌上的研究,篩選了在澳大利亞生活的24萬餘名居民(平均年齡在62歲),跟蹤調查6年,發現素食者和雜食者的全因死亡率沒有差別。也就是說,和是否長壽沒有關係。

素食者如果不能小心安排自己的食譜,反而將面臨更多的健康風險。

素食者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蛋白質不足。蛋白質是所有動物都必需的營養物質,而人體自身缺乏9種合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必須通過食物攝取獲得,而植物大多蛋白質含量較低。蛋白質不足,會產生體力下降,抵抗力降低,骨質疏鬆等多種問題。不過好在豆類中蛋白質含量較高,素食主義者只要能變成豆製品狂魔,就能彌補此問題。

缺鐵性貧血,是另一個素食者容易遭遇的麻煩。植物普遍含鐵量較低,即使是含鐵量較高的菠菜,每天吃上一斤,也沒法滿足人體的需求。而且因為植物中的鐵很難被吸收,吃十幾斤的菠菜,其實還比不上50克的豬肝。

人類適不適合吃素?

植物含鐵量普遍較低,如果不吃動物性食品又不想被貧血打倒,大力水手每天得吃足夠多的菠菜才行 / visualhunt

更麻煩的問題是維生素B12缺乏,維生素B12隻存在於蛋、奶、肉等食物中,長期缺乏維生素B12會導致惡性貧血、思考能力下降,容易引起勞累、抑鬱等多種問題。

除此之外,像鋅元素缺乏和Omega-3脂肪酸缺乏也都是素食者常常遭遇的問題,而這些都是正常肉食下不必要擔心的問題。所以吃素,要吃得小心翼翼(大概率還要配合人工營養劑),才可能健康。素食主義者卻給人印象「只要吃素,就能更健康」,害人不淺。

人不是天生的素食動物

素食主義者往往並那麼不在意科學事實,甚至不惜捏造科學事實。如果你搜索「食物知情權」或者「素食星球」這樣的網站,你甚至能看到「人類天生是素食動物」這樣驚為天人的「科學觀點」。

人類適不適合吃素?

某鼓吹人類天生應該素食的網文截圖。在路邊看到一顆沾滿泥巴的土豆,你會突然很有胃口,想去咬一口嗎? / 網路截圖

這也許是因為素食主義者希望將「素食」與「天然」、「自然」這樣的概念綁定在一起。如果「人是素食動物」,很容易引申出「吃素是人類自然天性」這樣的觀念。在今天這樣一個普遍追求「純天然」、「大自然原始」以及「返璞歸真」的潮流中,穿上了「自然」這件時髦外套的素食主義也順理成章地變得健康了起來。

人類適不適合吃素?

當然每個吃素的人都有不同理由。英國歌手,Radiohead樂隊主唱湯姆·約克吃素的原因之一,就是年輕時想要跟一個素食主義姑娘約會 / 視覺中國

可問題在於,人天生是素食動物這個說法一開始就站不住腳。

為了說服人們相信人是天生吃素的動物,素食宣傳材料聲稱:我們是猿類,以水果、堅果、樹葉等為食。因此人類吃肉是一種非自然的「變態」行為。

事實上,人類是靈長目猿科動物,靈長目又是出了名的雜食動物。黑猩猩,曾經被認為是素食動物。但後來動物學家發現,黑猩猩會將落枝上的樹葉扒拉乾淨,做成小木條,伸到白蟻巢穴里,然後舔食爬在木條上的白蟻——動物蛋白的一種來源。

人類適不適合吃素?

一隻黑猩猩正在用勺子吃午餐。黑猩猩是徹底的雜食動物,不僅會用樹枝釣白蟻,還會捕獵猴子吃 / 視覺中國

除了吃白蟻,黑猩猩更明顯的肉食行為是捕獵猴子。黑猩猩們會有計劃地協作捕獵,他們會設計埋伏,將猴子逼入包圍圈,抓住殺死,然後分享它的肉食。吃肉在黑猩猩的總體食物量中佔比不高,只有2%左右,但平均下來,每天也有65克肉。而且毫無疑問黑猩猩非常渴求肉食,為了吃到肉,黑猩猩甚至會向同伴「乞討」。

倭黑猩猩,一種會像人一樣享受舌吻、面對面做愛的猿類。他們的主食是水果、樹枝與樹葉。但他們也不是純素食者,他們還會捉蟲子、掏鳥蛋,偶爾也會借飛鼠和麂羚打打牙祭。

人類適不適合吃素?

此外,大猩猩一直被認為是老實的素食主義者,但動物學家在他們的便便里發現了猴子和麂羚的DNA,懷疑它們在野生環境下偷偷吃肉 / 視覺中國

總之,我們的猿類親戚大多都不是素食動物,而是雜食動物,更不要想畫個圈把人類往裡裝了。

「人類的腸子證明了他是天生的素食者」,這是素食宣傳者的另一套說辭。通過比較人類和食肉動物以及草食動物的腸道系統,素食宣傳者自豪地宣布:肉食動物普遍腸子短,能很快的消化肉食;而人類的腸子比肉食動物長,因而是素食動物。

然而,消化系統恰恰證明了人類不是素食動物。典型的素食(植食)動物,通常都有多個胃,而且有著很長的腸子,通常和身體的比例在1比9左右,而人類只是1比5。草和樹葉的營養尤其難以得到,需要消化系統付出大量的工作。

人類適不適合吃素?

不知道食草動物有很多個胃?老北京教你做人,爆肚吃的就是牛的第三個胃,也叫瓣胃 / 視覺中國

多個胃,加上很長的腸子,讓素食動物的腹部看起來總是鼓鼓的。相比起來,人類較為平坦的小腹,讓我們離素食動物又遠了一些。

當然多個胃也不是必須的,兔子的解決方案是利用盲腸發酵後拉出來,然後再吃進去消化一次。但是我們的盲腸已經不再起什麼作用,而我們也不吃自己的大便,這麼看起來,我們確實不太像素食動物。

吃肉造就人類

我們是雜食動物,這意味著我們既吃肉又吃素。但是如果考慮到人類最關鍵的大腦演化,吃肉對於我們重要得多。

人類適不適合吃素?

考拉為了活著,除了睡覺外的時間幾乎都用來吃葉子了,連哈里王子跟它打招呼都沒空回應 / 視覺中國

吃素是件費時間的事情。野生狀態下的馬每天需要花十幾個小時來吃草,即使在人類提供乾草的情況下,它們仍然需要八個小時左右來進食。普遍來說,植物所含熱量低,所以就只能以多吃來彌補了,所以進食時間普遍較長。

除了費時間,吃素也很「費力」。一般人經常說,肉難消化,其實不然,吃素才難消化。單吃一個蘋果也許是好消化,但你必須吃很多才能滿足熱量要求,總得來說更難消化。如果只能吃一半蘋果,一半樹葉,人類每天需要吃二三十斤的食物,你可以問問消化系統願不願意?

人類適不適合吃素?

這位英國布里斯托的小哥是個嚴格的生素食主義者,他每天要吃掉12份香蕉奶昔,外加10根香蕉和1.8斤的菠菜,一共加起來每周要吃150根左右的香蕉 / 視覺中國

此外,上文已經提到,為了儘可能榨取植物的營養,素食動物的腸子普遍非常長,現代人類的腸子占體重1.7%,就消耗了15%的基礎代謝量(基礎代謝指人躺著不動也會消耗的能量)。如果人類的腸子更長,就意味著更多的熱量消耗。

而熱量與時間,恰恰就是人類大腦進化的兩個關鍵條件。

人類適不適合吃素?

人類和黑猩猩最後的共同祖先,查德沙赫猿人與現代智人大腦對比 / American Scientist

從南方古猿到現代智人,我們的大腦變大了3倍。但大腦是個極其耗能的器官,雖然它只佔成人體重的2%,但是卻要佔用16%基礎代謝量。如果還是以植物為食,很難擔負得起不斷增大的大腦所需的熱量。而擔負得起,是允許進化的前提。

肉類是更好的「燃料」,肉類熱量密度更高。由於攝入的總重量更少,肉食也更好消化,在計算消化成本之後,吃肉的熱量凈收益就更高了。

吃肉改造了我們的身體,來應對能量問題。大腦對熱量需求強烈,而隨著吃肉佔據食物比例越來越多,消化能力負擔降低,腸道長度相應減短就對沖了大腦增大帶來的熱量負擔。

人類適不適合吃素?

從南方古猿到直立人祖先,我們的腹部縮小了。這樣理解:如果把人類身體比作公司,當公司發現「腸道」部門不需要這麼多人也能高效完成工作時,就砍掉了該部門的員工,把配額分給了「大腦」部門 / American Scientist

時間和大腦又有什麼關係呢?這裡的關鍵是社交時間。靈長類大腦的大小是和群體規模息息相關的,大腦變大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處理群體內各種的勾心鬥角。人越多,關係就越複雜,大腦就越大;群體規模越大,對社交時間的需求就越多,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打鬧又互相和好,群體就會分裂。

為了活下去,除了晚上睡覺,祖先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三個活動上:走路、吃飯和休息,剩下的時間才能分配給社交,這個社交時間在沒有吃肉之前是多少呢?大概是5%,也就是每天只有半個小時(按赤道白天12 小時計算)。

高質量的肉食降低了尋找食物和消化食物的時間成本,這就留給了祖先們更多社交的時間,進一步為大腦進化提供了空間。也就是說,吃肉讓祖先們終於有時間閑下來思考問題(主要還是人際關係問題)。

人類適不適合吃素?

一張描繪集體狩獵的撒哈拉岩畫。為了獲取肉類而進行的集體狩獵對早期人類的社交和協作很可能有推動作用 / Wikimedia Commons

肉類與人類還有著更多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如:集體捕獵可能提高了人類的協作能力;肉食分享可能塑造了人類公平的底層心理機制,所以公平成了我們理想社會的一個目標(我們在黑猩猩那裡也觀察到了分享肉食的行為);狩獵動物使得人類的肩部進化得更適合投擲,所以今天我們才能打棒球和籃球……

所有的這些,可以讓我們說出這樣一句話:吃肉造就了人類。

至於說當人用「兔兔這麼可愛,你為什麼要吃它」來對我進行靈魂拷問時,我只能說:「兔兔雖然很可愛,但是也很好吃啊。」

參考文獻:

[1]Aiello, L. C. (1997). Brains and guts in human evolution: the expensive tissue hypothesis. Brazilian Journal of Genetics, 20.

[2]Dunbar, R. (2014). Human evolution. London: Pelican.

[3]Fraser, G. E., & Shavlik, D. J. (2001). Ten years of life: is it a matter of choice?.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1(13), 1645-1652.

[4]Mihrshahi, S., Ding, D., Gale, J., Allman-Farinelli, M., Banks, E., & Bauman, A. E. (2017). Vegetarian diet and all-cause mortality: Evidence from a large population-based Australian cohort-the 45 and Up Study. Preventive medicine, 97, 1-7.

[5]Pobiner, B. (2016). Meat-Eating Among the Earliest Human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americanscientist.org/article/meat-eating-among-the-earliest-humans

[6]Sarusi, D. (2018). What do chimpanzees eat?. Retrieved from https://janegoodall.ca/our-stories/10-things-chimpanzees-eat/

[7]Zaraska, M. (2016). Meathooked. New York: Basic Books, a member of the Perseus Books Group.

[8]輝格,吃草還是吃肉,動物們其實算過賬. (2018). Retrieved from http://wemedia.ifeng.com/68452464/wemedia.shtml

[9]Becoming a vegetarian - Harvard Health. (2018).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ealth.harvard.edu/staying-healthy/becoming-a-vegetarian

[10]Gastrointestinal tract. Retrieved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astrointestinal_tract

[11]First Proof Gorillas Eat Monkeys?. Retrieved from https://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news/2010/03/100305-first-proof-gorillas-eat-monkeys-mammals-feces-dn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的精彩文章:

改善視疲勞~看有啥「妙招」
利伐沙班對於高危非卧床癌症患者的血栓預防

TAG: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