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習俗知多少:全國各地,各色民俗,哪些是你不知道的?
馬上就要到清明節了,大家在興奮於假期的同時,不如花上一點時間隨小編一起見識一下清明節的各色習俗,順便回憶看看,在你的家鄉,是否也有這些清明習俗呢?
清明習俗之一——踏青!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在清明時節,約上三兩好友,看看初春繁花盛放的美景,賞游萬物復甦的風光,春光正好,艷陽嬌媚,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春遊,如此精緻的踏青計劃,你心動了嗎?
清明習俗之二——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清通禮》云:「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這一習俗幾乎在後來成為清明節的代名詞之一,人們在此時節紛紛祭祖奠先,表達對故去的人的懷緬。
而實際上,清明掃墓習俗還有許多的相關活動與之相配合,比如古時人們祭罷後,有的圍坐聚餐飲酒;有的則放起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娛樂活動。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此即是掃墓又是郊遊,興盡方歸。
這樣的掃墓,是不是顯得愈發有趣又花樣繁多?
清明習俗之三——插柳?
相信很多讀者在看到這條習俗時,和小編一樣,有些不可置信,雖然早知清明時節的折柳會使相送之意更濃,而且有些地區還會有戴柳的習俗,但卻不曾熟知有插柳這樣的習俗存在。
插柳之由來,傳說之一是與大詩人柳永有關,據說柳永生活瀟洒不羈,常往來於花街柳巷之中,而當時的歌妓無不愛其才華,並以受柳永青睞為榮。但囿於生活與現實所迫,柳永一生坎坷,特別是為仕途所不容,雖中過進士最後卻於襄陽貧困而亡。
因太過貧困,以至於他的墓葬費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籌集的,而每年清明節,歌女們都到他墳前插柳枝以示紀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習俗。
這傳說聽起來是不是既浪漫又獨特,極具故事性呢?這樣的習俗,你喜歡嗎?
清明習俗之其他——盪鞦韆、蹴鞠、植樹、放風箏…
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促進健康,而且還能培養勇敢精神,一直是孩子們偏愛不衰的活動。
鞠是一種皮球,起源於宋代,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後來成為人們所喜愛的一種全民遊戲。
清明前後,春光照臨,春雨綿綿,種植樹苗成活率高,生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之一,每逢清明時節,人們紛紛出門春遊放風箏,不僅在白天放,夜裡也會放,人們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星星,被稱為「神燈」。而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風把它們送往不知名的遠方,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竟然有這麼多習俗,是不是既覺得神奇,又增長了見識呢?
對於清明習俗,讀者們又有怎樣有趣的看法呢?歡迎積極留言,如果喜歡本文章,記得轉發收藏哦~
TAG:冰伊說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