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思政課,也要系統集成

思政課,也要系統集成

一說起「高精尖」,人們往往想到理工科。思想政治理論課,也能「高精尖」?

當然能!在北京,有一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高」,是指堅持高端,搭建思政課資源平台;「精」,是指依靠精實工作,提升思政課質量水平;「尖」,是指運用高科技手段,助力思政課改革創新。

效果如何?思政課老師說,這個中心出產「備課神器」;學生說,思政課從「點名課」變成了「網紅課」。

瞄準思想政治理論課癥結「破題」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

但在某種程度上,我國有些高校的思政課還不能滿足需要。「有些學校重視不夠、投入不足,如有的高校會讓沒有相關專業基礎的畢業生教思政課,造成思政課教師專業素質和能力水平整體偏低。」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吳付來說。

為了給思政課癥結「破題」,2015年,北京市教委啟動「北京高等學校高精尖創新中心建設計劃」,依託中國人民大學成立的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應運而生。

「中心著力打造思政課資源平台,構建一體化研究服務體系,包括系統完整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文獻支撐平台、豐富優質的思政課教學資源共享平台、高效便捷的思政課數字化教學平台、科學權威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評估平台、及時全面的大學生思想動態調查分析平台,形成思政課建設的『資源庫』。」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王易說。

要想「對症下藥」,必須先「望聞問切」。

2017年,為了全面摸清高校思政課課堂教學情況,教育部組織有關專家奔赴全國2500多所普通高校,開展新中國高校思政課建設史上首次「地毯式」全覆蓋大調研。

在這次大調研中,中心設計開發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聽課記錄系統」,利用大數據、雲計算技術對全國高校思政課及相關活動進行數據收集與分析。

「我們通過量化分析和感性描述的評估方式,全面了解和掌握思政課教學情況。」王易介紹。

為期3個月的大調研中,206位專家、716位隨行教師、3萬多名高校學生使用了這個系統,匯總了3000堂聽課記錄與31860份有效問卷,為辦好思政課提供了理論與技術支持。

「高精尖不是理工科的專利,思政課也需要追求高精尖。我們致力於把全國最頂尖的學者、最優秀的思政課教師吸引過來,採用最前沿、最先進的方式方法改進課堂教學和評價,不斷推出思政教育精品力作。」吳付來介紹。

網路集體備課

變「單兵作戰」為「集團軍作戰」

採訪中,不少老師表示,「要真正把思政課講好,不容易!」

為什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徐川解釋,思政課不能照本宣科、千人一面,要堅持理論實際相聯繫、課堂內外能貫通、教學相長有互動,作為老師,必須在知識體系的差異性和理論層次的豐富性上下功夫。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網路集體備課平台」,由教育部依託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建設。不但能夠完成集體備課、線上答疑、教學觀摩展示,還可以提供教學資源檢索、資源管理、在線備課、互動教學等一站式服務。僅2018年,教育部就通過網路集體備課平台開展了20多場示範課直播,累計培訓20萬人次。

眾行者遠。「有了網路集體備課平台,我們不用『單兵作戰』,開始走向『集團軍作戰模式』,簡直太好了!」很多思政課老師評價。

講好思政課,資源很重要。網路集體備課平台好像一個「大超市」,在這裡,有經典文獻庫、教學內容庫、教學素材庫、教學課件庫、重難點解析庫、專家教師庫6個資料庫,包括300多萬條文獻資源、4萬冊電子圖書、2500多個微視頻,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口味」挑選「食材」、烹飪「大餐」。

「如果教師在備課中發現好文章、好案例、好圖片,也可以通過備課平台上傳至資源庫,實現資源的共建共享。教師甚至可以發起網上小型備課會,把這門課相關的教師召集在一起,就某個問題進行『頭腦風暴』。」王易介紹,未來還會完善在線疑難解答功能,請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在線問診」。

「青椒論壇」

給青年教師打造「築夢之巢」

「思政課一頭連著國家、一頭連著青年,作為任課教師,要有敢於直面任務的擔當精神、敢於應對問題的勇氣與能力、勇於探索新方法的創新力。」2018年9月15日,「思想政治理論課青椒論壇」第七期在同濟大學舉辦,8位青年教師發言完畢,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推進委員會主任徐蓉這樣總結。一席話,說得台下的青年教師頻頻點頭。

「青椒」者,「青年教師」也。「思想政治理論課青椒論壇」,正是中心為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搭建的一個高層次、專門化、輻射性、全覆蓋的交流平台。論壇創辦以來,已在北京和各地多所高校舉辦系列講座。「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革命文化研究」「改革開放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一位位來自思政課一線的優秀「青椒」登上講壇,分享交流教學實踐和經驗。最後,還有名師大家對「青椒」進行點評指導。

「如果老師們都這麼用心教學,何愁思政課講不好、學生不愛學!」在網路直播平台聽了優秀思政課「青椒」分享的教學心得,西南大學教師王永友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裡感慨。

目前,已有56位一線優秀思政課「青椒」被請上論壇。僅主題為「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特質與實踐」的專場,就有31050名思政課老師在線觀看,「現在,『青椒論壇』越來越成為廣大思政課青年教師的『必刷劇』。」王易說。

除了「思想政治理論課青椒論壇」,平台還創設「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講壇」。章百家研究員、韓慶祥教授、王向明教授、王炳林教授、秦宣教授、劉建軍教授、陳占安教授……一位位思政課名師登台開講,吸引了全國各地眾多師生。

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個報告廳里,台上,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秦宣妙語連珠;台下,師生濟濟一堂,連台階上都坐滿了人。

「『名師講壇』已舉辦7期,每期都爆滿。有一次時間安排在周六一早,但趕來聽講的師生還是把教室圍得水泄不通,不得不臨時調換更大的場地。」吳付來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關於教師待遇,代表委員怎麼說?
劉鴻武:逐夢非洲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