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老鼠是如何通過影響鳥糞,來保持珊瑚礁的健康的?

老鼠是如何通過影響鳥糞,來保持珊瑚礁的健康的?

在海島上,老鼠,海鳥,珊瑚礁,當這三個詞放在一起的時候你能夠聯想得到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嗎?讓我們來看看,在印度洋的查戈斯群島上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吧!

近日,研究人員調查了在印度洋的查戈斯群島中有和沒有嚙齒動物的島嶼之間的區別。結果發現,在無鼠島上,每公頃平均有1,243隻海鳥,而在老鼠出沒的島嶼上每公頃有兩隻海鳥。這些無嚙齒動物的島嶼擁有更健康的珊瑚礁生態系統。7月12日,科學家在《自然》雜誌上報告說,鳥類大便,天然富含氮,可以沖入海洋,有助於保持珊瑚礁的生產力。

來自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的生態學家尼克格雷厄姆說:「我們在這項研究中基本上將三個生態系統聯繫起來,老鼠影響了珊瑚礁的海鳥。

18世紀後期,人類向查戈斯群島引入了大鼠,此後老鼠摧毀了本地海鳥種群,包括紅腳鰹鳥和燕鷗。北卡羅來納州北伊利諾伊大學的修復生態學家Holly Jones說,這些嚙齒動物將會吃掉成年鳥類的海鳥蛋,小鳥甚至是大鳥。Jones說,老鼠是一個主要問題,因為海鳥是「生態系統工程師」。當它們消失時,陸地和水中的環境將會發生巨大變化。

鳥糞富含某些重氮同位素,不同形式的元素具有相同數量的質子但不同數量的中子。格雷厄姆和他的同事在12個島嶼上測試了這些同位素,其中6個是大鼠感染,6個是沒有老鼠,以及附近的珊瑚礁。與大鼠出沒的島嶼相比,研究小組發現了無大鼠島嶼土壤中的重氮,鳥類種群仍然繁盛,以及圍繞這些島嶼的珊瑚礁中的藻類,海綿和魚類都非常豐富。眾所周知,鳥糞可以在雨水或海浪中浸入海中,但它對珊瑚礁的影響尚不清楚。

研究人員現在懷疑無鼠島周圍的珊瑚礁更健康,部分原因是氮可以作為海洋植物和藻類的肥料。更多的藻類生長,導致更多的魚類在珊瑚礁上放牧產卵,並幫助清除死珊瑚,這是健康珊瑚礁的必要過程。科學家表示,生活在附近有更多氮的珊瑚礁附近的魚也變得越來越大。

紐約斯克內克塔迪聯合學院的生物地球化學家David Gillikin表示,除了這些鳥糞對珊瑚礁的間接影響外,氮還可能直接幫助珊瑚,他說,珊瑚中15%到50%的氮直接來自海鳥鬣蜥。

格雷厄姆說,從島上消滅侵入性老鼠將有助於保護珊瑚礁。已在全球580個島嶼上進行大鼠滅絕,成功率約為85%。儘管如此,許多珊瑚礁已經陷入困境數十年,並面臨各種威脅,包括被漂白和海洋酸化,這兩者都是氣候變化的後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估計,到本世紀末,大型珊瑚礁可能會消失。「我們一直在尋找珊瑚礁危機的解決方案,」格雷厄姆說。保護海鳥以拯救珊瑚礁將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質點使者 的精彩文章:

瑪雅人為何會消失?真的是去往外太空或者地底世界了?
金星上一天,相當於地球一年,登陸金將能體驗到「神仙」的生活

TAG:質點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