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火器領先世界 為什麼清朝不願意繼續發展火器
從宋朝以來,中國的火器技術有了很大發展。到明朝時期,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明朝軍隊普遍使用了火銃、鳥銃等各種火器,廣泛用於各類戰場,還組建了獨立建制的炮兵——「神機營」。
為了提高軍隊的戰鬥力,明朝甚至還大膽地從歐洲引進、仿造先進的大炮,如佛朗機炮和紅夷大炮。
在明朝和清朝最初的戰爭中,明朝火器技術明顯佔優。在1626年打響的「寧遠之戰」一戰中,努爾哈赤率13萬精兵讀渡過遼河,強攻寧遠城。袁崇煥利用包括11門紅夷大炮在內的12門大炮防守寧遠城,讓後金軍隊傷亡慘重,取得了對後金作戰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清朝軍隊向來以騎射為主,使用刀矛弓矢等冷兵器。正是因為在與明朝作戰時吃夠了火器的苦頭,清朝也開始學習和使用火器技術。他們開始將繳獲的明朝火器裝備在軍隊里。明朝將領孔有德、耿仲明投降清朝後,又帶去了大量火器,增強了清朝軍隊的火器技戰水平。
在那以後,清朝軍隊大規模使用火器。火器為清朝的統一戰爭和開疆拓土,作出了極大貢獻。可是,清朝在中期以後,不再繼續發展和使用火器,以至於到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響後,相當多的清朝軍隊還在使用冷兵器。少數火器也極為簡陋,還停留在明朝時期的水平。直到1861年,清朝才建立了一支由八旗子弟組成的火器部隊「神機營」。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的努力下,清朝才逐步開辦了一批製造火器的兵工廠。
那麼,既然火器的威力如此之大,清朝為什麼不願意發展和使用火器呢?
一方面,是清朝統治者始終認為,清朝的立國之本是「騎射為長」,「弓馬取天下」。在他們看來,軍隊放棄騎射,改用火器,是數典忘祖之舉。基於這種理念,清朝統治者不可能重視火器的研製、生產、應用。這樣一來,當明朝留下的火器被消耗殆盡了後,清朝軍隊又回到了「刀矛弓矢」的冷兵器時代。
另一方面,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明朝末期和清朝初期,火器的質量並不高,在運用上存在許多缺陷,比如火藥容易被雨水打濕,導致無法開槍,受天氣的影響較大;比如點火速度很慢,射擊行動緩慢的步兵,還能從容開槍,一旦遇到行動迅速的騎兵,就有來不及開槍的情況;比如火器射程不遠、精準度不高等。那時候火器部隊必須與步兵和騎兵配合使用,否則戰鬥力會大幅度下降。既然有了一支強大的步騎兵,為啥還要火器部隊呢?
清朝不願意發展和使用火器,還有一點隱憂。清朝統治者向來認為,漢人很擅長使用火器,而滿人擅長騎射。如果在軍隊里大規模推廣火器,必然會導致漢人在軍隊里佔據重要地位。這是清朝統治者絕對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因此,清朝禁止綠營擁有火炮等大型火器。少有的一點火炮,都裝配於八旗。清朝初期,朝廷每年秋季在北京盧溝橋舉行一次大典,祭祀炮神。祭祀儀式上,八旗軍隊會操演火炮。到了清朝末年,連這僅有的火炮操演都失去了軍事演習的意義,變成一場漫不經心的遊戲:
「軍士們有的漫不經心地坐在帳篷里,抽著小煙袋。有的邊吃早點邊與賣小吃的聊天,還有的在縫補褲子。似乎沒有人關心即將舉行的操演。」
【參考資料:《清代火器》《清史稿》《窺視紫禁城》等】
※譚嗣同被清廷抓捕後 他父親沒有營救只寫了一幅輓聯
※康熙皇帝六次下江南把曹寅家吃空了 乾隆皇帝呢?
TAG:勇哥讀史 |